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诸葛文化 潜心智慧教育

时间:2022-07-20 09:38:51

传承诸葛文化 潜心智慧教育

蓉城西北,曾有一堤。因其绵延九里,故名“九里堤”,相传为三同名相诸葛亮所造。后人为颂其功德,建诸葛庙。后改庙为校,建诸葛庙小学。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校迁址,更名为成都市九里堤小学校。

历经半个世纪,历史的积淀馥郁芬芳。漫步在九里堤小学,记者感受到的是一股浓郁的人文气息。学校依托诸葛文化,践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智慧精髓,培养学生成为志向高远、善学活用、勇于担当的新一代小学生。

在九里堤小学,人人会吟诵《诫子书》。“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时刻忠告孩子们求学必须要静定,一个人必须要有学问才有才能。也是我们希望通过践行诸葛文化,塑造孩子良好的品格修养。“现在社会很浮躁,‘静’是特别需要的。作为学校我们更需要‘静’下心来做教育。只有教师的心静了,学生的心才能静;也只有师生的心静了,才不至于浮躁肤浅,才能做到心静而慧,心宁而智。”九里堤小学校长陈雪告诉记者。

文化,立校之魂

有文化的学校同时应该是一个历史博物馆,一个珍品收藏所,是美好事物的集聚地,是传奇故事发生过的地方。民族文化的精髓,当地文化的精华,学校历史的沉淀,都应该在学校里被显现出来,成为学校文化的活语言。

学校成熟的校园文化,总有一个明确的思想统摄着学校生活的一切领域,就像一轮太阳,照射到学校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九里堤小学秉承“传诸葛文化,为智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践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智慧精髓。以诸葛之智慧泽人生,既可弘扬诸葛文化,以智培人,让学子们具备良好的习惯、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尚美的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又可鼓励师生要善于学习、善于求知、善于尚美、善于创新,争取成为一个有智之人。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说话。”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因此,每所学校必然有自己独特的、精美的校园文化墙。虽然文化墙外在的形式千变万化,但却有一个共同点,都传达着健康积极向上的内容。结合九里堤与诸葛文化的渊源,汲取诸葛熠熠生辉的睿智精神为学校文化主题的基点,在学校外墙设计了“致远廊”、“九里堤赞”、“智慧大道”、“国学科技展示长廊”等文化墙,鼓励着孩子们发奋努力学习,让学生感受科技的力量,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墙设计,让全校师生身在其中,感在其中,悟在其中,长在其中。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特色,特色教育不仅彰显了学校发展优势,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也能够厚积学校文化内涵,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优化教师专业成长。谈及九里堤小学特色建设,陈校长表示,真正的教育是一种有着丰富内涵的,与传统有着完美对接,既能够超越传统,又能注入新时代特色和特定文化背景的品质教育。尊重学生个性不能按一个统一模式培养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对于特长生要给予针对性的培养教育,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力,发展他们的兴趣,发挥他们的特长。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出发,积极拓展校园文化内涵,促进学校特色项目建设,逐步形成小校出精品、创特色的格局。

因此,学校开创学生社团――“明志学堂”,教师校本培训―一“致远学院”。让全校师生在这样一个淡泊宁静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学生视野拓展的“舞台”

――“明志学堂”

“明志”,取自“非淡泊无以明志”。代表着九里堤小学的学生在诸葛文化的熏陶下,拥有明确的志向、坚持的精神,努力地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未来。

自“明志学堂”开创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每周一次“国学诵读大舞台”活动,让孩子们以各种形式自由展现所学国学诗句;《诫子书》进课堂,人人诵读,人人明理,让诸葛精神在这里传唱,让孩子们聆听诸葛先生的谆谆教诲;每周五中午“小诸葛”红领巾广播站,全校师生都在语味悠长的国学诵读中享受着国学的魅力,了解中国历史传统美德;每学期都会以班会形式和比赛形式开展《经典诵读》《三国故事》……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最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目前,九里堤小学与杜甫草堂博物馆合作,为学生们提供“草堂一课”传统文化体验项目,以新颖的活动形式、丰富的活动内容、愉陕的活动体验,为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做出积极贡献。为了让孩子们在参与中获得知识,在体验中培养兴趣,在快乐中学习文化。

每个学月都会有一个班级孩子和家长来到杜甫草堂,存古香古色的仰止堂里有“古代礼仪”、“古籍线装书的装订学习”、“如何鉴赏书画”、“盆景制作”、“活字印刷・活的文化”等课程的学习。如“活字印刷”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我国印刷术的发展历史,还在现场体验活字印刷,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陈雪校长告诉记者“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启迪孩子的智慧净化心灵,积淀文化功底,打好人生根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关系到孩子的终身成长,以及生命的温度、厚度,我们要培养有文化根基的人。”

除此以外,“明志学堂”还开设了《五彩线条版画班》、《涂涂墨墨班》、《红舞鞋》、《童心合唱团>、《柔之美》艺术体操团、《aaaa》科学实验室、《DI创新发明社团》、《电子积木》、《梦之队》篮球班……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平台。2014年12月学校“DI创新发明社团”的7名学生到首都北京参加“2014 DI国际邀请赛”获得了一等奖,赢得了代表中国参加2015年在美国田纳西州举行全球总决赛的入场券。谈及这场比赛,陈校长非常高兴,她说,“四天的比赛活动让孩子们充分享受了创想体验之旅,DI挑战项目教给学生的是将想象实现为创新的创意流程。孩子们在这个舞台上大展身手,让自己的学习生活更加精彩,让自己的人生获得更多的收获。”

教师心灵成长的“麦田”

――“致远学院”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致远学院”是学校为老师量身定做的舞台,这个舞台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文化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与品位,更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全面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致远学院”以“参与、分享、成长、快乐”为口号,设置了丰富知识的“悦读时光”,感受生活的“时尚生活馆”,促进教师发展的“成长空间”。为了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致远学院”实行项目负责制,每个项目由2至4名教师负责,在学校指导下策划培训课程和选择师资,制定培训菜单、培训海报。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自主选择培训课程,修足学分。在“致远学院”中,老师们既是学习者,同时也是授课者。

“悦读时光”让教师们在淡淡的墨香中,彼此真心的交流,让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传唱,让一件件美好的事物在这里徜徉。“时尚生活馆”让教师们在清新古朴的茶艺表演中、浓郁美味的糕点中、美妙的音乐声中褪去辛劳,感受生活的幸福。“成长空间”则给教师们提供了更多交流的机会。学校邀请各类专家、名师在校开展讲座,或者是教师之间就教学管理方面进行交流、分享,畅谈成长的乐趣,共享成长的收获。陈校长说:“致远学院的每一个栏目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一周都会给老师带来不一样的感受。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的老师们不仅在课堂是快乐的,在生活中也是愉悦的。”

采访的最后,陈校长告诉记者,“孩子们在学校学习生活的六年,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应该为学生奠定终生成长的坚实基础。我们希望把善良、包容的爱融入到教育之中,在宁静致远的氛围中孕育勤奋学习、乐观生活的人生态度,精心培育在顺境中创新开拓,逆境中亦能担负责任,具有生活情趣、文化追求、政治抱负、时代使命感的优秀人才。”

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传递之所,人类知识的创造之地,学校应该拥有这样一种氛围,让每一个孩子尽情翱翔在学校这个承载知识与艺术的天空。在这里,九里的孩子,一颗颗童心恣意飞扬;一位位孩童茁壮成长!

上一篇:憨巫婆和精巫婆 下一篇:基于“三个平台”的视角力推师生的幸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