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时间:2022-07-19 08:49:33

北京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摘要】随着老龄化社会来临,北京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必然对居民消费水平、消费规模及消费结构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借助标准消费人模型,把人口年龄结构变量引入消费函数,分析了北京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产生的系列影响,尤其是老龄化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北京;人口结构;居民消费;标准消费人。

一、北京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特征

1、人口年龄结构仍呈橄榄型结构,处于人口红利期。

从1990年-2011年数据看,伴随外来人口的不断流入,北京劳动人口比重不断的增加,仍处于人口生产红利期。其中,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受外来人口流入影响较大,常住外来人口的年龄集中在20-39岁,这部分人口占外来人口的62.8%,可见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入是北京市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重要原因,预计这种结构变化趋势仍将持续一段时期。

2、总抚养比持续下降,但是老年抚养比维持高位。

1990年-2011年,北京人口总抚养比呈现持续下降态势。其中,少年抚养比1990年至2004年降幅较大,2005年至2011年进入平稳期;老年抚养比从1990年至2006年小幅攀升,整体趋势处于上涨期,2007年至2011年维持在高位。老年人口的绝对量在2011年已经达到181.7,尤其是高龄老人的总量和比重都在上升,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

3、人口结构变化在不同区域表现不同

人口区域变化呈现不平衡态势,老年人口系数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低于全市水平,而首都功能核心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高于全市水平。2000年-2011年,首都功能核心区与城市功能拓展区呈现小幅上升,分别为12.38%到13.63%、7.65%到8.81%;城市发展新区变化较小,从7.12%到7.27%,仅上升0.15个百分点;生态涵养发展区老龄化速度加快,由8.52%升至10.52%。

二、北京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基本假设及模型构建

1、基本假设

根据人口统计指标把全部人口划分为三个年龄组:少儿(0-14岁)、劳动人口(15-64岁)、老年人(65岁及其以上)。

假设一: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有效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假设二:少儿的平均消费水平是劳动人口的α倍,老年人的平均消费水平是劳动人口的β倍,总人口P中有老年人αged、少儿ch、劳动人口l,标准消费人口为:SCP=α.ch+β.αged+l。

令C代表总消费额,则标准消费人的消费水平表示为:SC=C/SCP;令P代表总人口,每100人中相当于的标准消费人数表示为:SCPP×100=(α·ch+β·αged+l)×100。其中,ch、αged、l分别代表少儿、老年人、劳动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

2、模型构建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与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均认为居民消费是根据其一生收入来决定的,不同年龄段人口的消费倾向和消费需求有差异性。且生命周期假说将人口年龄结构引入了消费函数。但目前还难以找到一个变量来表示人口年龄结构,且直接引入年龄结构变量的消费函数存在多重共线性,计量模型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所以无法直接将人口年龄结构纳入消费函数。不过一些学者(王金营,2006;刘金玲,王东海,2008;白如冰,2010;于潇,孙猛,2011)引入标准消费人概念和变量,成功地把人口年龄结构引入消费函数,本文将运用此方法进行分析。

标准消费人的消费水平是已经排除了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是因素是当期收入,我们构建消费函数(即模型一):SCt=β1+β2yt+ut。再根据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居民消费需求有棘轮效应,还受到上期消费的影响,所以在消费模型中引入消费需求滞后项,建立修正模型(即模型二):SCt=β1+β2yt+β3SCt-1+ut。其中,SCt为t年标准消费人消费水平,yt为人均t年的GDP,ut为误差修正项。

(二)数据整理与计算

1、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1990-2011年的年度数据,主要包括人均消费水平、人均GDP和人口年龄结构,数据均来自北京市统计年鉴。

2、标准消费人及标准消费水平数据的计算

G.J.Stolnitz(1992)认为老年人消费水平相当于劳动人口的80%;于学军(1995)、李建民(2001)、刘洋(2011)则认为老人消费水平相当于劳动人口消费水平的70%左右。不同的社会环境、经济条件和文化传统,会造成居民消费水平的差异。考虑北京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较高,本文以0.8为系数将老年人折算为标准消费人,同时将少儿的标准消费系数也定为0.8,据此将1990-2011年期间北京人口折算成标准消费人。

1990-2011年间,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每100的标准消费人由94.44提高到96.4。如果消费总额既定,则标准消费人消费水平将因老龄化的发展而降低。根据计算得到的标准消费人总量和消费总额,可计算得到标准消费人消费水平,由此可得老年人口和少儿人口的消费规模和消费比重。如果将老年人和少儿人口都看作0.8个标准消费人的话,北京市老年人口消费总额由1990年的115.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418.5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9%,大于消费总额的年均增长速度18%。

(三)模型的检验与估计

1、模型一的检验与估计

SCt=1245.036+0.322413yt

(4.152963)(43.52187)

(0.0005)(0.0000)

R2=0.989552;DW=0.399127;F=1894.153;Sig=0.000000

R2为判定系数,反应模型的拟合度,其数值为0.989552显示了模型高度拟合了1990年到2011年标准消费人消费水平与人均GDP的关系。模型也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因为所有的系数都有正确的符号,而且每个系数又都是个别统计显著的,从而表明模型中所有变量与人均消费水平的关系都不显著,人均GDP与人均消费水平呈非常弱的正相关,少年儿童比重与人均消费水平呈非常弱的负相关,而老年人口比重基本与人均消费水平不相关。由于参数估计未获得显著性检验,因此该模型不能作为反映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均消费水平的关系。

2、模型二的检验与估计

SCt=469.2360+0.069352yt+0.858707sct-1

(2.108356)(1.800822)(6.555986)

(0.0493) (0.0885) (0.0000)

R2=0.996845;DW=1.358855;F=2843.229;Sig=0.00000;该模型高度拟合北京1990-2011年间的消费水平与人均GDP水平的关系,模型总显著性检验通过,各参数也均显著通过检验。而且此模型的拟合优度明显高于前面的模型,优点还在于可直接排除序列相关的干扰。上式表明:第一,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第二,人均GDP的水平越高,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越大;第三,如果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人口抚养比上升即αgedt+cht提高,人均GDP提高带来的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速度将减小为:c't=0.318-0.0636(αgedt+cht)

三、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1、虽然外来人口的不断流入,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老龄化趋势,使得北京劳动力供给充足,人口总抚养比处于下降通道,但难以掩饰老龄化尤其是高龄化的趋势。预计未来人口生产红利会出现下降,但是消费总量及结构的变化,为人口消费红利的出现和扩大内需创造了重大契机。

2、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趋势,使得老年消费品消费总量增加,消费需求增强。并且老龄化的趋势使得老年人口消费总量的增长速度快于少儿人口消费总量增长,这预示着未来老年消费市场的潜力巨大,特别是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社会服务等消费需求会增加。

3、当期收入水平和消费习惯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两个重要因素。老年人口的边际消费倾向不仅与人均收入水平有关,而且与消费系数有关。老年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消费水平越是接近(即β接近1),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负面效应就越小,反之越大。

(二)政策建议

1、完善社会保障,缓解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一是坚持覆盖广泛、水平适当、结构合理、基金平衡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适合我市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对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加大政策强制性的力度,进一步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和建立。三是建立个人养老储蓄制度,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即对设立的养老储蓄账户设定最低储蓄限额,鼓励养老储蓄。四是建立可持续的保险金体制,利用多渠道进行投资。发挥社会上养老基金会的作用,提供养老保障福利彩票等,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投入老年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五是要实现城乡一体的养老保障制度的衔接,探索出适应城乡最低生活的保障制度。

2、政府应提前对养老产业进行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

一是对老年产业应采取福利性商业化运作模式,由政府牵头,企业主体,市场主导来大力发展老年卫生保健、老年护理、老年娱乐、老年教育、旅游服务、再就业等老年产业。通过走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积极构筑多层次、全方位的老年产业发展体系。通过老年需求推动老年产业,通过发展老年产业,进一步培育、引导、满足老年需求。二是把老年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作为国家扶持行业。制定引导老年产业发展的税收、信贷、投资等政策,采取税收优惠、减免费用、信贷支持等措施,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对老年产业予以大力发展和扶持,积极鼓励、引导和规范个体私营和外资等非公有资本参与老年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星,徐长生,艾春荣.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和居民消费:1989-2004.经济研究,2008,7.

[2]王金营,付秀彬.考虑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中国消费函数计量分析.人口研究,2006,1.

[3]王森.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西北人口,2010,1.

[4]李建民.老年人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及我国老年人消费需求增长预测.人口与经济,2001,5.

[5]朱信凯,骆晨.消费函数的理论逻辑与中国化:一个文献综述.经济研究,2011,1.

上一篇: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线性控制 下一篇:浅谈医院后勤服务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