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症疗效观察

时间:2022-07-20 09:49:13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症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增加中医中药治疗,连用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和Kupperman评分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HAMD评分和Kupperman评分逐渐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抑郁症;围绝经期;中西医结合;疗效

围绝经期抑郁症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节奏加快、压力的增大,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现象,而且症状较严重,本病以持续性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1]。主要表现为少言寡语、漠不关心、脾气怪异、暴躁、敏感多疑、易激动等,严重影响女性正常工作、交往和生活,甚至使患者有难以承受的感觉,致使生活质量低下。据有关研究和报道,加强女性围绝经期知识指导,增强保健意识和保健行为可以提高围绝经期生活质量,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以帮助患者恢复乐观坚强,顺利渡过围绝经期。从2012年10月―2013年6月,我们对就诊的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自愿原则进行了不同的治疗,并对疗效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2例女性患者均在我院中医妇科门诊就诊,入组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抑郁发作诊断标准[2];②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17 项总分≥18分[3];③依从性良好,坚持到研究结束的患者;④无其他精神障碍性疾病。按患者首次就诊时间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年龄44~57岁,平均(48.85士3.65)岁;病程1.5~4.5年,平均(2.15士0.35)年。对照组38例,年龄45~58岁,平均(49.08士3.24)岁;病程1.0~5年,平均(2.56士0.35)年。2组患者在年龄、文化层次、信仰、HAMD评分、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指导患者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适当控制情绪变化,可经常与朋友、同事或医生进行谈心,将不开心的事情倾诉出来,得到宽慰和帮助,以解心中抑郁。告诉患者经常参加社交活动,多看喜欢的书籍,郁闷时可大声朗读,以改变自身心境。可参加太极拳、八段锦等活动,以增强体质,平心静气等。抑郁症状严重者可给予盐酸氟西汀分散片(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463)10 mg,每日1次晨服。连用4周为1疗程。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中医中药治疗。使用自拟中药汤剂更年解郁安神汤治疗,基本方药组成为柴胡、香附、川芎、白芍、郁金、熟地黄、茯苓、山茱萸、酸枣仁、炙甘草等,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随证进行加减,辩证施治。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观察疗效。

1.3 疗效标准

在治疗前和1疗程后对患者进行HAMD评分和采用Kupperman绝经指数评分表[4]对患者绝经期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

2 结 果

经过积极治疗,2组患者的HAMD和Kupperman评分逐渐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围绝经期抑郁效果高于单纯西医治疗。

3 讨 论

围绝经期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时期,出现内分泌功能紊乱,影响体内的激素水平,从而影响脑内5-HT、NE 等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代谢,引发一系列平衡失调,导致各种疾病发生,围绝经期抑郁症就是以情感忧郁、焦虑、紧张、孤独、脾气暴躁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情感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心理、生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治疗中也要更多的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指导,帮助患者战胜心理的痛苦和忧郁非常重要,可以使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信念,从而遵从医嘱和护嘱,提高治疗效果。盐酸氟西汀是选择性5一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Iu),其能有效地抑制神经元从突触间隙中摄取5一羟色胺,从而改善情感状态,治疗抑郁性精神障碍[5]。

围绝经期抑郁症在中医学中属于“脏躁”、“郁证”等范畴。妇女进入围绝经期,肾气渐

衰,天癸将竭,冲任之脉虚衰,月经失调而致绝经,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某些女性因为体质虚弱、营养不良、身患疾病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差等原因,不能适应和调节自身变化,致使阴阳失衡而发病。肾精不足、肝气郁结、心神失养是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主要病机。本方剂中柴胡、香附、白芍疏肝解郁;茯苓、酸枣仁宁心安神;熟地、山茱萸滋阴补肾,益精髓;川芎 通络止痛;炙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共奏疏肝解郁,滋阴补肾之功效。

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症降低了HAMD和Kupperman评分,较好的缓解了围绝经期的各种症状,减轻了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了围绝经期的生活质量,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慧,姚奏英,卢俊明,等. 中西医联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18(5):429-430.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3-84.

[3]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2版.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21.

[4]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37.

[5]郁琦.阴素霞.盐酸氟西汀联合激素与单纯激素补充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比较.中华妇产科杂志,2009.4l(39):46I.

上一篇:脑外伤后脑积水的发生及预防分析 下一篇:信息化管理对计划生育工作的促进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