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商品流通和物流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时间:2022-07-20 01:16:50

推动商品流通和物流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商品交易市场是现代市场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商品交易市场,对于发挥流通的先导性作用、降低交易成本、加快流通速度、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增加就业、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繁荣都不无裨益。

近几年,在商务部积极推动下,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快速发展,商品档次日益提高,交易手段更趋现代化,相关管理工作也得到加强。近日,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司长常晓村就相关问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呈现出五大特点

《中国市场》:常司长,在您看来,近几年来我国的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态势如何?

常晓村:近些年来,我国的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迅速,其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及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在引导消费、促进生产、增加就业、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从总体上看,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已经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体现在其硬件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流通规模稳步扩大、商品档次日益提升、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根据有关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05年底,全国共有商品交易市场75563个。其中消费品市场69520个,比2004年同期减少2032个,下降2.84%。生产资料市场6043个,比2004年同期减少596个,下降8.98%。2006年底,全国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数量达到3876个,比2005年增加553个。

《中国市场》: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在质量提升转变过程中,呈现哪些新特点?

常晓村:不难发现,我国的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正呈现出以下五大特点。

一是向规模化方向发展。据统计,2006年全国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摊位数为252.8万个,比2005年增长12.4%;营业面积1.8亿平方米,比2005年增长37.5%;年成交额3.7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23.7%。年成交额10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有743个,成交额占全部亿元以上市场成交额的3/4。其中,成交额100亿元以上的市场有53个,成交额占全部亿元市场成交额的近1/3。

二是专业市场继续占据主导地位。2001-2005年我国亿元市场中专业市场在数量、摊位数、营业面积、成交额等方面的比重逐年上升。2006年专业市场数量、摊位数、营业面积、成交额分别占全部亿元市场的65.1%、58.3%、71.3%和70.8%,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值得注意的是,专业市场摊位数、营业面积占全部亿元市场比重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0.4个百分点和4.7个百分点,但成交额和数量的比重却分别下降了0.1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

三是经营效率明显提高。规模化经营特别是批发经营比重增加,提高了商品交易市场的运行效率。2006年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平均摊位营业面积达71.5平方米,平均摊位年成交额达146.9万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22.3%和10%。市场规模越大,平均摊位成交额越高。100亿元以上市场摊位年平均成交额和单位面积成交额分别为506.4万元和6.6万元,分别是亿元市场的3.4倍和2.4倍。

四是改造提升步伐加快。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购物环境、商品质量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地方在加快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相继对商品交易市场进行了升级改造。对不符合规划、影响交通和市容、存在扰民问题和安全隐患等问题的市场进行了整改和迁建。不仅改善了购物环境,完善了服务功能,也提升了城市形象,促进了社会稳定。

五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迅速。在国家利农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农产品批发市场得到快速发展。2006年亿元以上农产品市场数量增加了272个,成交额增长了79.9%。2006年纳入商务部“双百市场工程”的10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总额超过3000亿元,占全国亿元以上农产品市场交易总额的1/3以上,累计带动新增就业81万人,其中直接就业人数为20万人。2007年上半年,10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超过1600亿元,带动出口16亿元。

加强商品交易市场的规范管理与分类指导

《中国市场》:在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的指导下,我国的商品交易市场通过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其硬件设施明显改善、流通规模稳步扩大、商品档次日益提升、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但您认为商品交易市场在建设管理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常晓村:虽然我国的商品交易市场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我国的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譬如,由于市场管理还不到位,商品质量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假冒伪劣产品也存在于不少市场之中;管理体制不顺,法律法规不健全,经营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缺乏合理规划布局,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设施建设总体上仍比较落后;交易方式还不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大流通的需要等。

对于我国正在快速发展的商品交易市场,我们的管理原则是既要抓规范管理,也要搞升级改造;既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也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中国市场》: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在商品交易市场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工作,能否作些具体介绍?

常晓村:好的。在市场建设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为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保障农产品流通安全,商务部于2006年实施了“双百市场工程”。安排5亿元资金重点支持10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100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进行标准化、现代化改造。重点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环保等准公益设施和仓储、配送等经营设施建设;重点扶持农产品流通企业的冷链系统和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推动农产品流通产业化和规模化。

“双百市场工程”作为一项惠农利民的工程,是商务部从流通领域推动“三农”问题解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双百市场工程”实施时间虽然不长,但在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方面已经初见成效,取得了“兴一个市场,带一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农民”的良好效果,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今年4月,商务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2007年继续实施“双百市场工程”的通知》(商财发[2007]145号),决定继续采取投资补助、财政贴息和税费优惠等措施,对有关建设改造项目予以资金支持。

二是加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管理。为贯彻落实《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有关禁止变相期货交易的规定,2003年11月,商务部会同公安部、工商总局组织开展了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检查。商务部下发了《关于大宗商品交易市场限期整改有关问题的通知》(商建发[2007]138号),对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整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各省市已经上报了本地区需要整改的市场基本情况和实施方案。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发展期货市场,棉花、白糖、PTA(精对苯二甲酸)、锌、聚乙烯、菜籽油期货品种已经成功在我国上市交易。

三是开展了建材市场整顿规范工作。具体来说,一是配合质检总局等部门搞好建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近年来,按照全国整规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商务部积极协助质检总局等部门开展建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根据建材市场发展的新形势,参与制定了《整顿和规范建材市场秩序规划》(2005年-2007年),分年度印发《建材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指导各地各部门开展整治工作。通过集中力量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市场进行整治,协调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建材市场秩序得到明显好转。二是组织制定、《招商制建材家居市场建设及管理技术规范》行业标准,并指导有关行业组织积极宣传贯彻实施,引导招商制建材市场向规范化发展。

四是积极推进流通标准化工作。众所周知,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商品流通效率低、秩序混乱的问题难以避免。加强商品交易市场管理,必须大力加强流通标准化工作。

近年来,商务部了《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技术规范》、《招商制建材家居市场建设及管理技术规范》等79项行业标准和48项国家标准,为提高流通效率、促进商品流通规范化、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为更好贯彻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商务部会同农业部、税务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工作的通知》(商建发[2005]30号),有力地促进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工作。

五是建立全国重点商品交易市场联系制度。这项制度的建立,对于加强我国商品交易市场规范管理与分类指导工作很有帮助。2004年10月商务部下发了《商务部关于建立重点商品交易市场联系制度的通知》。在各省及有关协会推荐的基础上,经过专家论证,2006年3月,确定48家商品交易市场为商务部重点联系市场,并向社会公布了名单。其中,农副产品类28家,生产资料类20家。这些重点市场定期向商务部报送经营情况,为我们制定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加速商品交易市场的立法和标准化工作

《中国市场》: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发展,流通领域尤其是批发市场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请您谈谈,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就进一步促进我国商品交易市场的战略性调整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

常晓村:对于这个话题,我想主要谈五个方面的意见。

一是继续加强商品交易市场立法工作。从全国来看,统筹商品交易市场规划布局,加强商品交易市场建设管理,引导和促进商品交易市场改造升级,促进商品交易市场规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也日益迫切。商务部十分重视商品交易市场立法及规划管理工作。今年,商务部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就《城市商业网点管理条例》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对《条例》进行了修改完善,《条例》有望年底出台。

目前,商务部正在起草《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办法》、《旧货流通管理办法》、《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管理办法》等6部规章。拟对市场规划建设及准入管理、基本交易规则、市场经营管理者责任、交易商权利义务、商品品质保证、监督检查等做出明确规定,逐步将商品交易市场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二是大力加强流通标准化工作。今年3月,商务部颁布了《流通标准“十一五”发展规划》,计划五年内完成300项涉及商品分类、零售批发、商贸服务等与生产生活及消费密切相关领域的标准制修订工作,逐步建成与国际接轨的现代流通标准体系和科学促进机制。今年已下达汽车配件专业市场经营规范、小商品分类指南等75项行业标准项目计划。近期,将抓紧组织出台《商业流通基础设施分类》等重要标准。

三是加强商品交易市场建设指导工作。今年3月,国务院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提升改造商贸流通业,推广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现代经营方式和新型业态”。根据《意见》精神,商务部将继续大力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加大生产资料市场建设管理力度,鼓励发展面向民生的商品交易市场。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品牌、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形式和营销方式,着力推进商品交易市场交易方式、管理方式和制度创新。整合现有的资源与渠道,构建新型的工商关系,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

近期,商务部将进一步完善重点市场联系制度,扩大重点联系市场范围;加强生产资料市场行业管理,改造提升传统业态,促进生产资料流通体系创新,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深入贯彻落实《期货交易管理条例》,认真做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限期整改的各项后续工作,并于年底前公布通过验收的市场名单;协助有关部门推动钢材、棕榈油等期货新品种上市,充分发挥期货市场的积极作用。

四是努力协调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已经明确,要“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完善和细化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从财税、信贷、土地和价格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我们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搞好相关政策的落实工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商品交易市场软硬件设施建设。

五是充分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在加强商品交易市场管理与指导、推动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方面,中介组织大有可为。因此,今后我们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等中介组织的协调、指导、监督和自律作用,积极支持这些中介组织开展一些有利于加强政府与企业沟通理解的研讨、座谈及交流活动。

《中国市场》:最后,请您对我国商品交易市场的长足发展提出几点希望。

常晓村:商品交易市场是我国商品流通的主要渠道之一,在我国商品流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当前我国朝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方向迈进的新形势下,切实有效地推动我国商品交易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和改造提升,全面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发挥流通先导作用,对于实现物尽其用、货畅其流、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快速、健康、和谐发展,是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解决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客观要求。希望各有关部门、行业组织和相关企业共同努力,推动我国商品流通工作和物流体系建设尽快迈上一个新台阶。

上一篇: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大学生团队建设 下一篇:连锁经营在变革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