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其改进措施

时间:2022-07-19 02:27:19

浅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其改进措施

【摘要】加强高校学生管理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改进传统以行政管理为主体的管理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当代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加大,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学生来源于全国各地,具有较大的地域差异和文化差异,同时管理者群体也日益复杂化,加大了学生管理的难度。从当代高校的管理现状和具体的改进措施两个方面对学生管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学生管理 现状 措施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中国社会与国际社会的接轨,除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我国高校教育也将逐渐地普及。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大幅度扩招,到了2003年。我国高等院校的入学率达到了17%。到2006年这一比率达到了22%,这意味着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并不仅仅代表着学生人数的增多,也意味着相应的教育观念、教育功能、培养目标以及教学设施设备、教学方法、管理制度等的发展与变化,传统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代的高校教育,学生管理工作必须要不断的改进完善。

一、目前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不健全

针对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新的《中国高等教育规定》,各大高校都对学校的学生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大多数学校采用的都是“1+x”的管理模式,这些管理制度虽然在学生的行为规范管理和提高管理效率等方面有发挥了效用,但是制度仍然存在着很多缺陷。学生管理制度作为约束学生行为、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强化管理手段的载体,必须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强有力的约束。现在的制度对大学生日常行为没有明确的要求,制度范围过于宽泛;在制度中没有明确的指出“学生不应做什么”,在处罚和奖惩制度上没有明确的规定;对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责任没有明确的细分,容易造成管理工作的混乱。

2.管理部门效能低下

高等教育竞争日益严重,学生成为各个高等学校的宝贵资源,为了吸引学生,扩大学校的规模,不少学校都围绕着学生的成长设立新管理部门。这些新的部门一方面加大了学生管理的工作力度,但是更多的会造成管理部门职能的混乱。另外,我国高校在引入人才方面喜欢从本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中选留优秀人才。管理队伍的组成多采用专兼职的方法,虽然暂时解决了管理工作人员的短缺问题,但是却为管理队伍的稳定性增加了忧患。

3.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化素质

目前,高校里对学生进行最直接管理的就是辅导员,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主力军。辅导员素质的高低,是否能够发挥教育学生、引导学生的作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学者指出:辅导员最根本的发展路径是进行专业化和专家化建设。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离专业化这个概念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专业化就是指把辅导员培养成心理咨询、道德建设、就业指导等方面的专业人士。而我国高校的辅导员很少是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或者是心理辅导等方面的专业人士,他们在学生管理方面缺少专业化知识。

4.学生文体活动管理松散

在学校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网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台等运动设备。但是很少有学生去参与其中。这主要是由于学校的管理松散、组织能力较差,活动仅仅只是满足玩乐的需求,却没有思想引领的效果;活动重复性太多,缺乏创新,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兴趣,具有较高文化内涵的学术性活动较少。这种低质量的校园活动难以满足学生的问题活动需要。无法形成有影响力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学生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1.注重创新

培养人才是高校的中心任务,它是高等学校之所以被称为“高等”的主要原因;发展科学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它是高等学校不同于其它学校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具;开展社会服务是高校的最终目的,是前两项职能的延伸与应用。人才不仅仅是各科学习成绩优秀。拿到一大堆证书的人,而是拥有创造力,有良好道德素质,能够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人。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该高校就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注重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培养:矿业大学5月14日举行的建党九十周年名师名家专场报告,对学生的视野开拓及人生规划发面都起着较大的启迪意义;2011年11月7日,中国矿业大学举行“爱国我先行,国旗在我心”的升旗仪式,学生在这一仪式中深刻的感受到强烈的名族自豪高和荣誉感。

2.依法治校

高校的上级主管部门首先要对学校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确保学校在运作过程中能够依法办事,保障学术研究的真实性;学校对学生申述案件的受理应当要做到公平,公开;成立专门的学术委员会以限制监督学校的行政权和学术权,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增强高层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避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在学生工作制度的制定上也应当遵守法律,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学生工作制度:首先,该制度要弥补教育和管理工作各方面的空白,使每个细分的工作都有章可循;其次,要避免临时性、应急性规章制度的存在,朝立夕改的制度会降低制度的权威性与严肃性;再次,规章制度要严格执行,不能因为个别人破坏了制度的权威性。中国矿业大学在规章制度的制定上就有较高的严密性,该学校制定了《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中国矿业大学专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中国矿业大学学生安全管理规定》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全方位的对学生进行管理。

3.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学生管理工作者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才能消除学生的戒心,与学生融为一体,树立良好的榜样;在管理制度上,管理者应当严格遵守,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执法的公开透明;管理者应当心中有法,不能滥用权力以谋取私利。学校对于管理人员应当进行严格的考核,从基本职能、专业素养、校规执行等多方面进行培训和沟通交流。对于人才培养,中国矿业大学也有很严格的制度:针对辅导员的选择,该校制定了《学生政治辅导员选拔考核办法》,从作风、知识掌握等方面严格考核和选拔人才;学校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拓展训练,展开专题研讨会-组织参加实践,从各方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素养;实行工作月报告制度,每个辅导员在月初都要针对上个月的主要工作、遇到的困难、学生心理辅导、教育工作开展等方面进行总结汇报;为了及时发现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学校实施辅导员进学生公寓制度,辅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及时关注学生动态。

三、总结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构建良好文化氛围,创造和谐学习生活环境的基础。针对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人员素质等各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学校要及时发现,作出正确的处理,以到达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社会提供服务的目的。同时,在不断的实践和发展中要注意管理工作的创新,与时俱进,顺应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

上一篇:大学新生班导师工作体会 下一篇:节能服务产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