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北洋”

时间:2022-07-20 03:50:10

众师生在校不仅要教好学好,同时也要吃好喝好,益身心,添活力,北洋大学暨天津大学120年来的校园生活莫不如此。早在学校创办初期,丁家立任总教习之时的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他就参照美国几所大学的经验,亲自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其中包括斋务(宿舍事务)规则、食堂规则等。辛亥革命后不久,《国立北洋大学校办事总纲》出台,与之配合的《国立北洋大学校学事通则》随即而生,其中除了对教育教学工作列出规定外,还专门就膳食管理、费用开支等予以详细说明,师生的饮食生活水平由此得到进一步完善。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有鉴于此,学校在有效管理的同时更注重以人为本。比如那个时期以广东籍、江浙籍学生居多,因为南北食俗与口味差异较大,所以学校允许学生自组“膳食团”,可谓开明、贴心之举,这也为学生锻炼能力且自行管理食堂打下良好基础。

20世纪20年代初,北洋校内有多个膳食团,学生自选团长,轮流管理,学生按个人习惯进团或出团自便。伙食费标准一如朴实的校风,力求健康美味、经济实惠,每人每月2至6元(大洋)不等,餐费最高的组团常被众人笑称为“贵族团”。张度于1922年8月考入北洋大学,乃至成为著名水利专家。他曾回忆:“向学校报了到,交纳学费10元,就正式入学了……饮食方面,最早有三个食堂,他们是第一、第二和自治食堂,都是由学生自己管理。后来学生多了,又多组织了几个。分桌进餐,每桌6人,午晚两餐均为四菜一汤,早点是馒头、稀饭和咸菜,每月膳费约5元。”到了20年代末,校内增设南式食堂、第三食堂等。天津大学台湾校友会主编的《国立北洋大学记往》出版于1979年10月,一位1927年入学的校友在书中文称,早年“还有教授食堂,同学也可以随时光顾,一饱口福。可是校门口左手的小铺总是全校同学零食的中心,胖胖的老板,总是笑脸迎接顾客。”另外,那铺子里卖的天津鸭梨、高粱酒也给师生留下较深印象。

北洋大学学生会(时称学生自治会)是非常活跃的社团,1931年、1932年间几次组织召开学生大会,研究并向校方发出提议,希望开设新食堂、修葺马路、充实新大楼设备等。至30年代中期,校内的膳食团已达十几个,供300多名学生就餐。据陈明远在《那时的大学》一书中介绍,当时人数较多的团有30多人,分坐五六桌,小团仅有两桌,大多能吃到家乡风味美食。

天津市政协原副主席何国模是1947年10月考入北洋大学电机系的,对学校一往情深。他在2005年9月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学校里有四个食堂,同学家庭情况不一样,一食堂是贵族食堂,家里有钱的人在那里吃;二食堂是中间的,工薪阶层的子弟吃二食堂;四食堂是最差的,四食堂经常吃丝糕,就是玉米面蒸的发糕。三食堂是清真。”何国模在校期间的食堂仍由学生管理,每月选择管理人,学生还可以轮流监厨,是在快下课的时候去厨房察看。

时光荏苒,校园生活日新月异,三餐常相伴,更多“北洋”美食与“天大”故事值得回味。

上一篇: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下一篇:发烧护理7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