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和思考

时间:2022-07-20 07:20:38

“软件工程”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和思考

摘要:本文探讨了软件工程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的原则、方法和必要性,分析了传统课程考试存在的问题,结合软件工程课程的特点,提出了该课程考试改革的方案、措施并付诸实施。

关键词:软件工程;课程考试;闭卷考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02-0020-03

1 传统课程考试方法存在的问题

闭卷考试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当前全国各高校普遍存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状况,大学生数量逐年递增,高校绝大部分课程仍采用的闭卷考试方式与教育改革极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考试形式单一

长期以来,我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软件工程”与其他课程一样,一直沿用闭卷考试方式,即使大量扩招后仍采用这种方式。对于软件工程课来说,在传统的闭卷考试情况下,任课老师只能通过期末成绩来评价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平时的学习效果并相应地调整授课方式。一次性期末考试,对于学生来说有失合理性、公平性和科学性。因为在一次性期末考试过程中,偶然性的存在和考试内容过于偏重书本知识使得这种方式不能充分反映出学生对该门课的掌握程度,而对于学生利用软件工程知识进行独立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软件开发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考核还远远不够,因此这种考试形式已不能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变化。

1.2试题内容的简单化

由于学生人数不断增多,教师在考虑出题、制定答案和阅卷方便等因素的基础上,设计试题的类型越来越简单化,考试类型中客观题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从而出现简述、理解和应用题型逐渐减少的现象。在这种考试类型变化的误导下,学生们学习积极性不强,学习方法呆板,考前习惯死记硬背,表现出的综合应用知识能力比较欠缺。对三个学期“软件工程”考试成绩的分析数据也说明由于学生对软件工程的基本知识掌握不扎实,不能很好地进行知识迁移,在选择题、判断题方面失分较多,题目内容和难度稍加变化,就大大影响考试成绩,充分暴露了试题过于简化造成的学生对课程学习不重视的态度。

1.3对闭卷考试的作用认识不足

部分学生认为考前任课教师一定会划考试重点,只要认真熬上几天几夜把重点死记硬背,最后努力就可能考试及格。这样就会导致这些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上课时不认真听课,课后抄作业或者不交作业,上课经常迟到甚至出现长期旷课现象。在考试过程中,由于教师监考不够严格,不能充分履行监考教师的职责,这样的“好”教师的信息会在几届学生中流传,所以有的学生就会在这些教师监考时铤而走险进行作弊,而在一旦考试作弊被抓到,就通过各式各样人来说情,使得针对作弊的惩罚措施无法实行。还有的学生存在一些这样想法,如没有毕不了业的学生、学校最后肯定会降低考试要求等。这些因素促使学生无法清醒地认识到考试的意义,从而更加不重视考试。

1.4教师对课程考试观念落后

教师往往既是任课教师,又是出题者。对于期末闭卷考试,一是教师担心题目太难会导致大部分学生不及格,为了不影响学生对自己的评教考核,在学生中间赚一个“好老师”的名声,往往为了自己的利益在考试之前给学生划出重点并且降低试题的难度;二是在统计和汇总学生的考试成绩时,如果存在学生差几分就能及格的情况,统分的教师一般采用向学生“捐分”的方式使其及格;三是任课教师不认真分析考试结果,不针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结果来调整或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更不能把计算机科学中出现的新知识添加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失去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的作用;四是有的教师为了出题快速,将往年的考试试题稍加修改即成为今年的试题,比如选择题换成判断题、判断题改成选择题,这样就会失去考试本来的意义。

2 考试改革的原则措施

2.1 课程考试改革的原则

我系针对课程考试中暴露出来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制定了课程考试改革的原则。

2.1.1 考试改革不应降低考试作用和功能

课程考试是评价教学效果和改进教学方法,更好地培养大学生成为创新人才的一种途径。通过考试,不仅任课教师能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而且它的反馈作用可以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客观评价,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因而课程考试的改革不能失去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作用和促进改革教学方法的作用。

2.1.2 考试改革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为准则

考试的改革应促进学生更主动地进行学习,不应该给学生带来太多压力。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进行考试,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又能使考试成为学生们主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活动的一种手段。

2.1.3 考试改革应目的明确

课程考试是检验和提高大学生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对考试进行改革的目的是要改革其存在的种种弊端和问题,而不是取消考试制度。改革是为了使考试能更好地发挥其评价和反馈作用,为培养学生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服务。

2.2 软件工程课程考试改革的措施

由于“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核心课程,学生在理解软件工程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熟练掌握主流软件的工程管理体系、系统建模工具、程序设计方法等技术,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开发方法,将对他们完成毕业设计和今后从事实际工作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以“软件工程”课程为试验对象进行考试改革的探索

2.2.1 软件工程课程组全员参与该活动

我们组织软件工程课程的所有任课老师、负责有关实验的实验教师以及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成立课程考试改革小组。全体成员定期讨论该课程在考试方式上存在的种种弊端,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出解决方法。

2.2.2 加强平时考核,采取多元化考核方式

虽然每学期的期末考试由学校统一安排,但是为了更好体现考试成绩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我们修改了“软件工程”的评分标准,增加平时考核的比例。为了防止学生考前出现“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及时了解学生平时掌握软件工程知识的情况和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我们加大了平时的检查力度,将学生出勤、作业、回答问题、课程设计等平时表现作为平时成绩。

为了体现平时考核的重要性,我们规定软件工程课程的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出勤率、讨论课表现、小测验、作业、设计设计、回答问题等方面)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来确定,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期末考试成绩也是占总成绩50%。同时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在该课程的第一堂课上向学生说明本课程的成绩评定办法及考试方式。

加强平时考核的办法加大了教师们日常的工作量,为了保证任课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上,采取实验教师和班主任分工协助任课教师承担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关心学生在课程上的一言一行,熟悉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通过期末考试考不出来的能力,如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接受信息能力、口头表述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

2.2.3 重视期末课程考试成绩

平时对学生的考核固然重要,但期末考试成绩也不容忽视。课程考试成绩好坏是对学生学习课程知识成果的直接体现,为了避免学生因人多造成的平时考核轻松过关的不公平现象,我们强制性地规定软件工程课程的期末卷面成绩不足50分则不能通过该门课程。

2.2.4 课程考试内容改革措施

考试的题型仍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我们对客观题考核方式进行了一定改革,如2006学年试卷中选择题第7小题:

数据字典应该由对下列( )类元素的定义组成。

①数据流②数据流分量 ③数据存储④处理

A.①②B.①②③C.④①② D._________

在制定课程考试标准答案时,我们考虑到学生在答题时可能表现出来多样性、创新性等多种因素,对每道题的答案进行仔细推敲,设计参考答案见表2。

表2 标准答案表

题号

参考答案

第7小题

选择D, 在D上填写①②③④

选择D,在D上填写ABC都不对

选择D,在D上填写A+③④

3 结束语

一个学期后,通过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03级本科和05级专升本两个班级进行比较实验,考试结果的基本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软件工程课程考试结果比较表

班级

考试改革

人数

不及格人数

及格率

备注

03计科本

180

11

93.8%

缺考2人

05专升本

143

35

74.5%

缺考4人

在对两组实验对象的教学过程中,03级本科学生与05级专升本的学生的平时表现存在明显区别:

(1)整个学期内,03级本科学生在出勤率方面大大提高了,平均出勤率人次超过92%,尤其是在上机时,学生们的出勤率及做实验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而与学习无关的行为,如上机玩游戏、聊天等大量地下降;而05级专升本学生平时出勤率不高,上机做实验表现自律性较差,为了玩游戏、聊天,学生才来实验室上机。

(2)平时无论上理论课还是做实验,03级本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比较高,在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表现非常活跃,还通过E-mail或面谈等方式与任课老师交流课堂体会和教学改革建议;05级专升本学生的表现却大相庭径,平时作业不认完成,甚至出现抄袭现象,学习没有主动性,更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

(3)通过一个学期的考试改革,任课教师不断对考试和成绩评定方法进行实践和探索,将重知识、重能力、重科学记忆、重创新、重理论和重操作等因素作为指导教学工作的重要方针,针对学生平时的反馈意见和考查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大大提高了任课教师的业务水平。

总之,软件工程课程的考试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需要任课教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使考试真正发挥“指挥棒”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宏,聂进,马利芬.改革考试模式培养创新人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7):172-173.

[2] 俞旭伟.改革有机化学考试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职教论坛,2002,(12):27-28.

[3] 刘燕.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6,(1):70-72.

[4] 章美文,党承华,翟利玲.工科院校考试改革探索[J].河北建筑学院学报,2006,(3).

投稿日期:2006-09-4

作者简介:任传成(1972-),男(汉族),山东省淄博市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

上一篇:编程语言教学模式探讨 下一篇:高等农业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