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民合作社促进土地制度创新

时间:2022-07-19 08:27:22

东北:农民合作社促进土地制度创新

为了“一买一卖”的联合交易,组织了合作社

吉林省梨树县榆树台镇闫家村九组,几户农民在“卖羊”中为了与买羊商贩“谈价”,改变了一家一户传统分散出售的方法,变为“整体”出售,结果每只羊每市斤多卖0.3~0.5元,每只羊较过去多卖20~30元。他们偿到了这种交易的好处,并制定下卖羊的交易规则;同时,他们意识到如果联合购买“农资”,同样能够节省一笔不少的支出。这一买一卖不就增收了吗?他们想将这种交易方法固定下来,于是成立了组织,并通过了交易规则。后来他们请人帮助指导,才知道这种自愿互利的联合组织名称叫合作社。

为了提高“交易联合”,创新了农村融资体制

一买一卖就增收,从理论上说很容易做到,但实践起来却是很不容易的。刚发起合作社时,只有5户社员联合卖羊,比过去单家独户卖羊增收了,但羊卖完了,其他的农户看到他们自己的羊没有卖上价,也想加入合作社。另外,这几户再卖羊时,却没有了一定数量的羊,因此也卖不上价,所以他们为了卖好价,一个迫切的要求是,必须组织生产形成规模才行――这就是理论上讲的有规模才有市场和有规模才有效益。

农民是不看理论,只看实际的

2003年11月,由姜志国等5户农民发起,并通过宣传和动员10户农民参加的梨树县榆树台百信农民合作社正式创立。

他们为了发展养“羊”业,号召全体社员都要有一定规模和数量的“羊”,然而参加合作社的农户很多都是“底子薄”,养“羊”需要钱,他们没有的去借或贷,互帮互助使“羊”的规模和数量有了一定基础,到2004年,羊的存栏达到了300多只。养羊使农民的联合更紧密了,然而农民的生产除了养羊还有种植,他们为了能够实现联合购买“农资”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组织和发动社员一起联合行动。然而,这一想法和看似简单的降低成本的增收方法却实行不了,因为很多农民没有现金来购买,很多农户是靠高价商业赊销“物资”来维持生产的。合作社的社员虽然在2004年没有做到联合采购“农资”增加收入,但通过这种看得见和摸得着的增加收入方式,驱动他们不断创新寻求解决办法,从而产生了他们意想不到的组织和制度创新。

农民们发现,买农资有三分之一的人是有钱购买并且是有余钱的,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基本自己能够解决,缺口不大;另有三分之一的人属于无钱或大部分缺钱。面对这样一个非常普遍和常见的问题,农民们想出了破解长期以来农村金融改革难题的“资金互助”办法,他们说服条件好的农民帮助“没有钱”的农民,并一起采购物资,结果大家都有钱了,生产成本降下来了。最开始只有几户社员的做法,获得了大家的认同,于是他们把“你有钱借我,我有钱再借你”的方式形成了制度,后来经过反复研究并且审定了互相借贷规则,这就是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发展过程和原因。这种农民新型“资金”互相余缺调剂的组织化,开创了新型的“农村合作金融”道路。

为了“融通资金”使土地生产资料“物权化”

农民最原始的资金互助驱动力量是为了发展生产实现规模交易,但他们组织起来后,进一步认识到,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从满足农民最迫切的需要出发,才能赢得农民更广泛的参加。于是,最开始倡导和发起的合作社10户社员,卖掉了“羊”,将钱入股成合作社最原始的借贷互助基金,他们向非合作社社员宣传加入合作社的好处,有急需可申请加入合作社,向合作社入股后,合作社可帮助解决临时资金周转困难。

这样,有些农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入股200元,借走了1200元,入股500元,借走了3000元,虽然钱很少,但解决了大问题。最开始这10户社员担心的问题是,钱贷了出去,能否按时收回来。结果证明,钱100%收回来了。他们总结经验才知道,只要贴近农民需求,服务好,效率高,那么农民还款意识就强,农民就没有想拖欠的。他们为了使更多的农民参与进来,形成更广泛的资金互助,便想到利用土地经营权益作为收入来源承担责任。合作社制度规定,加入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农户,必须向合作社用“土地经营权”承担借款或担保责任。

这一规定看起来很小,但恰恰为农民融资改制创新开辟了广阔前景。合作社由最初的10户社员增加到43户社员,合作社的示范也驱动了更多的村屯。农民主动地开展起资金互助,从而促进了农民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联合。

梨树合作社促进了生产经营组织、融资制度、土地制度创新,并产生了独特的“新合作社”现象。

通过资金互助更广泛联系农民的作用,使更多的互助社员有了安全感。他们制定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制度――土地物权证,即货币化后可实现财产的抵押和担保,使土地由单纯的生产资料“不能动”实现了“物权”的“可动”。

这个制度虽然在中国的法律上还没有“确定”,但合作社内部自己有了明确的“约定”,即入社社员必须签定土地“物权“合同,当借款人或担保人无正当理由不归还借款或不承担担保借款连带责任时,要以土地经营权的收益作为保障。

(作者系中国银行业监管委员会四平监管分局巡视员)

链接:华西村模式

2003年,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其企业销售收入为100亿元人民币。去年,销售收入达到260亿元。预计到2008年,华西村的销售收入会再翻一番。华西村居民每年可得到1.25万元的工资、8.3万元的奖金和20.75万元的股票分红。从2001年6月份开始,华西通过“一分五统”的方式,将周边16个村并入华西共同发展。这些村的土地由华西村统一规划,是一种大规模的土地经营权流转,而土地所有权并没有改变,98%的农户是自愿有偿转让,家家户户都要签字。农民是以土地承包权换取了社会保障,实际上维护了农民对承包地的收益权。村民每人每年可享受口粮补贴850元,女满55岁、男满60岁的村民,每月可享受保养金130元到150元。

上一篇:北京:产权制度改革后农民变股民 下一篇:挑战极限 构建竞争战略 立志产业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