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集团公司会计管理模式的构建

时间:2022-07-20 05:04:04

信息化条件下集团公司会计管理模式的构建

摘要:集团公司传统的会计管理模式存在核算分散,会计信息滞后,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脱节等问题。信息化条件下,集团公司可以依托互联网和企业内部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集团“一本账”,按需要、按单位实时灵活生成各层级会计报表,以财务信息为起点实时追溯业务信息,从而有效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关键词:信息化 集团公司 会计管理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134-4914(2010)11-164-02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我国企业通过重组、联合、并购等资本运作形式组建企业集团的行为不断增多,形成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大型或特大型企业集团。传统的集团会计管理是一个分散的管理流程,企业下属各子公司组织财务人员设立独立的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并在会计期末结账后向上级单位递送书面报表,企业最高管理层在会计期末经过合并报表,得出整个集团的经营状况。这种“分散”式的管理流程依据传统的四个会计假设――会计主体、会计分期、货币计量、持续经营。以反映单个会计主体的经营信息为中心,通过合并报表实现对整个集团经营情况的了解。在报表之外,对集团企业更为有价值的经营信息不能清楚地得到,降低了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价值。在这种模式下。只有到会计期末,各个会计主体结账后才可得到有关分、子公司经营情况的报表,也才能汇总得出整个集团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而市场情况瞬息万变。要求集团总部随时作出决策,并实施必要的调整,这种滞后的信息很难对集团总部的决策起到有效的支持作用。

近年来,很多大型企业集团积极探索财务集中管理的模式,比较典型的经验是,将下属单位会计核算功能上收,下属单位只保留报账员,将原始凭证提交给集团公司统一设立的报账中心,报账中心集中处理集团的会计核算工作,集中管理所属单位的资金账户,实现集中报账、集中支付、资产和工程集中核算以及集中财务报告的功能。这种模式较之传统、分散的会计核算模式,能够加强会计监督功能,按统一口径规范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质量,有效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但是也存在固有的缺陷。一是如果集团企业分部区域较广,则原始凭证的传递时间就比较长,影响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同时凭证传递的安全性和花费的人力、物力也是不能忽略的因素。二是这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只适用于分公司,子公司由于是独立的法人单位,需要在自己企业保留完整的账、证、表。而现代集团企业,往往有大量的子公司,子公司的财务核算无法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集团会计信息质量难以实质性提高。三是所属单位核算职责的上收,降低了基层管理者对核算信息真实性所承担的责任,可能导致其放松对原始凭证的严格把关,造成管理漏洞。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成熟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有效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依托互联网和企业内部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集团公司可以通过集中部署数据中,心和账务体系,实现“一本账”核算:通过关联交易的协同处理,实现内部交易的自动合并抵消,实时生成会计报表;通过财务与业务的信息集成,形成业务财务一体化的信息处理机制,实现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度统一。

一、构建虚拟的“一本账”

以集团公司总部为主体,统一部署和维护财务应用系统和数据中心,公司所属各分、子公司不再独立部署核算系统,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实施远程登录、在线操作,直接在集团统一的财务应用系统和数据中心内完成制证、结账等日常核算工作。集团总部可以在线审核、调阅所属单位的凭证、账簿、资产卡片等财务基础信息,实时掌握基层单位经营管理的最新情况。

在集中部署的账务体系内,各级会计主体均能按照数据操作权限。完整提取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证、账、表。电子会计凭证按照集团总部层面和会计主体分别独立编号,纸质凭证及会计档案以会计主体为单位出具,数据中心只存储电子数据,满足所属公司独立核算的需要。

二、关联交易协同,自动合并抵消

现代大型企业集团,为了实现集团规模优势和集团利益最大化,往往存在复杂而频繁的内部交易,涉及资金划拨、资产转让、内部购销、授融资等等,由于双方单位账务处理方式、时间差异,以及信息收集困难,内部交易的合并抵消一直是编制集团报表的最大难点,也是集团报表难以实时出具的瓶颈所在。

通过搭建协同业务平台。在协同平台上维护关联企业信息和业务协同规则,可以实现关联业务的协同处理。当内部企业之间发生关联交易时,由一方触发,按照协同规则自动提交另一方审核确认,经双方确认后,同时生成会计凭证,实现交易双方同步处理,系统根据双方凭证自动、实时生成抵消凭证。

通过“一本账”核算和关联交易自动抵消,集团公司可以实现按需要、按单位随时灵活生成各层级会计报表,实现报表向账务数据的穿透查询,从而取消逐级编制、上报、汇总、合并的传统编报方式,减少加工和报送环节,缩短编制周期,提高信息处理速度和报袁编制效率。

三、财务、业务协同处理。同步一致

财务信向向前端业务信息的追溯是提升会计信息内涵和决策支持能力的关键因素。依托企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财务与前端业务的有效集成。销售、采购、工程、投资、人资等业务部门发生经济业务以后,相关的涉及财务收支的信息。按照协同规则进行处理后转化为记账信息,通过信息系统集成接口自动传递到财务应用系统。财务人员对相关信息进行专业审核,审核无误后按照记账规则自动生成会计凭证。从而改变传统的会计凭证手工录八、财务记账与业务发生不同步的情况,实现从业务信息向财务信息的自动转化和同步一致,形成业务财务一体化的信息处理机制,以财务信息为起点可实时追溯业务信息,实现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度统一

四、实现会计管理模式转变的几个关键问题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企业根据管理需求,进行会计集中管理,有效提升会计信息时效性、准确性、有用性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是要实现上述目标,企业必须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强有力的软硬件技术保障。硬件服务器配置应确保系统稳定高效运行,满足账务集中部署和业务集中处理的要求;硬件存储设备应满足大规模数据存储的需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网络通道应能满足各级会计主体之间大规模数据传输的要求,确保数据据传输的及时、准确、完整,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保密性;应用软件开发应满足功能完整、技术统一、应用灵活、数据接口规范等要求。

2.统一、规范会计政策。会计政策统一规范是实现“一本账”核算,实时生成会计报表的基础。一是集团总部需要按照国家颁布的财会法律、法规、制度,结合行业特性扣业务特点,制定统一、详细的会计政策,所属分、子公司根据统一的会计政策开展会计核算,确保同类业务账务处理方式一致。二是集团内部执行统一的会计科目体系。由集团总部设计明细到最低层的会计科目体系,覆盖各单位所有经济业务,清晰界定核算内容和核算边界,满足各层级管理需求,并为财务信息的深加提供丰富的基础数据,、所属各分、子公司不得自行对会计科目进行调整,如需增设明细科目应向集团总部提出申请,由总部审核后,统一办理科目增减变动业务。

3.建立内部交易处理规范。关联交易的协同处理和自动抵消是实时生成会计报表,提升信息质量的关键环节。但实际操作中,由于交易双方账务处理习惯不同、利润调节考虑、票据传递和内部审核时闻差、挂账单位名称不规范、业务争议等等,往往导致关联交易不能顺利确认,影响会计凭证的及时生成。因此,集团总部必须制定内部史易规范,明确相互挂账名称、账务处理原则、原始凭证传递时限、特殊变易账务处理等要求,同时建立争议解决机制,确保关联交易及时处理。

4.业务数据质量需要满足会计核算要求。财务与业务的集成,改变了传统的会计凭证手工录入模式,会计凭证的生成来源于通过业务系统集成的信息,业务信息的规范性、准确性、厦时性,将直接影响会计凭证的及时性和正确性,这就对业务系统录入信息的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必须加强财务与业务的相互配合,做好相关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建立会计核算业务信息需求规范。以确保业务敷据质量满足会计核算要求。

上一篇: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的医院财务管理 下一篇: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