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的动力

时间:2022-07-19 06:20:55

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的动力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146-01

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使我任教以来所思考的问题,"学生并不是不喜欢数学知识,而是讨厌你给予他知识的这种方式"这句话,却深深地触动了我。教育之父赫尔马特说过,任何个体在获取知识时,其兴趣都要发生四个阶段的变化,即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可见最后要真正获取和巩固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行动。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在立足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的同时,建立一个开放似的课程体系,从学生出发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我就把"给予学生快乐接受知识的方法"作为我授课的出发点。在我任教郊区小学期间,不言而喻,条件远远比不上市里的优越。每节课都用多媒体教学,的确是很不现实的。因此,为了改变学生不喜欢数学的现状,我就选择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小游戏、小悬念、小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数学知识。在我不断的探索、实践中,真正体会到有很多途径能让郊区小学的数学课堂活起来。现将一下观点与同行商榷:

1.游戏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教学是学生动起来的教学。"这是新课标中提出来的。因此,作为数学教师我就想到要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数学小游戏",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数学课学习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四则混合运算"练习时,一部分学生往往做题不认真,明明是加法符号,却用乘法计算;在一道先加再乘后减的运算中,本应该先算乘法,可学生发现加法在前,就先算加法。出现的错误令人啼笑皆非。我就设计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找5名同学,其中的俩个人拿着不带运算符合的数字,另外3人每人手中拿一个带有运算符合的数字,让他们拉手表示找"朋友",可以三个人拉,也可以是4个人拉,其中必用上那个不带运算符号的数字,然后让其他同学抢答结果,每次最先答对的学生可获得一颗红星。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在近乎沸腾的课堂上有效地练习了"四则混合运算"。学生们在游戏中,变得活泼了,计算认真了,学得有滋味了,最终在游戏中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设置小悬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能主动地进行探索性学习,就应该给学生制造小悬念,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迫使他们去思考,去探究。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游戏中,快乐地接受数学知识。我清楚地记得,那是在教《2、5、3、的倍数特征》时,我对学生说:"今天,我们进行一场特殊的考试――猜倍数,来测测老师的智商。你们只要任意说出一个不管多大的数字,老师就能马上告诉你这个数是谁的倍数。"我的话刚说完,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纷纷举手,说出自己心中想好的数字。学生的话音刚落,我的答案就出来了。同时指派计算迅速、正确的学生通过计算来证明老师的答案是否正确。通过验证,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了,个个都急着想知道老师究竟是用什么诀窍来判断的。一种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油然而生,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学习倍数无兴趣的因素,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3.运用小故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生涯中,不难发现,学生的兴趣没有持久性。往往是,学着学着思想就开小差了。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就抓住小学生喜爱听故事的特性,根据课堂内容,选择适宜的故事来活跃课堂。有一次,在教学生学习最小公倍数的应用题时,我把《唐僧师徒摘桃子》的故事,引入课堂。一天,唐僧命令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长时间,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师父唐僧问:你们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八戒憨笑着说:"师父,我来考考你。我们每人摘的一样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个,如果3个3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沙僧神秘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个4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悟空笑眯眯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个5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多少个?"唐僧很快说出他们每人摘桃子的个数。你知道他们摘了多少个吗?学生听后,感到纳闷,不知如何下手解答,一个个聚精会神地等待着我的讲解。我就顺势引导学生先求出3、4、5的最小公倍数,再来解决多"1个"的问题。答案出来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再遇到这样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让郊区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的途径有很多: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我相信只要做个有心人,就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进步,在快乐中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和学习的效果。通过课堂实践,我发现数学课堂活跃了,学生学的就轻松了、愉快了,自然成绩也就提升了。看着他们的成长与进步,看着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看着他们对数学的喜爱程度,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上一篇:合作学习在中学英语中的运用研究 下一篇:高中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常见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