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效果分析

时间:2022-07-19 09:43:50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76例先天性心脏患儿随机分为护理组116例和对照组6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给予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心脏病,先天性;围术期;护理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是临床较常见的恶性疾病,其常引发机体其他器官并发症,严重影响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患儿死亡。有临床报道称,我国每年新出生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有15~20万,以往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对婴幼儿创伤大,术后恢复慢,不利于患儿尽快康复[1]。近年来,临床采取介入治疗的方法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取得较满意效果,而围术期护理对于保证手术效果,促进患儿康复有重要意义。笔者观察人性化护理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76例,所有患儿均符合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和影像诊断标准,均行介入手术治疗,术前行血液、大小便、X胸片等检查排除术前感染性疾病患者。将176例患儿随机分为护理组116例和对照组60例 。护理组男59例,女57例;年龄2~15岁,平均年龄(8.6±5.7)岁;体质量7~45kg,平均(28.9±12.1)kg。对照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3~14岁,平均年龄(8.5±6.2)岁;体质量7.5~46kg,平均(29.3±11.9)kg。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术前给予常规宣教,术中做好手术配合,术后予常规生命体征监护。护理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和常规宣教,术中手术配合和陪护,术后常规生命体征监护、饮食指导和并发症护理。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采用的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是患儿从出生即存在的心脏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常疾病,该病死亡率高,对患儿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介入手术是近年来临床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应用较广泛的治疗方法,该术式对患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患儿及家属容易接受。及时合理的围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人性化护理要求护理人员术前经常访视患者,为患者及家属宣教疾病相关知识和手术注意事项,对出现心理紧张焦虑的患儿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且术前应做好手术物品、器械的准备,保证手术物品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做好应对术中各种紧急情况的准备。术后严密观察患儿体温、血压、心率、脉搏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术后做好各种引流管道的护理,密切关注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的变化,并避免感染现象的发生。术后早期指导患儿家属对患儿进行营养支持,做好饮食指导,以增强患儿机体抵抗力,促进患儿康复。预见性的做好各种并发症的护理,减少该病对对其他组织器官的损害[3]。本文结果也说明人性化护理对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儿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围术期可明显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对促进患儿康复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古勇霞,陈丽媛,黄春燕,等.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发热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J].微创医学,2014,9(1):108-109.

[2]杨翠琼.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干预[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4):148-149.

[3]朱彬红.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7):94-95.编辑/哈涛

上一篇:房地产景观生态设计分析 下一篇:静脉采血对象晕针、晕血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