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运用性转型

时间:2022-07-19 05:19:50

汉语言运用性转型

1汉语言文学学科面临的现状

最近几年,大学教育的改革,使大学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我们国高校教育思路转变的得要方向之一。对于提出应用型人才这一概念,是根据传统大学教育理论型人才而言的。传统的大学教育注重了学术性、学科性的人才培养,因此着重于理论性知识和学科的深入研究,因而忽略了对人才的培养和于现实社会需要相结合的理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传统的“宽口径、厚基础”理论型人才在走出校门,步入社会时,出现了一些无法适应社会的现象。特别是那些传统的人文学科更是面临着日益减少的现象,汉语言文学就是这样一个学科。汉语文学学科是有关中华民族母语教育和研究的专业,又是民族精神,也是最基础的人文学科。因此,培养汉语言文学学科教学以及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也是本专业的基本任务。但是,在当前教育结构中,汉语言文学学科有很多的劣势和不足。由于高等院校近年来的不断扩招,以及社会各行业人力资源配置需求的变化,都成为汉语言文学学科就业前景越来越困难一个因素,同时专业空间及专业价值尺度逐渐变小,使其慢慢被淘汰和弱化。因此,更改现有的汉语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体制,探索并研究新的体制,便成为这一学科发展的紧要任务。另外,传统的汉语言学科内容过于注重理论基础性,从而缺少了鲜明的特色与实用性,表面上是万能的,却又不能独挡一面。就这一现状而言,现在汉语言文学学科专业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重要,国内高校特别是地方院校都已经意识到了,并且积极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或者是成立创新人才实验区,或者是改革出新的教学方法。这些措施都为现阶段的教育、汉语言文学学科的改革提供了帮助。特别近两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社会面对复杂的局面时,高校各专业的汉语言文学培养体制都会受到现时代经济文化的影响。同样,作为传统学科的文史类的其它学科,也深其受影响。明白了这一道理,再从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出发去寻找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也一定会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有着启发。

2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转型之可能性

实际上,如果在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的层面上考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我们就应该注意其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应用性,即培养的人才要有较强的应用性及适应社会能力,符合各行业的需求,让各行业能“用得上”。二是行业性,即能尽量发现学科的适用行业,拓宽行业应用领域。首先,重新探讨学科定位。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对语言文学和其经济发展有着不同的要求。就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而论,新的社会群体随着经济发展而产生,每一个群体都有其不同的需要,所以,传统的语言学所定义的规范以经不能表述和阐释出语言的发展了。因此,这些新的群体对文化与文学要求也不再是传统文学所能概括。从这便能看出,想要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汉语言文学学科就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路去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样学科定位就能够明确定界为应用“金字塔”中的“奠基石”。汉语言学科除了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陶冶情操作用之外,还有三大方面的校园内部功能和作用适用于高等院校,这三大方面是:全面教育、文化陶冶和技能应用。其次,人才培养规格定向———位于职业技能与学科理论之间的专业修养层次。从人才培养的质量来看,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知识转化程度大部分是由专业建设的应用效果所决定的,怎样去防止毕业生所学知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仅仅与专业建设中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关,又与学科发展中的学术建设成果转化为专业建设的有效资源有密切关联。由此可见,汉语言学科对引导学生走向认识一与实践相统一的状态有着过渡作用。与此同时,职业技能训练也是汉语言学科的关键之处。

3汉语言文学学科新的专业增长点

就目前我国高校汉语言学科而言,既有传统的中文专业或中文师范专业,也有由于分离出去之后,无法设立与原来相关的专业。而在传统的学科计划中,很多高校原本是在汉语言文学学科下开设了新闻等这样与语言文学同一理论层次的专业。而文秘这一专业,不少中文专业中也有开设,但因国家教委的专业目录中,只把文秘专业定位于高职高专的这一层面,这便给高校本科为设立文秘本科而增加了个障碍。现如今,对于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人才,在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有了较大的需要,所以经济的发展就为汉语言文学学科新的专业增长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我们必须充分了解社会需要,从而进一步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首先,随着传媒日益发展,经济活动对于文化素质高、语言文字功底好的应用性人才需要越来越多。可以考虑在汉语言学科的基础之上增设“高级文秘”和“企业文化传播”这两个专业。高级文秘专业建立在传统文秘专业基础之上,并且要与之有区别,不能相似。传统文秘专业多是从事办公室的文字工作,及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等方面。但是在经济活动充分发展的社会里,传统文秘并不适用于以经济活动为主体这一行业。如今上市公司越来越多,传统文秘以经无法满足这些企业的需要。所以培养高级文秘就成为很好的人才培养方向。其次,现在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每一个行业都需要有良好的形象宣传,除了是为了体现企业本身的良好形象,还要为了推销企业及产品。即使政府也需要对公众宣传自己的形象,拢络人心。除了传统的媒体宣传途径外,网络、手机等新传媒的宣传也很重要。同时,对于每一个行业也要塑造各自独特的企业文化形象,唤起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因此文化活动就成为每一个企业或部门形成凝聚力的核心。这样,在汉语言文学学科中开设“企业文化传播”这样一个专业,就成为一个较好的专业方向增长点。综合以上两点,有必要建立合理灵活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机制。

首先,要求不同专业教师可以试着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其次,在开设课程时增设与经济活动、企业形象、企业文化有关的应用性课程,以便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现实的发展需求。再次,教学形式应追求灵活多样,让学生在校期间有足够的时间去接触体会汉语言文学相关课程在社会实际中的应用,以便能更好应用到应用性课程中。再次,加强学校与校外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并实践。最后,是探讨建立一个合理的考核机制,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提升学生的专业应用性能力。

经济社会的发展为高校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作为传统的汉语言文学学科,在找到新的专业增长点的时候,也能够很好地走向应用性的转型,从而走出一条新的道路,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与新的生机.

上一篇:经济型酒店发展局限与措施 下一篇:园林建设大树栽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