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机器佣人

时间:2022-07-19 02:38:44

我们的机器佣人

机器人,一个离我们亦近亦远的东西。

之所以“近”,是人类一直在不断地探索与研发,希望能制造一种类似于人一样的机器,以便代替人类完成各种工作;而说其“远”,究其原因则在于机器人问世几十年来,对其定义的理解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统一的标准。

或许正是由于“机器人”涉及了人的概念和范畴,其真正内涵也就从最初铁皮包裹的外形,上升至一个难以回答的哲学和人性的问题,使得机器人不仅具有神秘色彩,且充满了无限的幻想空间。因此,往往提起机器人,人们便会浮想联翩――霸气外露的变形全刚、会耍酷的阿童木、有爱的机器人瓦力,以及拥有万能口袋的机器猫……

然而,幻想终究是虚幻,落地应用尚需时日。那现实中人们身边的机器人都是怎样的?它们从早期代替人类从事军事、宇宙和海洋探索等高危高压工作的特种机器人,到规模化应用的工业机器人,再到如今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它们从传统工业领域走入大众的生活,又带来些什么?

随着物联网、传感器、人工智能、控制系统、网络通信等科学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机器人”的真正定义离人们心目中的定义也越来越近。除了机器人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有抢工人饭碗之势,在很多特殊的服务行业,机器人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与发展。目前,我国在公共安全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医疗康复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领域,均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例如,在2008年奥运会、2010年亚运会中都成功应用了反恐排爆机器人;在全国20多个省市的消防部队中已有近60台消防灭火机器人和排烟机器人服役;仿人机器人技术水平显著提高,2011年春节元宵晚会中“李咏2”惊艳四座;医疗外科手术机器人成功实现临床应用上千例,智能影像胶囊已开始批量应用等。

可预见,未来机器人不仅逐渐取代人类大部分的体力劳动,而且还能担负部分人工智能的工作任务,如翻译、文字书写、导航,乃至照看老人、病人,帮助人类出谋划策等等。特别是作为当今前沿高技术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服务机器人不仅着眼于感知、决策与执行高技术完成有益于人类的服务工作,而且未来它们将深入人们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人类的智能保姆。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统计数据,2011年全球共售出约250万个人和家庭使用的服务机器人,比2010年增加了15%。而我国研发生产家庭自动清洁机器人的企业科沃斯,不仅占据了国内清洁机器人6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且2012年该司家用机器人“地宝”销售收入就超过3亿元人民币。正如比尔・盖茨所言,21世纪是机器人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未来家家都会有机器人。

上一篇:智慧城市:我们在行动 下一篇:前海打造低碳生态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