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市峨秀湖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时间:2022-07-20 08:19:46

峨眉山市峨秀湖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摘 要:中国经济的稳健成长,使全国各地区的城市愈来愈重视城市的公共空间环境品质。其中,景观设计成为提升和改善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景观设计也成为城市经营的重要措施。峨秀湖景观规划设计从区域开发、城市经营的角度与层面,以场地要素分析入手,对峨秀湖片区进行了详细的景观设计。

关键词:峨眉山市;峨秀湖;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10-0033-04

1 引 言

峨秀湖位于峨眉山脚下,距报国寺约2.5km,是一处正在开发中的湖泊景观。本次规划范围以峨秀湖为核心,环湖岸线30~100m的设计范围,占地约700亩。规划要求将峨秀湖打造成与峨眉山风景区相呼应、相匹配的、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休闲公园。

2 规划依据与设计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公园设计规范》以及峨秀湖环湖景观规划设计方案邀标文件,依据山城一体、经营城市、地域文化、人性化设计、可持续发展等原则,对峨秀湖环湖进行景观规划设计。

3 战略研究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方案从时间与空间两条轴线上研究了峨秀湖的形成演进历史。对峨秀湖的诸多影响因素及周边场地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认为,峨秀湖处于景区与城区之间,优越的区位条件使其成为“山城一体”发展战略的关键一步。峨秀湖远山近水的自然格局和良好的场地条件,在未来将成为城市极具发展潜力的片区。世界文化遗产论坛永久会址的奠基,虎溪河沿线的景观建设等等,一切预示着这里将成为峨眉山市新的地标中心。基于以上考虑,峨秀湖在合理的功能定位下,建成后其影响范围还将辐射到成都周边的休闲度假市场。峨秀湖的景观设计,是经营城市的需要,是城市空间拓展的需要。她的建设将反映出峨眉山市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城市决策者高瞻远瞩的才华。

4 总体构思――“论道峨眉山•世界文化遗产论坛公园”

4.1 功能定位

一片绿叶品天下,万瓣荷花秀湖翠;千杯清香尝百味,一抹茶香道峨眉……

基于峨秀湖的区位优势、自然条件,注重生态保护,精心处理自然与人工景观的关系,使远山与近水交相映衬、互为一体,将峨秀湖定位为“论道峨眉山•世界文化遗产论坛公园”,将其规划成一个休闲养生、滨水娱乐、康乐度假的休闲文化公园,和世界文化遗产论坛形成有机互补,成为峨眉山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同时还能满足市民的休闲需要。此外,还能盘活环湖周边的城市用地,为城市经营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4.2 功能分区

方案保护和强化峨秀湖的自然山水格局,以远山为背景,以峨秀湖为主体,规划设计成结构明确、动静分明、景观凝聚力强的休闲文化公园,形成“一心、四区、二环线”的景观园林格局。一心,是中心湖区。四区指城市节庆演艺区、休闲养生度假区、高尔夫休闲区、滨水生态区。二环线指滨水步道游览线和环湖观光游览线。滨水步道游览线,依托环湖步道,通过动区设置码头、城市演艺中心,静区设置疗养中心、亲水平台,形成动区、静区,利用多种水上游乐交通工具开辟水上游览环线;环湖观光游览线是贯穿整个公园的主要道路,组织了项目用地的内外交通关系。整个公园通过视线的收放,空间的开合,创造疏朗有致的景观空间,给人留下强烈而丰富的游览感受。

4.3 景观视觉轴线

4.3.1 视觉通廊一

50m景观大道是南北向主要视觉轴线。通过对湖西50m道路的设计,形成景观层次丰富,林荫浓郁的景观大道,使虎溪河与峨秀湖的景观融为一体。在大道南北端的路口处便可通览50m景观大道的宏伟气势。同时,道路本身也成为了湖区西侧居民的休闲场所。

4.3.2 视觉通廊二

峨秀湖西侧亲水平台-城市演艺中心延伸线是东西向主要视觉轴线。通过铺装与建筑外形设计,强化峨秀湖南侧的景观轴线,使游人在亲水平台、景观大道上均有良好的观景视点,通过演艺中心底层的通透空间,对湖东的景观一览无余。同时,轴线将峨秀湖东西南三侧的景观组成一个整体。

4.3.3 视觉通廊三

峨秀湖西南侧-城市演艺中心延伸线-峨秀湖东北侧码头是西南-东北向次要视觉轴线。从峨秀湖南侧入口的小广场进去,通过流畅的园路,经过略大一点的水景广场,便可观看到造型完美的城市演艺中心。通过底层开敞空间,便可观望峨秀湖东北侧的码头景观。

4.3.4 视觉通廊四

峨秀湖南侧入口-城市演艺中心-峨秀湖北侧景观灯柱是南北向主要视觉轴线。将公园南侧动区与北侧静区和谐地连接起来。使湖区北岸的观景台与南岸的城市演艺中心互为对景,相得益彰。

4.4 重要景观地段和节点

4.4.1 城市节庆演艺区

城市节庆演艺区,位于环湖的南侧中心地段略微凸出的半岛上,优良的景观视角和地形略高的场地特点赋予了该地段的中心功能。该处是整个环湖景观的中心枢纽,三条景观视觉轴线由这里发散出去,组织支撑着环湖的景观要素。这里是方案设计的重点。

(1)温泉广场区。该区是城市节庆演艺区的重要节点。广场中央的博览中心建筑群由5个单体建筑组成。建筑群体玲珑通透,酷似峨秀湖上盛开的一朵荷花,又形似几瓣茶叶,自然飘逸,整个建筑如同从秀湖中成长起来的。建筑外形也暗合了峨眉山悠久的(佛教)历史文化与茶叶文化。温泉广场区的主要功能是满足城市节庆演艺活动,在峨眉山举行大型国际国内活动时,承接部分商务会议功能。平时可作为峨眉山的影视中心、科普教育中心、娱乐活动场所,承接部分商务会议。

(2)迎宾广场引导区。位于城市节庆演艺区与峨眉山国际会议中心之间,可作为大型活动的集散场所。会议期间可满足临时停车需要,平常为游人的休闲活动场地。迎宾广场由南向北分为3个小空间,依次为亭廊、抬升式中心水面、景墙和树阵过渡区。主要构图方向平行于环湖南北向的景观轴线,与其它区域连接的地方由弧线型的园路组织,相对弱化广场的庄重与拘谨的气氛,使其和整个峨秀湖景观融为一体,和谐一致。

(3)水景区。处于峨秀湖西南侧-城市演艺中心延伸线-峨秀湖东北侧码头的景观视觉轴线的起点处,能够起到导引游人进入公园。一条弯曲的园路将水景区分为南北两个组成部分,沿园路种植浓郁的林木,使南侧区块成为闹中取静的一个场所。两块水面附近均设置一定的铺地和休息设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

(4)滨湖茶楼休闲区。此向南迎对国际会议中心。该处茶楼将清香溢远的茶韵文化融合其中,以中式庭院布置茶室为构图中心,以古树、石凳、石挡墙配景,周边广场与主园路交错,视线通透良好,水景、建筑、大树、铺地形成丰富变化的景观空间。以湖水为背景给游客提供了一个赏茶品茶的好去处。

4.4.2 高尔夫休闲区

高尔夫休闲区位于湖区东侧,主要由球场区、会所区和生态保护林地组成。高尔夫球场区景致精美,由自然河道水面、生态保护林地观赏区、沙坑、果岭和倒影清晰的湖面组成。球场会所区设有球具专卖店、休闲餐厅、露天亲水休闲平台。的生态保护林地提供了最大面积的背景绿化,将球场区围合着如世外桃源。

4.4.3 休闲养生度假区

该区位于峨秀湖北侧,由西至东依次为休闲疗养度假区、滨水观景台、绿林野趣区、风筝放飞区、码头服务区。该区以水文化为主,延伸拓展,水波形式的自然园路相互交错,活泼有趣。水珠式的广场点缀在大面积的滨水绿林中,如颗颗明珠散落在绿色的叶片上,宛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景观意象。人工与自然在这里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4.4.4 滨水生态区

滨水生态区位于峨秀湖西侧,由南端停车场、景观大道、滨水湿地以及3个滨水节点构成。沿着湖岸线设置栈道、小桥,使游人能够在美景中惬意地游览、享受。该区设计充分利用场地特点,精心的植物配置、巧妙的景观设计,将景观大道的宏伟气势烘托出来,形成了壮丽的林荫大道;对现有农田进行景观改造,形成湿地景观,充分维护峨秀湖的生态环境。因此,滨水生态区是一个充满生态与文态的滨水景观。

5 其它配套设施的规划

5.1 道路交通组织与规划

根据城市交通、游人走向、功能分区,对规划区的道路交通进行布置安排。公园道路分二级。主路宽6m,方便游人乘观光车到达公园内的各个主要景点,同时兼作消防、救护等应急通道,两侧设置人行道,供游人散步、观赏。小路路宽1.5~2m,布置在环湖滨水地带,供游人到达各个景点。在环湖的四个方向设置主次出入口,并在出入口附近设置停车场和游人集散广场,车辆和行人互不干扰,使公园形成动静分明、相得益彰的宜人场所。

5.2 商业文化与服务设施

公园的商业文化设施主要包括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两大类。在环湖沿线重要的景观节点和连接地带,根据需要有所侧重地布置游憩服务设施。北侧休闲疗养区布置廊、榭、棚架、亲水平台等供人们休闲驻足。在南侧娱乐性较强的动区设置茶艺表演、网球场、码头等设施营造相对繁华的气氛。此外,根据游人行走特点,考虑服务半径,在环湖沿线设置小卖店、茶座供人们品茶休闲。

5.3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公园内统一进行市政管线规划。给水管网沿公路埋设到景区,提供给各用水点,满足园区使用要求。雨水和污水分开排放,污水经化粪池处理,接入城市污水管网统一处理。电力电信线沿路埋设,提供到各用点处。根据公园功能分区,在人流集中的地方按300~500m的服务半径设置隐蔽式公共厕所,以方便游人需要,同时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果皮箱,以保证环境的洁净。在出入口各停车场设专人管理的自行车存放处。此外,公园设置风格统一的路牌标识系统,为游人提供方便的游览引导。

5.4 环湖照明及夜景规划

通过环湖的灯光照明设计,通过融入自然景观的灯具造型,灯光的色彩、明暗、动静的有机组合,营造良好的灯光文化氛围。峨秀湖灯光照明主要突出了景观区。通过色彩使之呈现一个新的维度,创造出一个不寻常的夜间世界。当夜幕降临时,峨秀湖则沐浴在“一片灯火阑珊处”。

5.5 周边环境开发控制

对峨秀湖周边的建筑、植物等进行相关的控制引导,保护、延续峨秀湖片区良好的山水格局,使其成为峨眉山的展示窗口。规划将峨秀湖西侧、南侧作为重点控制地段,以保护作为城市背景的山体及其轮廓线。以峨秀湖西北侧的开敞空间为起点,预留50m的视觉通廊,使峨秀湖与虎溪河的景观形成一个整体。总体上,峨秀湖周边地块开发,须以峨秀湖为景观中心,各景观轴线为连接纽带纽带,组织峨秀湖片区的用地开发,使峨秀湖与周边环境成为一个和谐的景观整体。

5.6 生态及水环境保护规划

方案严格尊重峨秀湖的场地特点,从土地使用性质、开发强度、污水收集方式、湿地景观营造、游客容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生态及水环境规划,保持和维护了峨秀湖及周边的地貌、水系,使峨秀湖的景观与周边场地气息相通、充分吻合,确保峨秀湖有一个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 王鹏.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2] 王成武,赵丽丽.城市空间环境的形成机制[J].山西建筑,2006,32(4).

[3] 辛建荣.旅游区规划与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4] 魏小安.特色是建设旅游城市的原动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10-14.

[5] 魏小安.旅游城市与城市旅游――另一种眼光看城市[J].旅游学刊,2001,16(6).

[6] 夏祖华,黄伟康.城市空间设计(第二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浅谈天然林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竹叶提取叶绿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