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翰墨校园,开启书香人生

时间:2022-07-20 03:47:05

打造翰墨校园,开启书香人生

【摘要】

读书能博学,能明理,能启智,能让生活更多姿,能让人生更精彩。让我们一起来做阅读的点灯人,照亮孩子阅读的天空,让他们在母语那广阔美丽的天空下自由地翱翔。

【关键词】

小学阶段;读书活动;语文素养

小学阶段是儿童成长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一个人学习、记忆的黄金时期,许多良好的学习习惯,适合学生自身的独特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都在这段时间得以探索和发展,而浓厚的读书环境、良好的读书习惯,是学校给予学生一生的宝贵财富。正如台湾中科院副院长曾志郎先生所言:“阅读是教育的灵魂”,基于这一认识,我校围绕“牵手阅读,快乐成长”这一目标,逐步开发和利用各种课外阅读资源,改善学生的阅读条件,提供优质的阅读环境,开展各色读书活动,切实引导学生遨游浩瀚的书海,品味醇醇的书香,不断蓄积厚重的语文素养。

一、最是书香能致远——为学生营造阅读氛围

(一)用书香熏陶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的书,那就是学校。只要有了书,孩子们就有了阳光,有了成长的空间。”为了引导孩子们真正走进图书的精彩世界,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着力营造书香氛围。一是建立了“一得”读书乐园,静谧的环境,弯曲的小径,质朴的木廊,典雅庄重的设计风格,学生徜徉其中,享受手不释卷、浸润书香的惬意,感悟读书从一而起、日有所长的精髓。二是在学校南楼大厅,北楼开放性区域内设立了“开放式书架”,在各班教室内设立了“图书角”,使学生晨时午起、课余暮间,随时可以步入读书的乐园。三是精心设计、合理布局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并在学校宣传橱窗、班级墙报等处开辟专门区域,定期展示师生的读书心得,营造浓郁读书氛围。四是定期出刊《高新一小校报》,学生人手一份,主要栏目有新闻天地、心灵驿站、家长学校、好书推荐、学生习作等。这些来自身边的新闻、故事、师生作品,对学生具有很大的阅读吸引力,同时,也为学生的作品提供了一方展示的平台。五是于2008年3月开始,参加了国家级十一五课题“爱护与合理使用课外书习惯的培养”的研究。该课题结题报告“爱护与合理使用课外书习惯的培养”荣获研究报告类一等奖。“图书漂流岛”就是该课题的产物。同学们拿来自己家里曾看过的书籍与学校校“图书漂流岛”上的图书进行互换,选择漂流岛上自己喜欢的书籍拿回家看,看完再换,而自己的书籍也“漂流”到其他同学那里,如此的周而复始,良性循环,使“图书漂流岛”成为孩子们喜爱的读书乐园。

(二)用活动感染学生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先生说:“人类的历史有很多的精神丰碑,要达到或者超越那些精神高峰,阅读和思考是唯一的途径。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达到先贤达人那个时代的精神高度;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达到文化科学巨匠那个时代的思想境界。”怎样引导学生一步步靠近人类的精神丰碑?我们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务求以活动吸引学生,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感染。一是开展“读书节”活动。配合全民读书日活动,我校的“读书节”活动从每年4月初持续到5月下旬。活动期间“作家进校园”,(著名作家曹文轩、冷梦都曾亲临我校),举办图书交易会,进行年级读书活动展示和好书推荐,开展阅读知识竞赛,评比班级图书角,展评班级读书小报,评选“读书小博士”、“藏书小博士”和“书香家庭”,并在“六一”儿童节进行隆重的表彰。二是开展“读书日”活动。学校除了规定每周二、四午休后20分钟时间为全校学生阅读课外书时间,由专人指导学生阅读外,还专门设立了每周一天的“读书日”。“读书日”当天没有作业,有效保证了学生的阅读时间,是我校“减负”的重要方式,也开启了学生快乐的读书生活。

(三)用示范引导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当书籍成为教师的第一至爱的时候,喜爱读书便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为此,我校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读书活动,务求以教师的读书风气影响带动学生的阅读爱好。一是举办教师荐书会。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老师们拿着自己爱不释手的书籍,与同事们共享。荐书会上,多位老师向大家推荐他们的日常所读、所获、所感,就内容而言,既有专业的精湛、又有历史的厚重;就形式而言,既有学者的儒雅,又有文人的诙谐。二是撰写“主题式教师手记”。为将教师读书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精心规划了教师的“主题式教师手记”撰写。定内容、定时间、定篇幅,月月教师手记上传校园网上,或撰写教育叙事、交流教学心得,或者总结教育得失,品评精美篇章,目前几千篇手记已结集出版,成为全校老师的共享资源,在学生中也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三是在教师办公室设立了“流动书架”,既有教学专业书籍,也有游记、散文、小说,不同种类的杂志也罗列其中,为教师创造了便捷的阅读环境。四是举办“青年教师读书沙龙”。在每月一次的活动中,年轻教师或拿来自己钟爱的书进行“图书漂流”,或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同读一本书的激情演讲,或在“青年教师读书会”QQ群中推荐自己精选的书籍,或在办公室进行“图书大卖送”活动。青年教师以自己独特的活力和魅力组织开展了“阅读分享提高”为主题的全校教师读书互动,不仅在教师中产生了良好反响,对广大学生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读书始觉相忆深——帮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一)注重规划引领

“目标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能帮助我们从现在走向未来。”在总体规划年级必读、选读书目,保证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的基础上,每年我们都针对各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年级读书规划,引领学生由点及面,举一反三,广泛阅读。例如,2011级一年级学生走过的读书生涯是:开展“故事大王”比赛。具体规划是:首先,动员全年级孩子看童话书、故事书,并从中选取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其次,参加全班海选。第三,各班对海选产生的优秀选手进行评比。最后,参加全年级比赛,评出故事大王。六年级学生的读书规划是:编演一出“如梦《红楼》”。首先,全年级共读《红楼梦》,并在校园网上并跟贴答题。其次开展班级活动,引导学生读懂名著,开展名段摘抄、名段诵读、经典片段表演等活动。最后,由学生自编自演,在参与中加深对名著的理解。

(二)注重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我们注意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一是从绘本入手,注意梯次。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上,老师会指导孩子进行浅显的绘本阅读,并适时提出一些能够产生思维碰撞的问题展开交流讨论,再以网络打写为基础进行习作训练。大量阅读绘本之后,最后引导孩子们制作绘本,使孩子们在自己动手中体悟创造,爱上书籍。二是设计读书手册。读书手册是学生读书的导师。例如借作家进校园活动的契机,我们引导学生趁热打铁,精心设计并编写了著名作家曹文轩《草房子》的阅读手册。至今,小读者代表将用心阅读、工整填写的《草房子》阅读手册作为礼物送给曹文轩先生时的情景,还时常浮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在此基础上,我们适时举办了读书手册展览活动,并将各班优秀的读书手册拍成照片,在校园网上进行展示,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读书热情。三是开展亲子共读。父母和孩子共同阅读,是温情的传递,也是亲情的纽带。在亲子感情培养过程中,书籍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如2006级学生同读《小猪唏哩呼噜》活动中,各班在班级网站中首先设立了“小猪唏哩呼噜阅读闯关”栏目,然后利用家校通和班级网站不断地指导亲子阅读闯关活动。闯关活动共设置了三关:第一关,填一填。这一关中的填空题内容都非常简单,主要是为了检查孩子是否完整地阅读了此书,并帮助学生准确的记住书中的人物和一些基本故事情节。第二关,必答题。要求学生运用完整、清楚、准确的语言,对故事中人物的做法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并讲明理由。第三关,选做题。每道题要求写出100字以上的阅读感悟。“阅读闯关”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许多家长打来电话,都说在孩子们的带动影响下,他们也阅读了《小猪唏哩呼噜》,并觉得和孩子一起讨论书中人物、讲述故事情节是一件很有幸福感的事。四是组建假日读书小队。孩子的阅读习惯的培养,与爱读书同伴的熏陶及家长的引导是分不开的。基于此,每个班级由大家选举出爱读书、好读书的若干名同学做队长,每队由4名队员组成,“以书结伴,以读会友”的读书小队就诞生了。他们的具体做法是:1.由书友队队长在假期第一周发出倡议帖,激发小队员们的读书兴趣。2.根据队员商议的结果,在老师、家长推荐,学生自荐书目中确定书单,在每周一制定该队一周读书计划。(每周要读的是一本必读书,一本选读书)3.队长在家长的指导和帮助下,每周在班网上出示读书要求、阅读问题。4.队员周内读书,周末积极跟帖回答问题。5.由队长组织大家在周末评选出认真回答问题、用心读书、积极跟帖的阅读小明星并进行网上公示及表彰。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使孩子们真正体会到了“牵手阅读,快乐成长”。

(三)注重评价肯定

实施积极的阅读评价,才能保证阅读的效果。为了较好地落实阅读计划,我们采取了形式多样的读书评价机制。例如在各班教室的墙壁或班级网站建立个人读书档案,设立《读书排行榜》,较直观地反映出每位学生的读书情况。孩子们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外,总能挤出时间多阅读课外书籍,力争榜上有名。我们还通过网上自荐、互荐的方式投票评选出“班级读书之星”,掀起了学校的读书热潮。读书活动的及时评价,不但更好地激发、保持了孩子们热爱读书的热情,也保证了基本的读书效果。

三、腹有诗书气自华——让学生享受阅读乐趣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这样一段话:“改变,从阅读开始!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心灵的成长,不可能有精神的完整发育。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变得更加富有,但我们一定会变得更加智慧;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但一定可以改变我们生命的宽度,增加我们生命的厚度;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实现我们的人生梦想,但一定可以帮助我们更接近我们的人生梦想”

的确,也许阅读不能改变我们的命运,却可以改变我们的性格,改变我们的心态,丰富我们的思想和精神世界。在上学期对学生的跟踪调查中惊喜的发现,大量阅读后,认为自己有进步的学生比例达到95%,对今后学习有信心的占到80%。读书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和自信心。而具有良好自我成长意识、习惯和能力的学生就能克服各种困难,将来的发展无疑也会更具优势。

大量阅读同时带来了学生习作能力的显著提高,据我校“网络环境下提前读写”课题开展过程中的统计:一年级学生一学年下来平均每生读书30本左右,阅读字数20到25万字,远远超过课标要求的5万字水平;孩子们的识字量由入学前测时的平均800多字,已经飙升到了平均识字量约2000字的水平。孩子们在语言表达、文字表述上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网络环境下提前读写”课题开展,借助计算机环境和一定的训练,一年级孩子40分钟的现场命题作文,机打水平普遍达到350字以上,五分之二的孩子达到500到600字。在全校网络环境下的现场作文大赛中,一年级各班推荐的五名参赛选手,40分钟平均打写700字左右,最高达到1183个字,这是过去四年级孩子的习作水平。尤其是那一篇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短文与诗歌让我们不敢相信它们是出自一个个刚入学才一年的小学生之手。我们发自内心的感叹:阅读为习作提供了丰盈充沛的“源头活水”。(具体情况,欢迎大家登陆学校网站,做以浏览。)

“今年我已经升入六年级了,读书已经成为我的习惯,读书已经成为我生命的必需,读书已经像呼吸一样自然。”

“通过一学期的周四阅读积累日,我的作文有了一些提高,我以前的文章像是在写流水账,干巴巴的,没有条理性。现在我的文章也会出现一些精彩的地方,我也会用一些优美的语言来描写了。”这是学生在读书日活动反馈中的感言。

“学生们在语言表达、文字表述和打写速度上都有了可喜的进步。大多数学生都整理出了自己的作品集,有的甚至多达数万字。形成了人人都能“出书”,个个争当“小作家”的可喜局面。”这是一年级教师的感言。

2012年6月,《中国儿童报》举办的“雨果和啦啦”杯全国作文大赛,我校当时的二年级全体同学积极参加,踊跃投稿,八班杨晨嘉荣获了全国仅10名的一等奖,该作品刊登在9月3日的《中国儿童报》上。另外4人获得二等奖;8人获三等奖。

“少年功夫老始成”。我们知道,语文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习作能力的提高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但孩子们大量科学的阅读,一定会奠基“下笔如有神”的基础。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如今,我们播下了一粒读书的种子,我们坚信在家、校、生的共同培育下,一定会枝繁叶茂,长成参天大树。

如果人生如画,那么书就是鲜艳多彩的颜色;如果人生如海,那么书就是呼啸奔腾的江河;如果人生如山,那么书就是延绵不绝的群峰。读书能博学,能明理,能启智,能让生活更多姿,能让人生更精彩。让我们一起来做阅读的点灯人,照亮孩子阅读的天空,让他们在母语那广阔美丽的天空下自由地翱翔。

上一篇:教师课堂引导的现状与应对策略探寻 下一篇:阅读教学的精读细教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