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言理解过程中的英语花园小径现象

时间:2022-07-19 05:01:00

浅析语言理解过程中的英语花园小径现象

摘 要:英语中的“花园小径现象”( garden path phenomenon)句子尽管遵循语法规律.但却难以处理。因为这类句子总是会导致句子分析者不由自主地沿着错误的方向分析这类句子结构。这是一种有趣的语言生成意义的现象,本文从词汇义项,句法结构等方面浅谈此现象。

关键字:花园小径现象 局部歧义 词汇义项 句法结构

一、“花园小径现象”的提出

19世纪80年代初,心理语言学家T.G.Bever在The cognitive basis for linguistic structures中指出,在英语中存在一种“花园小径句(garden path sentence)”。当人们理解这样的句子时,不由自主地沿着错误的方向分析其结构,如在美丽的花园寻找它的出口,大多数人都认为出口一定在花园的主要路径的末端,但当他们自然而然地走向花园的出口时,却发现走错了路,而返回原先的起点仔细观察后才发现,通向路口的正确路径是另一条毫不起眼的荒僻小径。

例如:The horse raced past the barn fell.[那匹跑过谷仓的马跌倒了]。人们听到或看到这句话时,会习惯性地认为整句话的意思是The horse raced past the barn.[那匹马跑过谷仓]。句子中的“raced”是主要动词,即句子的谓语动词。

但最后单词“fell”出现时,

才发现理解方向错了,因此回到句首重新分析,才发现句中的“raced past the barn”是horse的定语,fell才是句子主要的动词。

花园小径句式就是指那些虽合乎语法规律,但实际结构和意义与渎者或听者最初接触时所理解的结构和意义不同,并且总是会导致句子分析者不由自主沿着错误的方向分析的句子形式,它是语言处理过程中一种特殊的局部歧义现象。

二、花园小径现象的形成

英语单词最大的特点是绝大多数单词同时具有不同词性,每种词性中又都有不同义项。这是花园小径现象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

例如: The old man the boat.

在这个句子中,“man”既有名词词性又有动词词性,但人们先想到的意思是“人、人类”,然后按照这一意义理解分析句子,多数人都会认为“the old man”是一个NP ,”old”是形容词,修饰名词man。但当句中出现“the boat”时,人们才发现句子缺少谓语动词。于是再回到句首重新分析,转向“man”的动词词性的意义“为……配备人员”,同时“old”和“the”放在一起作主语,因为在英语中“the + adj.”表示一类人,所以这里“the old”是指老年人,做句子主语,“man”做谓语,意为“老年人安排船员”。

经过对此句的分析,我们发现由于词汇的一词多义现象,在理解分析语句时,当有多个义项的词在某一语境下出现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其使用最多的意义或者最熟悉的意义,但当按照这一意义对句子进行理解时,才发现这种理解是行不通的,才转而对其进行其他意义的理解。而花园小径现象也就此产生了。由此可见,词汇在使用中出现的频率影响了人们对词汇意义理解进而使句子产生了局部的歧义现象。

同样,句子的复杂结构也是花园小径想象产生的原因之一。

又如:Since Jay always jogs a mile seem like a very short distance to him.当我们刚开始看这个句时,大多数人会认为“a mile”是动词“jogs”的宾语,(“Since Jay always jogs a mile/ seem like… ”)。但读到句子的后半部分才发现这样解读本句并不通顺,再次分析句子,发现对于名词短语“a mile”产生了误解,它并不是“jogs”的宾语,而是?“seem”的主语。本句话应这样理解,Since Jay always jogs /a mile seem like a very short distance to him.[因为Jay总是短跑,一英里对他来说是一个很短的距离。]显然,在此例中是句子的结构出现了暂时性的歧义,影响了人们对句子本身的含义的理解。

再举一个例子:The florist sent the flowers was very pleased. 初看此句,我们都会理所当然的认为“The florist sent the flowers”,卖花人送花这是在现实世界当中再合理不过的事情了。在此,我们把“sent”看做句子的主要动词,谓语动词,但是但我们继续下读,到“was”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我们理解错了,在这个句子中“sent”和“the flowers”共同构成了主语“The florist”的后置定语,而“was”才是句子的主要动词,本句为主系表结构。并且,这类句子既可以看作是句子结构的复杂性导致的局部歧义。但是,若是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待此类句子,我们也可以把它看作是花园小径句产生的另一原因——现实世界事件的合理性。

三、花园小径句的三个特征

综合以上分析,花园小径句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语言理解过程中存在着两种类型的歧义,一种是永久性的歧义,此类型的歧义句属于真正语义上的歧义句。而花园小径句属于后者,是属于暂时性的歧义,并句子本身非真正产生了歧义。换句话说,花园小径句并不是歧义句。

其次,当我们理解花园小径句式时,其中的歧义部分,不同的歧义类型、程度或性质具有不同的优先性,有的歧义解释是我们乐于接受的,有的则是我们不愿接受的。在前面的分析过程中,我们每分析一个句子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回溯,我们总是倾向于从我们较为熟悉的词义句法知识或认为符合常理非语言现象入手,对句子进行分析。如在“The florist sent the flowers was very pleased.”中,我们把“The florist sent the flowers”作为优先选择的结果,认为“sent”是主要动词,并且卖花人送花符合常理。但正确的结果却是“sent the flowers”做后置定语,整个句子最后原来是主系表的结构。

再次,这个句子的正确分析结果恰恰是人们不愿意接受的歧义解释。

四、结语

通过对以上几种花园小径句式的分析,我们发现不论是句子中具有多种义项的词汇,还是句式和句中词语搭配的复杂结构,又或是一些非语言知识都会使人们在对句子结构和意义的理解过程中产生暂时性的歧义,而这样的句式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花园小径句式。我们在语言的处理和使用过程中,在遇到这种把人们误引到花园小径上去的句式时,一方面要针对具体的句子和语境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力求消除歧义,减少回溯获得对句子结构和意义的正确理解;另一方面,在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我们也可以利用这种复杂但却有趣的表达,合理而巧妙的运用拓宽花园小径现象表达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蒋祖康,“花园路径现象 ”研究综述 [ J ].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 4 ) : 246 -252.

徐章宏,“花园路径现象 ”的认知语用学解释 [ J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 ( 3 ) : 16 -9.

尤肖南,英语中的“花园小径句 ”探析 [ J ]. 高等函授学报,2005,( 1 ) : 58-60.

作者简介:刘贺, 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英语)专业研究生。

上一篇:夯实听语训练 提高课堂效率 下一篇:基于电子白板交互的小学英语课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