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在承继中变革和创新

时间:2022-07-19 09:49:44

“初唐四杰”在承继中变革和创新

[摘 要]初唐四杰的诗文创作在内容上和题材上有了新的突破,他们提出诗文创作要做到言情达意,提倡诗文要凸显出“文质并重”的思想主张,具有“刚健”、“雄壮”、“宏博”的特色,在承继中变革和创新。

[关键词]初唐四杰;承继;变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6 ― 0121 ― 02

初唐四杰的诗文创作在内容上和题材上有了新的突破,他们提出诗文创作要做到言情达意,提倡诗文要凸显出“文质并重”的思想主张。这种思想主要体现在四杰的骈文作品创作上,骈文很大程度上显示出骨力劲拔、气势磅礴、神思跳跃、情致酣畅的特点。在诗新方面,他们主要批判形式主义诗风,提倡“雅奏、健骨”,严厉打击“淫哇、雕琢”的思想。诗歌题材广泛而丰富,思想内容深刻而复杂,诗风也是变化多样、刚健清新,他们一方面对六朝骈文和诗歌加以继承,另一方面又对其加以疏导促进其创新和发展,创作中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健康的思想感情,诗文闪耀着积极进取的理想精神和乐观开朗的浪漫主义情调,这是在承继中变革和创新的结果。

一、四杰诗风创新思想诞生的时代背景

初唐前期受南朝齐梁诗歌诗风创作的影响深远,初唐后期诗歌出现了新的转机,“四杰”的诗歌创作开创了新诗风。

初唐前期的诗歌创作受南朝齐梁诗歌诗风创作的影响很大。由于齐、梁、陈、隋时代,文人一味追求形式上的新巧华美,乏善可陈,为后人留下了“垢病”的把柄。唐初文坛一仍其旧,骈体文、宫体诗风靡一时。骈体文以歌咏皇家气象、帝居风光为能事,形式上表现为抽黄对白,采丽竞繁,柔媚无骨,华而不实。最有代表性的骈体文作者,当首推陈隋遗老虞世南。在他的带动下,当时的宫廷文士们都热衷于“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成为一时风气。他的许多骈体文章一味追求偶对,堆砌辞藻,了无生气。和骈体文相对应,宫体诗以歌颂宫廷生活,描写妇女病态美为主要内容,形式上表现为辞采华丽,缺乏骨气。最有代表性的宫体诗人,莫过于活跃于唐太宗时代的上官仪。上官仪创立的“六对”、“八对”之说,及其大量的诗歌创作实践,把诗歌的形式美推到了极致。他所创立的“六对”(即正名对、同类对、连珠对、双声对、叠韵对、双拟对),“八对”(即地名对、异类对、双声对、叠韵对、联绵对、双拟对、回文对、隔句对)之说,为中国古代格律诗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虞世南和上官仪都是当时文坛的重量级人物,影响所及,可想而知。 骈体文、宫体诗写作题材的狭窄,内容的空洞,技法的单一死板和程式化,把初唐文学创作引向了死胡同。这也是后人对初唐文坛评价不高,研究少人问津的最主要原因。

唐太宗的文学主张,集中地反映在他的《帝京篇序》中: 予以万机之暇,游息艺文。观列代之皇王,考当时之行事,轩、昊、舜、禹之上,信无间然矣。至于秦皇、周穆、汉武、魏明,峻宇雕墙,穷侈极丽,征税殚于宇宙,辙迹遍于天下,九州无以称其求,江海不能赡其欲,覆亡颠沛,不亦宜乎。予追踪百王之末,驰心千载之下,慷慨怀古,想彼哲人。庶以尧舜之风,荡秦汉之弊,用成英之曲,变烂漫之音,求之人情,不为难矣。故观文教于六经,阅武功于七德,台榭取其避燥湿,金石尚其谐神人,皆节之于中和,不系之于淫放。故沟洫可悦,何必江海之滨乎?麟阁可玩,何必两陵之间乎?忠良可接,何必海上神仙乎?丰镐可游,何必瑶池之上乎?释实求华,以人从欲,乱于大道,君子耻之。 (《全唐诗》卷一) 他在《帝京篇・序》里明确地提出“艺文”应“节之于中和”,“不系之于淫放”,认为文章要有益于教化。如果一味追求华丽的形式,放弃文章应劝诫世人的道义和责任,就会使人耽于淫乐,就会使国家危亡。尽管这些看法和要求的极端化使其具有浓重的实用主义色彩,但是,这对笼罩于齐梁文化氛围的初唐文坛,无疑是吹进了一股清风。

关于唐太宗和文学、文人的故事,史书记载多不胜数,兹不赘述。武则天也是颇爱文学的君主,她不仅自己亲自创作诗歌作品,而且喜欢召集朝臣唱和。据刘悚的《隋唐嘉话》记载,有一次,武则天游龙门,让随从的官员们赋诗,先赋成者赐予锦袍。左史东方虬的诗先写成,武则天便将锦袍赐予他。还未等东方虬坐稳,宋之问的诗也已写成。经过公开评议,大家公认宋之问的诗“文理兼美”,高出一筹。宋之问便毫不客气地从东方虬手上夺过锦袍穿在了自己身上。从这个“赐锦袍”的故事可以看出,武则天对文人的奖掖爱重。“上有所好,下必有甚”。太宗、武后之爱好文学,有别于此前的各个朝代,她们以其无与伦比的政治感召力和人格力量,在唐代文坛树起一坐巨型风向标,对有唐一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特别对包括“四杰”在内的初唐文人个体人格的建构以及“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价值取向,影响甚大。

文学需要反映现实生活,文学呼唤个性化风格!于是,生活在下层社会的文人一一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一应运而生。他们让文学从宫廷台阁走向市井沙塞,使初唐文学步入前景光明的康庄通衢;他们把文学从“唯美”的形式主义的死胡同里拉了回来,并且以各具鲜明特色的个性化风格创作诗文,抒写情意,为唐初文坛吹进阵阵清风,为初唐的文风改革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活力。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辞齐名,当时即有“四杰”之称,后人称之为“初唐四杰”。“四杰”的诗歌创作开创了新诗风,诗歌在内容、思想题材、审美追求和创作风格上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具有“刚健”、“雄壮”、“宏博”的特色,开创唐诗新境界的序幕和唐诗“风骨”美的先河。 四杰诗歌语言的主导倾向,发展了六朝绮丽清新、藻绘自然,形成了美丽和婉的语言风格,在这总体语言风格下,五言诗和七言诗的语言又各具特色。五言趋向于偶对精切,疏朗工稳,刚健之气;七言则骈偶藻绘,艳动荡,流利畅达,和婉可歌。这是在承继中新变和创造。

二、初唐四杰提出了鲜明的诗文创作思想,扩展了诗歌题材

初唐时期,“初唐四杰”的骈文创作特别突出,由于时代的限制,四杰的骈文作品也受到了影响,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六朝以来的形式化和程式化的特征。但是四杰在对六朝骈文和诗歌加以继承的同时又对其加以疏导,促进其创新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四杰开创了骈文新的模式,骈文很大程度上显示出骨力劲拔、气势磅礴、神思跳跃、情致酣畅的特点。

四杰的创造理论主张:“凡所著述,多以适意为宗,雅爱清灵,不以繁词为贵”。推崇“磊落词翰,铿锵风骨”,目的在于“立言以重其范”。四杰提出了鲜明的诗歌革新主张,对于形式主义诗风的批判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他们提倡“雅奏、健骨”,打击批判“淫哇、雕琢”。 骆宾王对东晋玄言诗深恶痛绝,强烈要求“弘兹雅奏,抑彼淫哇,澄五际之源,救四始之弊,固可以用之邦国,后此人伦。”以声势浩大的“雅奏”来抑制、打击“淫哇”。杨炯在抨击上官仪等人的宫廷诗风时指出:“龙朔初载,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竟为雕刻。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影带以徇其功,假对以称其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四杰的诗文创作革新主张鲜明,提倡诗文“雅奏、健骨”,批判形式主义的创作诗风。

四杰扩展丰富了诗歌题材,内容包括多个方面,通过不同题材的描写形成新的诗文风格和诗歌理念,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丰富而复杂的感情。总之,无论是在题材上还是在诗风上四杰的新思想无疑不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闪光点。

他们的诗文创作很多都是在生活经历中突显历史责任感以及将宇宙意识融入诗中。山水诗山水景物在“四杰”的笔下,或者抒发抑郁不平气愤,或者寄托时间易逝的感慨,有时又表现一种复杂矛盾的心境等。

生活经历中突显历史责任感的思想。四杰处于唐朝初期,在经历了六朝动乱以后,唐朝初期社会稳定,国力强盛,国家显示出一片繁荣景象。此时的唐代文人们也在此基础上激发了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尤其是对六朝动乱后的历史责任感。一方面借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政治才能,另一方面留下对历史沧桑的思索和感悟以警惕统治者和世人。

四杰将宇宙意识思想融入诗中。他们虽出生于豪门之家,家族前辈也多出于仕途,但是后来家道中落,有名无实。四杰命运坎坷,他们多次参加科考但是都名落孙山,到最后始终不能在朝廷上一展自己的才华。一方面,在遭遇仕途窘困,遇人不淑后他们妄想有一天能够被有才识的人提携,所以诗歌不乏掺杂了对仕途迷恋、希望提携的思想。另一方面,在希望被提携而又不能够实现时,四杰又将复杂的、矛盾的心灵去适应自然,赞美讴歌大自然的美好,幻想得到大自然宇宙的宠爱,将自己化身为宇宙中的一员,得到心灵的净化。宇宙意识的加入,使得初唐山水诗获得了更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趣味,从而走向更高的层次。

赠友怀别诗。怀友赠别表达的是一种朋友离别的伤感和不舍之情,四杰的诗歌很多都是感慨聚少离多,感慨前程渺茫,感慨仕途坎坷,感慨时不我待。其实,四杰写此类作品更多的是为了表达珍惜友情、珍惜时间的思想,在初唐繁荣昌盛,社会稳定的环境中,四杰显得有些孤傲和孤独,因而友情也是他们寄托孤独之思、渴望真诚的一种流露。

“四杰”的边塞诗开了唐代边塞诗创作的先河。四杰的边塞诗大都和诗人对功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诗歌中宏大真实的战争场面,描写主人公细致的内心思想情感,有的抒发了希望和平、思乡之情,有的抒发了建功伟业、英勇善战的思想情感。

咏史述怀诗。他们的咏史诗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表达对前朝兴衰的感慨和人生不得志的悲愤之情。这些诗多凝聚着诗人的人格理想,表达了诗人对怀才不遇的感慨。

四杰借此类诗作抒发生活之感。四杰这一题材的创作以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为最有名,其他还有王勃的《临高台》、骆宾王的《帝京篇》、卢照邻的《行路难》等。

其他题材的诗如都市生活诗、悼亡诗、艳情诗等。都市生活诗抒发生活之感,悼亡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死者的惋惜和思恋之情,诗歌中带着个人悲剧性生命的意识。艳情诗歌主要描写的是美女佳人,诗人运用细致的笔调和对外貌情感生动的描绘,透出对佳人无限的深情。

关于四杰诗文创作思想理念形成的原因。就创作情感而言,四杰提出诗文要言情达意,丰富的思想内涵是成就一篇好的诗文的基础,自己的情感要借助诗文表达出来,没有情感的诗文犹如一副没有生命活力的躯壳。四杰虽出生中下层阶级社会,但是具有极高的思想内涵和深厚的文学才华,他们希望自己的创作得到社会尤其是上层阶级有识之士的认同和接受。他们一方面是探求和革新诗文创作以促进社会文化思潮得以长足发展,丰富诗文创作内涵。另一发面希望借助诗文创作得到文人官士的肯定,以实现他们登上仕途、施展治世才华的宏愿。在创作理想方面,四杰呼应匡时济世的精神,急于登上政治舞台,形成了锐意进取、渴望建功立业的热情和幻想积极用世之心。这种入世进取的精神和高度的社会政治责任感是他们人生价值的最高追求,他们将这种人生价值追求注入到诗歌创作中,形成新的审美风格和新的创作理想。〔责任编辑:谭 蕊〕

上一篇:托妮·莫里森《恩惠》中的意象喻指分析 下一篇:俄语报刊翻译的设课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