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班级经营策略

时间:2022-07-20 02:57:39

新课标下的班级经营策略

[摘 要] 在新课标的引导下高中课堂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而班级经营也需要做出新的调整,适当引入企业经营理念,转变教师角色,以学生为中心,确立人本思想,提倡团队合作,加强监管实现由民主到自主的班级自治,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创新;人本;竞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在新课标的推动下,新课程改革已经深入人心,新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班级经营如何创新并服务于课程改革。总结几年来对新课标下班级经营的体验,得到几点认识希望能与大家交流。

一、看清转变,找准特征

我们应该明白,新课标究竟给班级带来了什么?

新课标首先带来的是教师的角色转变,新模式以学生探究交流展示为主,课堂出现多元特征,教师在这个变化中走下高高的神坛,变为学生的首席。其二,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听取变为主动研究和合作探究,更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三、知识已不是学生要掌握的唯一目标,对探索知识过程的研究也将成为重要目标,团队作用更明显。其四,教学目标的出发点由整齐划一变为按学生的不同层次需求。

新课标在班级经营方面需要我们做什么?

新课标需要经营者更新理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寻找出一套适合新课标需要的经营方法。正如园斯金所说“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

二、转换思想,自我定位

与新课标教学模式对应,作为班级的经营者,应该有新的认识,把自己由班级的经营者,变为班级经营的参与者引导者,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服务于学生。简单说就是由经营者变为服务者。

三、深挖根本,确立人本

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新课标的根本性转变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尤其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情需要、人格独立和个性自由,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们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的“多样化”,发挥学生的潜能优势,带动整体素质提高。我们要充分信任学生,依靠学生去实施班级经营,即使是学困生也要信任他们。让他们懂得自身的价值,点燃他们心灵深处的希望之火,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心理。

四、适应课标,团队合作

新课标要求加强学生的交流合作,这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团队合作的需要而提出的,我们的班级经营是不是也可以引用团队合作呢?当然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组,以组为单位,每个组有独立的管理系统,组是学习的单位,也是生活的单位,组成员间是互助合作的关系,每个成员的成长进步都直接决定着组的整体发展情况。组成员间各种学习生活能力将得到优势互补,每个成员的特长将进一步得到发挥。新形式的班委会职能将转变为为组工作做引导。

五、完善机制,引入竞争

企业引入竞争机制,能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同样,当班级的经营单位由班变为小组的时候,也需要一种使各组不断进步的动力,这个动力是什么呢?那就是竞争。班级里的竞争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组间竞争,一种是组员竞争。组间竞争是在设立好竞争标准的前提下,各组之间的竞赛,赛什么呢?需要什么赛什么。一般可从学习、纪律、卫生三大方面进行,如学习上,赛进步,赛探究,赛展示;纪律上赛语言、赛行为、赛上课效果;卫生方面赛及时,赛效率;当然,也可以赛活动、赛内务、赛奉献等。而组员竞争是在组内进行,组内成员间赛互助,赛活力,赛贡献。不论小组还是个人,赛的因素都是多方面的,学习成绩只是其中一项,这就避免了上学唯学情况的发生。

六、讲求实效,做好评价

新课标重视评价机制,而班级经营也需要评价机制。当然,这种评价机制要靠学生来完成,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评价,每项评价都有人监督执行。制度执行得彻底,班级才能运行有序。在评价中引导学生自治,提高班级自治能力。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班级的制度应该是透明的,特别是任课教师和辅助人员都应该明白班级的制度,所有的力量形成一个引导的合力,班级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综合以上各点,班级经营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由民主到自主,实现班级自治,适应新课标要求,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镇西:《民主与教育:一个中学老师对民主教育的思考(修订本)》2007.1,漓江出版社。

[2]包逢祺:《班级管理要科学与民主》2009.9《辽宁教育》。

[3]《2011年新课程标准》2012.02《京华时报》。

作者简介:方永学,云南新平人,云南省新平县第一中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 下一篇:德育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