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省和省级预算执行情况及全省和省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时间:2022-07-20 07:06:37

关于全省和省级预算执行情况及全省和省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1年全省和省级预算执行情况及2012年全省和省级预算草案提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关于2011年全省和省级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深入贯彻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严格执行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预算和有关决议,积极发挥财税职能作用,依法组织财政收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财政预算管理,着力稳增长、抓转型、控物价、惠民生、促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协调发展,全省财政运行和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汇总预算为2842.00亿元,执行数为3150.80亿元,完成预算的110.9%,比上年增长(以下简称“增长”)20.8%。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5.2%。不可比因素为146.80亿元,主要有:1.土地增值税预征率提高翘尾及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清算等不可比增收45.10亿元;2.国家统一内外资企业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制度不可比增收42.00亿元;3.银行业加息不可比增收18.00亿元;4.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不可比增收30.50亿元;5.建筑用石、用砂及萤石矿提高资源税征收标准和外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取消等政策调整不可比增收3.20亿元;6.加快海洋经济大平台建设,海域使用金不可比增收8.00亿元。

全省地方财政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为:税收收入2952.01亿元,完成预算的109.9%,增长19.8%;非税收入198.79亿元,完成预算的128.2%,增长38.5%。

2011年全省财政支出汇总预算为3379.00亿元,执行数为3842.74亿元,完成预算的113.7%,增长19.8%。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4.6%。不可比因素为165.48亿元,主要有:1.完成教育支出目标、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增加支出96.13亿元;2.支持海洋经济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增加支出47.25亿元;3.中央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补助及车购税补助增加等22.10亿元。

全省财政重点支出完成情况为:农林水事务373.32亿元,完成预算的123.2%,增长28.6%;教育751.56亿元,完成预算的114.9%,增长23.9%;科学技术144.04亿元,完成预算的108.8%,增长18.7%;文化体育与传媒85.09亿元,完成预算的109.7%,增长10.3%;医疗卫生279.00亿元,完成预算的117.4%,增长24.3%;社会保障和就业291.82亿元,完成预算的130.4%,增长41.4%。

按照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计算,2011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加上中央税收净返还和中央各项补助,以及地方政府债券收入、结转下年支出款项等,预计2011年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由于2011年中央与省之间的财力结算有一个过程,全省最后平衡结果待财政部的决算批复后再专题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省级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省级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255.50亿元,执行数为271.71亿元,完成预算的106.3%,增长14.8%。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8.1%。不可比因素为15.90亿元,主要有:1.银行业加息不可比增收13.90亿元;2.国家统一内外资企业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制度不可比增收1.50亿元;3.工资薪金及股息红利所得增加,个人所得税不可比增收0.50亿元。

省级地方财政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为:税收收入237.83亿元,完成预算的112.7%,增长22.9%;非税收入33.88亿元,完成预算的76.0%,比上年下降(以下简称“下降”)21.3%。

2011年省级财政支出预算为374.80亿元,执行数为399.86亿元,完成预算的106.7%,增长14.2%。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7.5%。不可比因素为23.42亿元,主要是中央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补助及车购税补助增加等因素。

省级财政重点支出完成情况为:农林水事务43.03亿元,完成预算的101.0%,增长9.2%;教育71.19亿元,完成预算的107.6%,增长16.3%;科学技术24.16亿元,完成预算的101.5%,增长9.7%;文化体育与传媒13.98亿元,完成预算的100.2%,增长7.8%;医疗卫生32.13亿元,完成预算的101.1%,增长8.6%;社会保障和就业15.20亿元,完成预算的204.3%,增长119.7%。

按照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计算,2011年省级地方财政收入加上中央税收净返还、中央各项补助和市、县(市)净上交,以及结转下年支出款项等,预计2011年省级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由于2011年中央与省,省与市、县(市)间财力结算尚在进行中,省级最后平衡结果待财政部决算批复后再专题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

关于2011年全省和省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及2012年全省和省级基金预算(草案),我们一并书面报告。

二、2011年预算执行效果

一年来,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和省政协的关心帮助下,在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协同支持下,全省依法理财深入推进,财政运行不断规范,预算执行效果总体较好。

(一)财政收支结构进一步优化

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依法加强收入征管,提升组织收入水平,财政收入实现持续平稳增长,全年预算收入任务超额完成,收入结构保持较好,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53.2%,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93.7%。切实算好政策账、体制账、改革账,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中央财政对我省的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加大。

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坚持有保有压,坚决贯彻落实厉行节约、控制行政成本的各项规定,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切实保障民生等各项重点支出。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接待费和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实现零增长,全省财政支出增量中用于民生的比重达到77.7%。通过采取提前预拨、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方式、建立健全限时下达预算制度、支出进度通报制度等措施,切实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加快资金拨付和支出进度,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和时效性明显提高。

(二)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力度进一步加大

积极的财政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全省利用中央扩大内需项目资金38.79亿元,成功自行发行地方政府债券67亿元;兑付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财政补贴资金17.40亿元,拉动城乡消费201.63亿元;落实内外贸发展资金3.50亿元,促进内外贸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积极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和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政策,做好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支持融资性担保体系建设,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省财政出资10亿元组建省中小企业再担保公司,改善企业融资和发展环境。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持续加大。加大人才引进等投入力度,切实保障科学技术支出法定增长,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大力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省财政共落实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和海洋产业基金各10亿元,争取中央海洋经济示范区财力补助6亿元。扩大政府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规模,省财政整合设立5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继续安排5亿元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加大服务业发展财政支持力度,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省财政整合13.58亿元支农专项资金用于农业“两区”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节能降耗和生态环保进一步加强。加大生态环保和节能减排投入,做好高效节能推广财政补贴工作,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支持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促进污染减排。加强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加大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和易灾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省级以上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提高到每亩19元。完善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政策,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资金规模扩大到15亿元,转移支付范围覆盖至全省所有市县。

(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乡统筹力度不断加大。以加大水利投入为重点,着力建立财政支农稳定增长机制,全省各级财政投入“三农”资金1190亿元,增长26.0%。落实小城市培育试点专项资金10亿元,支持中心镇提升小城市功能。完善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机制,大力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各级财政投入奖补资金21亿元,带动农民群众投资投劳和社会力量投入16亿元。

社会事业发展全面保障。加大财政教育投入,认真落实拓宽经费渠道政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标准分别达到650元、450元。增加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省财政设立每年1亿元的学前教育专项资金。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公共财政保障制度、普通高中助学金制度、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和高校学生伙食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支持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公立医院改革,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全省所有市县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标准达到285元以上,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继续提高。

就业和社会保障扎实推进。完善失业就业联动机制,对大学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实行省级财政补助。提高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月人均超2000元,省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66元。调整完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价格补贴机制,各级财政安排价格补贴支出1.79亿元。支持全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全省各级财政筹措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129.45亿元。建立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和重度残疾人托(安)养费用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健全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做好第八届全国残运会资金筹集和财务管理工作。

对口援助顺利展开。省财政安排23亿元,对欠发达地区尤其是重点欠发达县(市、区)和贫困集中区域分类实施特别扶持,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筹集拨付对口支援新疆、、青海建设资金10.56亿元、2.11亿元和5000万元,推进对口援建工作。

公共安全切实保障。筹措落实省级粮食风险基金和其他粮食资金4.74亿元,保障粮食安全体系建设。推进标准化战略和质量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加快全省百姓食品数据查询系统项目建设,支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落实政法经费保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加强

预算编制管理不断完善。贯彻落实《浙江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完善预算定额体系、费用标准体系和资产配置标准体系,推进项目预算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深化综合预算改革。细化政府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范围,编制政府性债务计划,健全全口径政府预算体系。

预算执行管理不断优化。推进财税库银横向联网,构建预算执行基础数据共享平台。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加快推进市县公务卡制度改革,建立公务支出监管体系。全省所有市、县(市、区)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制度改革,各市(含所属县市区)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预算单位覆盖率达50%以上,实施公务卡改革的预算单位覆盖率接近30%。加快全省政府采购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深化协议定点项目全省联动采购,提高政府采购效率。

财政监督管理不断加强。稳妥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工作,除单位外,2011年上报省人代会审议的48个部门预算全部公开。全面推进“三位一体”财政组织管理机构改革,建立健全财政资金运用全过程的监督机制。推进项目绩效目标管理,对75个省级部门的138个项目进行自评,对14个部门的16个项目开展绩效目标细化论证,对17个项目实施重点评价。建立健全乡镇财政管理机构,强化乡镇财政就地就近资金监管职责。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全面复查、公务用车专项治理、省级行政事业单位房产专项清查和地方财政专户清理整顿。加强地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财务监管,规范省级金融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完善省级金融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建立政府性债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政府性债务动态监控和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全口径监管,进一步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

2011年,根据省人大常委会首次结合我省2010年财政决算报告开展专题询问的部署要求,我们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认真接受省人大常委会的专题询问,回答了委员询问的各项内容,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对财政决算报告的有关决议精神,结合专题询问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积极做好研究、整改和落实工作,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科学执政的能力,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和预算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需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一是财源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需要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为财政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二是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有待进一步加强,预算支出执行进度不够均衡,财政专项支出管理还需进一步强化;三是财政管理的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通过深化财政改革、创新工作机制、严格财政管理等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三、关于2012年全省和省级公共财政预算草案

(一)当前财政面临的经济形势

综合分析影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收支的各种因素,2012年财政收支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从财政收入看,我省经济运行基本面尚好,随着三大国家战略的启动实施,我省具备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中抢占先机的有利条件,加之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断增强,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强化我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从而为财政收入增长奠定基础。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仍然错综复杂,经济发展存在较多不确定性,2012年财政收入增长放缓的因素也不少,主要是:房地产业及传统产业等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将继续下降,新兴产业短期内难以形成对经济增长和财政增收的支撑力;中央将进一步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与已经出台的减税政策形成叠加减收效应等。收入形势不容乐观。

从支出安排看,一是确保落实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决策及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三大国家战略、加快水利建设步伐、加强文化强省建设、财政教育支出达到规定比例以及扶持中心镇和欠发达地区发展等需要大量资金;二是推进改革和保障民生的支出规模大、刚性强。推进医药卫生、社会保障、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等重点领域改革,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都需要投入大量财力;三是地方政府性债务进入还贷高峰期,还本付息支出压力较大。因此,财政减收增支的矛盾十分突出,政府性债务的资金链和财政收支平衡都面临严峻考验。

(二)2012年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

根据对2012年经济形势的分析和预测,按照中央和省委对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我省2012年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和“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牢固树立“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科学理财、加强监管”的理财观,积极组织收入,优化收入结构,夯实财政收入基础,确保收入持续平稳健康增长;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节能环保、社会管理以及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坚持量入为出、统筹兼顾和增收节支的方针,加强财政科学管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2012年全省及省级公共财政预算安排

1.全省汇总公共财政预算安排

(1)收入预算

根据当前财政经济形势,2012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预算拟安排3420.00亿元,增长8.5%,其中:税收收入3207.17亿元,增长8.6%;非税收入212.83亿元,增长7.1%。

税收收入主要项目安排情况如下:增值税地方部分511.80亿元,增长10.8%;营业税1022.50亿元,增长11.7%;企业所得税地方部分560.70亿元,增长12.7%;个人所得税地方部分154.50亿元,下降16.7%;城市维护建设税221.70亿元,增长10.8%。

非税收入主要项目安排情况如下:专项收入121.63亿元,增长9.8%,其中教育费附加收入105.80亿元,增长10.9%;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41.20亿元,增长1.0%;罚没收入88.70亿元,增长7.2%;国有企业政策性亏损补贴-71.80亿元,增长9.7%;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30.20亿元,增长10.7%。

(2)支出预算

按照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计算,2012年全省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加上预计的中央税收净返还和中央各项补助等,2012年当年全省地方财政可用资金为4063.00亿元。拟安排2012年全省财政支出预算4063.00亿元,比上年调减地方政府债券因素后的执行数增长8.0%。2012年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重点支出安排情况如下:农林水事务397.95亿元,增长9.0%;教育809.28亿元,增长9.0%;科学技术157.73亿元,增长9.5%;文化体育与传媒87.82亿元,增长8.5%;医疗卫生299.47亿元,增长8.5%;社会保障和就业316.35亿元,增长8.5%。按照《预算法》规定,设置预备费50.00亿元,为总预算支出的1.2%。

2.省级公共财政预算安排

(1)收入预算

根据当前财政经济形势,2012年省级地方财政收入预算拟安排293.50亿元,增长8.0%,其中:税收收入257.96亿元,增长8.5%;非税收入35.54亿元,增长4.9%。

税收收入主要项目安排情况如下:增值税地方部分27.45亿元,增长7.7%;营业税140.00亿元,增长10.0%;企业所得税地方部分73.63亿元,增长9.0%;个人所得税地方部分6.78亿元,下降16.4%,主要是国家从2011年9月1日起对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等个人所得税政策进行调整,翘尾减收。

非税收入主要项目安排情况如下:专项收入15.70亿元,增长6.8%,其中教育费附加收入12.29亿元,增长8.4%;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1.80亿元,增长1.1%;罚没收入6.70亿元,增长6.0%;国有企业政策性亏损补贴-3.72亿元,与上年持平;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4.70亿元,增长2.6%。

(2)支出预算

按照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计算,2012年省级财政收入加上预计的中央税收净返还、中央各项补助和市县净上交等,2012年省级财政可用资金为422.00亿元。拟安排2012年省级财政支出预算422.00亿元,比上年调减扶贫资金(按中央规定改列市县支出)因素后的执行数增长7.0%。2012年省级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重点支出安排情况如下:农林水事务40.67亿元,增长8.5%;教育77.24亿元,增长8.5%;科学技术26.34亿元,增长9.0%;文化体育与传媒15.03亿元,增长7.5%;医疗卫生34.54亿元,增长7.5%;社会保障和就业16.34亿元,增长7.5%。按照《预算法》规定,设置预备费4.80亿元,为总预算支出的1.1%。

四、2012年全省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做好全省财政工作,对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浙江发展继续走在前列,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激励奖补机制,引导地方加大固定资产有效投入,促进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贯彻落实国家实施结构性减税和有关清费减负政策,加大帮扶企业力度。鼓励地方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优化企业融资发展环境。积极争取国家有关财税优惠政策,统筹政策资金,推进海洋经济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和义乌国际商贸综合试点改革等。落实支持浙商回归投资创业、发展“总部经济”等财税配套政策,大力支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高技能人才培养等,促进“人才、资金、项目”回归。加大对科教、人才与产业化的支持力度,新增创新强省资金,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筹措落实小城市培育试点资金、欠发达地区运行和发展资金、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城市化、欠发达地区发展和海洋经济建设。落实省级产业集聚区财政扶持政策,推进产业集聚平台建设。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支持政策,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传统工业升级提升。完善落实支持服务业政策措施,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大外经贸政策支持力度,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支持农业“两区”建设,促进农业增产提效。加大生态环保投入,继续完善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制度和稳定的增长机制,加快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促进循环经济加快发展,推进节能减排。

(二)认真落实民生保障政策。加大“三农”投入,抓好农业科技、水利改革发展等重大财政支农政策的落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饮用水安全等工程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改进和完善村干部报酬和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财政扶持办法。贯彻国家和省教育中长期规划要求,落实财政教育投入政策,确保财政教育投入达到目标比例。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扶持力度,保障提高中小学营养餐标准,落实职业教育生均经费制度,加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推动高校债务化解工作,促进全省教育均衡发展。建立稳定增长的文化投入财力保障机制,增加公共文化资源配送,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力度,设立省级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壮大新兴文化产业,创新文化资产财政财务监管新机制。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渠道补偿机制。适当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标准,加大城乡医疗救助投入力度,推进基本医疗城乡统筹。完善就业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士兵等相关群体就业扶持。健全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完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确保低保对象每人每月救助金额不低于60元。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对城乡低保失能老人提供养老服务补贴。加强孤儿和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扩大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受助面,全面推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制度,发挥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作用,健全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等的投入力度,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完善扶持山区经济转型发展的财政政策机制,缩小地区差距。完善政法经费保障机制,加大食品安全及消防、交通管理投入,支持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建设,促进“平安浙江”建设。

(三)不断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完善省管县财政体制,研究建立引导设区市加大对所属县(市、区)财力投入的激励奖补机制,增强基层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能力。加强专项资金整合,集中财力办大事。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推进专项性一般转移支付改革,强化因素分配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支出标准体系和预算定额体系,推进事业单位供给方式改革,加强公共财政预算编制管理。细化政府性基金预算,稳步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加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强化政府性债务收支计划管理,完善政府采购预算,健全政府预算编制体系。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继续加快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建立完善地方政府债券自行发行工作机制,探索国库现金管理方式。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稳步推进项目绩效目标管理工作,完善项目评价实施体系,实现省级部门绩效自评全覆盖,切实加强绩效管理结果应用。

(四)扎实做好增收节支工作。一是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继续密切关注国家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动向,及早制定应对措施。在不折不扣落实减免税费政策的基础上,依法加强税收征管,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确保应收尽收。加强财政收入监测分析,着力优化税收收入结构、地方财政收入结构,努力提高地方财政收入质量,做实、做优地方财政收入。二是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2012年继续实行项目支出“零增长”,除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支出以及教育、科技、农业等重点支出外,其他项目支出预算原则上按照“零增长”控制。继续从严控制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接待费和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争取支出总额有所压缩。严格执行支出开支标准,进一步控制差旅、会议、文件等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庆典、论坛、节会等活动,继续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严禁超预算、超面积、超标准建设和装修。三是确保收支平衡。严格预算执行,从严控制预算追加,不断提高支出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和有效性,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健全预算稳定调节金、偿债准备金制度,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五)切实强化财政监督管理。加强财政法制建设,完善财政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积极稳妥推进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扩大部门预算公开范围,细化财政总预算公开程度,推动项目管理办法和基层财政专项支出公开。强化各项财政管理基础工作,理顺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职能,健全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完善“三位一体”财政组织管理。加快部门基础信息数据库和项目预算地理信息库建设,完善预算定额体系、费用标准体系和资产配置标准体系。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地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和财务监管,规范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推进乡镇财政规范化建设,力争年内大部分市县乡镇财政管理机构配置到位,强化乡镇财政资金统筹职能,大力推进就地就近资金监管工作。加强中介机构和会计队伍建设,提高宏观经济管理和信息质量的监管水平。

各位代表,做好2012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积极推进浙江创业创新和科学发展,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上一篇:如何让组织部门更有“家”的味道 下一篇:理论前沿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