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动力因子探析

时间:2022-07-19 04:07:20

接受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动力因子探析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主体的施教活动与接受主体的接受活动的有机统一,其接受活动产生的效果受众多因子的影响和制约。本文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动力、外动力因子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自我认知需求、情感性需求、自我发展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审视、接受客体的感染力和接受环境的辅助力六个因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各自发挥的作用,以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起到促进作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动力因子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是接受主体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在环境作用下对接受客体进行选择、整合,并把其内化为内在的主观意识,再由内在的主观意识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结构、思想体系、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最后作用于社会的一种力量和自我意识的过程。[1]其发生的效果受多种因子的影响,也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本文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动力、外动力因子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六个因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各自发挥的作用,以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起到促进作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动力因子分析

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接受主体体现着一定的受动性、受控性和可塑性,但他们并不完全是被动的,还表现着较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他们根据自我认知需求、情感性需求和自我发展需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选择、整合,从而产生接受活动中的内动力。

1.自我认知需求

大学生作为正在接受教育的群体,仍处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的阶段,对理性思维的兴趣和习惯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对自身并没有一个清醒和自觉的认知。第一,接受主体在接受思想教育之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习惯和世界观、价值观为核心的观念体系,这一观念体系使得接受主体对教育主体所传递的思想文化信息呈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和倾向性,从而制约着接受活动的走向。第二,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接受主体总是有意识地将自我对比化,如过去和现在、自己和别人,同时将自己置身于现实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多维度的观察、评价与思考,从而获得不同的心理体验,产生不同的心理需要。这些不同层次、不同指向和不同强度的需要都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接受的一种驱动力,形成对教育内容的欲求倾向,并激发接受主体的思维,影响着接受活动的发生与效果。[2]第三,绝大多数学生由于相关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和实践经验缺乏,加之思维方式比较直观、单一,精神文化视野狭窄,参照域较小,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处于浅表层次,注重描绘性知识,不能对信息进行深层次加工,挖掘隐含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中的深层涵义,形成独特的发现和体会,不能以积极的心态去接受。

2.情感性需求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是对事物好坏的一种倾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情感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是教育接受活动中正负效应的关键,影响大学生的认知和行为走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排斥,一方面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和滞后性引起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思想和理论具有先进性,因此,在大学生没有意识到它的作用,而它又与自身的精神需求不一致时,大学生往往容易产生情感抗阻。又由于其作用发挥的滞后性,不能满足接受主体的求新期待,导致了相当多的大学生下意识地觉得思想教育没什么用,进而产生消极的抵抗情绪,无法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肯定情感。另外,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文本中存在着意义的空白和不确定性,各语义单位之间存在着连接的“空缺”,以及对接受主体习惯结构的否定,引起接受主体心理上的“空白”,[3]导致接受情感受挫。另一方面,是由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引发的。大学生处于青春后期,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是情感丰富,情绪变化大,容易冲动,产生偏激行为,以至形成逆反心理。同时,由于在文化素养、知识水平、生活经验、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局限性,因此其不能以自身现在的心理图式去同化吸收思想教育内容,而且不能主动地调节、变更原有图式以顺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3]当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现实存在一些偏差时,就会对其产生怀疑,甚至对一些正确的、真实的信息也持不信任的态度,最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逆反心理。一旦他们的逆反心理形成思维定势后,则对后续相关和类似的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都会在评价、情感和行为上表现出不满、抵触、厌烦等情绪体验,形成制约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一道屏障。

3.自我发展需求

接受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能否产生动力,首先取决于自身是否具有崇高的道德向往和强烈的进取意识,是否具有积极向上的思想要求和自我修养的主动精神。据调查,[4]37.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自我修养的意识弱化”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教师对该问题的认同率则为54.58%。这也反映出接受主体的自我修养意识弱化对接受活动产生效果的影响。马克思曾经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的力量和价值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得到肯定。”[5]个人之所以愿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个体的社会本质有关系。人们为了完善自我,确认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希望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为了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消除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多种疑虑,更好地认识社会和人生,希望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为了提高理论思维,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自我修养,希望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外动力因子分析

1.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审视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价值认识的范畴,而非科学认识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价值认识理论,具有较强的阶级性、政治性和鲜明的国家意识形态性。根据价值认识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强调我们要教什么,而且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接受主体的特点、需要等,这样才能使主体性与客体性较好地统一,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实践理性的范畴,而不是理论理性的范畴。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希望传导社会主义政治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但能否被学生认同、接受,不是概念和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实践问题。[6]

2.接受客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作为接受客体,与大学生内动力因子相适应,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重要保障。目前来看,一是接受客体具有抽象性、理论性、长效性等特点,既缺乏生动性,又缺乏现实功利性,[7]不利于得到拥有丰富信息和渴望接受新知识、新思想而又不喜欢阅读那些思想深邃、需要深入思考的理论知识的接受主体的认知接受;二是接受客体内容单薄,理论框架的单线条传输较多,缺少与学生生活经验、思想认识、文化背景的联系,缺乏文化的厚重感和情感方面的感染,理论上实际被架空,使课堂教学显得苍白无力。

教学方式、方法作为接受主体与接受客体之间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也存在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单一的理论灌输仍然占据着主流,很难与思维活跃的大学生产生共鸣,形成课堂的亲和力,这已成为突破思想政治教育现有格局的障碍。二是教育主体把握接受主体的心理需求不够,缺少互动和交流。教育主体面对的是不同的接受主体,每个接受主体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即使同一接受主体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也呈现出不同的心理需求。这样单一的、单向的而不是多元的、立体的信息输出和不能准确把握接受主体的心理需求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接受环境的辅助力

(1)宏观接受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宏观接受环境包括社会经济、社会政治、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等因素,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首先,宏观接受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具有导向功能,决定着接受活动的大方向,而接受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系统下进行的,并且社会系统本身具有价值导向和价值选择的功能,这些价值功能借助于社会经济、社会政治、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的力量,形成强大的作用场,影响着人们的接受图式、接受能力的形成,[8]并制约着接受活动的走向。其次,宏观接受环境中社会经济、社会政治因素对接受活动起着硬约束力的作用,并体现在接受活动的输入与输出上;[8]而社会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起着软约束力的作用,并在接受活动中表现出社会文化的渗透性特征,对具有不同文化积淀的接受个体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另外,中国社会的发展正处在经济体制转变、价值观念体系日益形成,中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以及社会主义理想与资本主义观念相交织、相混杂的时期,这也使得当前具有不同社会心理的大学生在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和文化观念的选择上出现困惑,从而产生内在的观念世界和外在现实世界的矛盾,内在心理世界与外在秩序规则的矛盾,在行动上出现了变动性和不确定性,影响着接受活动的发生及其效果。

(2)家庭环境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家庭环境不仅影响子女个性的形成与发展,而且影响子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家庭环境是接受活动的基础环境,其基础地位表现在接受主体对家庭在经济上和情感上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对接受主体思想道德和品质的形成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感、依赖感和归属感。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不少父母更为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与其它方面素质的提高,而忽略了孩子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自主性和意志品质的培养,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发生和实施的效果。因此,营造一种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平等民主、蓬勃向上的家庭氛围,使家庭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真正起到助推作用,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3)信息环境

所谓信息环境,是指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可能接触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日本学者后藤和彦将之定义为:“与自然环境相区别的社会环境中直接或间接的控制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的符号部分;并且,它主要是通过非人际关系向社会提示的环境。”[9]

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电视、报刊、杂志和网络等信息载体的普及,使信息能够大量生产、复制和大面积传播,形成普遍的信息声势,这种信息不必通过社会群体或组织而直接传至个人,使得接受主体有了更为简捷的获取信息的渠道,思维空间正在无限的扩大和延伸。同时信息环境由具有接受含义的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信息符号构成,不仅传达消息与知识,而且包含着特定的观念和价值,不仅仅具有告知作用,而且具有指示性作用,[8]对人的行为具有制约功能。但由于接受主体大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价值观念体系,他们在获取丰富信息的同时,在信息的判断与选择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发生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居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问题探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4).

[2]刘先义.论德育接受机制[J].教育研究,1991,(11).

[3]许莉萍.论文学接受的动力系统[J].湖州师范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7,(3).

[4]孙留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解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8,(6).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6]李萍.对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困境的理性审视[J].中国高等教育,2005,(17).

[7]陈悦.“两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6,(6).

[8]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环境探析[J].探索,2003,(5).

[9]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5.

基金项目:2009年度江苏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动力研究”。

上一篇: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分析 下一篇:论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文化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