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的成本风险监管诌议

时间:2022-07-20 07:41:14

建筑施工的成本风险监管诌议

作者:谢真真 吴娜 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由于合同条款有遗漏,叙述不严谨,有漏洞,或部分条款存在“陷阱”,在执行中可能给合同中某一方造成损失的合同不完善风险。由于合同条款的相关规定而引起的风险在合同双方间的不同分配,即纯合同风险。施工环境良好的施工环境是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保障,施工环境的好坏也直接影响施工阶段成本的大小。环境因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1)地质勘测资料错误或不全,或者由于地质情况复杂,出现未考虑到的地下埋藏物如下水道、地下管线、古墓、文物化石等而导致排除、转移障碍物的费用或者地基实际承载力远低于业主所提供的工程地质资料而导致的加固地基的费用,更换土质等带来成本增加。2)恶劣自然环境,指在实际施工中遭到的实际自然环境比招标文件中描述的更为困难和恶劣,如寒冷地区严冬不能施工,或施工时会增加大量冬季施工措施成本,酷暑地带施工作业时间短,并增加额外成本。3)不可抗力的事件,如突发地震、洪水、海啸、火山等,或者是发生政治变动、社会动乱、暴乱等导致工程怠工、停工从而引起的窝工费;经济状况及政策变化,如通货膨胀导致物价全面上涨,造成工资标准、材料价格大幅度上升,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等也会影响成本,如提高税收、提高贷款利率、限制进口、外汇管制等。其他风险因素除了以上三种因素,还有其他一些影响施工阶段成本的风险因素1)工程变更导致的费用索赔,由于业主的需求、不可预见的情况以及环境的改变,或者是为了加快工期等,对工程或其部分的外形、数量等做出变更。2)第三方干扰:包括其他承包商干扰、指定分包商或供应商违约、银行付款延误、供应商违约、运输延误等。

建筑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

层次分析法简介风险评估的方法有很多种:蒙特卡罗模拟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WBS工作分解法、财务报表分析、模糊评价法、外推法、影响图法、事件树、灰色理论、敏感分析法、风险评审技术、筛选-监测-诊断技术、马尔可夫链分析[3]层次分析法。由于建筑施工阶段的风险具有综合性、模糊性(即不确定性)、损失性、复杂性的特点,而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评估方法,可以将决策者对复杂系统的评价决策思维过程数学化。将层次风险法用于风险评估既可以避免单个决策者的主观性又克服了只能衡量单一风险因素的弊病。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将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要素。最高层是决策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最低层为决策时的备选方案。中间层是考虑的因素、决策的准则。对于相邻的两层,称高层为目标层,低层为因素层。层次分析法是在各要素间简单地进行比较、判断和计算,以获得不同要素和不同待选的方案的权重,进行方案选择或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定。层次分析法的步骤是:1)对所要决策问题的各种要素建立层次结构模型。2)对同一层次的要素以上一级的要素为准则进行两两比较,根据评定尺度确定其相对重要程度,并据此建立判断矩阵。3)通过一定的计算,确定各要素的相对重要度。4)通过综合重要度的计算,为决策者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建筑施工阶段风险因素评估识别建筑施工阶段的成本风险因素根据前面的分析,构造层次结构模型(图略)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各成本风险因素的权重基于一个安置小区工程施工过程的实例,请专家对各成本风险因素打分,相对重要性程度按1-9标度法赋值(见表1),从而分别构造出人为因素、承包合同、施工环境和工程索赔的判断矩阵根据人为因素下三因素的判断矩阵,利用和积的方法求解,λmax故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w=(0.088,0.240,0.432,0.240)。=4.020,CI=0.0067,CR=0.0008<0.1,根据承包合同下三因素的判断矩阵,利用和积的方法求解,λmax=3.000,CI=0,CR=0<0.1,故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其中w=(0.143,0.571,0.286)。根据施工环境下三因素的判断矩阵,利用和积的方法求解,λmax=3.018,CI=0.0090,CR=0.0155<0.1,故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其中w=(0.122,0.320,0.558)。根据工程索赔下两个因素的判断矩阵,利用和积的方法求解,由于只有两个因素,不必进行一致性检验,其中w=(0.750,0.250)。计算各成本风险因素的总权重依据专家的意见并考虑各方面因素,构造目标层的判断矩阵(表略)同样的利用和积的方法求解,λmax施工阶段的成本风险分析=4.036,CI=0.0120,CR=0.0133<0.1,故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其中w=(0.278,0.160,0.467,0.095)。根据对以上各层次成本风险因素的定量计算,可以得到12个次级风险因素对成本风险的总排序(表略)。从以上的分析及表格中可以看到能够通过层次分析法有效的对施工阶段的各个风险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轻重缓急,其分析结果对于制定进一步的对策阶段的成本风险在人为因素、承包环境、施工环境和工程索赔中最主要的风险因素是设计人员、合同不完善风险、不可抗力、工程变更。而从总权重结果中可以看出,不可抗力、恶劣自然环境、设计人员是排在前三位的风险因素,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成本风险应对措施及风险监控

在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风险进行识别、分析与评估的基础上,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成本风险防范措施,将成本风险所造成的负面效应降低到最低限度以减少损失,增加收益。1)对于不可抗力的风险因素,可以采取风险回避、风险转移和风险缓解的措施。由于一些不可抗力事件如地震、海啸一旦发生就会造成很严重的损失,有时甚至是灾难性的,对于这类风险,工程要建在远离这些灾害的地方从而避免这些风险的发生。风险回避的具体策略有终止法、工程法、程序法和教育法[5]2)对于恶劣自然环境,可以采取风险自留、风险缓解和风险转移的方法。如可以通过改善现场施工条件,以更好的应对可能出现的恶劣环境。当出现恶劣天气不适合在室外施工时,可以安排人员从事室内作业,并且要加强对已完工程的保护。同时也可以采取工程分包、工程保险等一些措施来减少可能带来的损失。四种。为了避免风险发生后的一些损失,可以在工程施工前进行投保与工程项目有关的险种,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当然对于那些工程复杂、规模大的项目,可以由多个施工方联合投标,从而减轻各自面临的压力。3)对于设计人员的原因而造成的损失,在施工前要让有经验的工程师进行图纸会审,尽可能降低可能带来的成本增加。另外,要定期对设计人员进行继续培训教育,促进其形成新的设计理念。4)加强合同管理。不仅要在合同签订过程中深入探讨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并且进行合理的风险分配,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合同履约,对于在施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可以及时补充合同条款,避免可能造成的更大损失。

结语

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管理过程中涉及各种各样的风险,而不同种类的风险的不确定性的大小及危害也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操作。本文用图解法来分析施工阶段的成本风险因素,引入层次分析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影响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施工响施工阶段的成本的因素,并对其重要性进行排序,有效地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在一起,对降少损失、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和管理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上一篇:公司风险监管体系疑问诌议 下一篇:初探商业保障对社会保障的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