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璇:在文字中重温成长的过程

时间:2022-07-19 07:45:37

钟璇:在文字中重温成长的过程

简 介

钟璇,女,1998年11月生,重庆市綦江区东溪中学学生。在《重庆晚报》、《东方教育时报》、《初中生》等报刊发表作品多篇。

作品展示

把手张开

是一张地图

人的一生

注定要在这沟壑纵横的纹路里

左奔右突

把手合拢

是一个坚定不屈的拳头

前行的信心和力量

在五个手指紧紧靠拢时

一点一点地积聚

一朵花在我的视线里消失

消磨了最后的绚丽,被灰暗隐藏

那朵花,终于在我的视线里消失

春末近在眉尖,视野缤纷如蝶

不是轻舞,却是下坠

一片,两片

好多片诗一样的语言

被时间狠狠地鞭打在地

全身疲惫,记忆冷笑不起来

满目惆怅

一朵花和所有的花一样

使那个春天

伤痕累累

古镇掠影

一把凉椅,一碗清茶,几本旧书,这里的风光独好。

我流连的地方是一间老屋和一个小天井。

一群老爷爷悠闲地坐在凉椅上,品着香茗,哼着小调,仿佛一帧古画。

院墙的顶端需仰头才能看到。墙上到处可见脱落了石灰而出来的青砖。青砖上有薄薄的绿苔覆盖。一株嫩竹立在墙边,不大,但很显眼。微风习习,院中青石间的杂草簌簌地抖动。

我看得正出神。不巧,天公不作美,下起了豆大的雨。

于是便坐在凉椅上赏雨。灰暗的天空下,四角的天、绿竹、青屋、灰地,都被雨连成了一片。院中一切虽老旧而破败,却是那么的协调,仿佛是管乐与弦乐难分彼此地交融在了一起。

雨很快就停了。太阳不知从哪个角落里又钻了出来。院中石板的凹隙间有积水,在微风的吹拂和阳光的照耀下,似鱼鳞一般闪闪发光,叫你不得不放下书,为之赞叹一番。又因为这水,让你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对面的小河。河水是如此清澈,时而静,宛如明镜,清晰地映出蓝天、白云、红花,绿树;时而动,一层层细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追逐,在嬉戏。

慢慢地,夜幕降临了。古镇的夜好静,仿佛一位温柔的女子在静静等候来自远方的消息。

虽然下了雨,月亮却还是不愿错过这美好的时光。水洼里映出一个个小小的月亮。月光如水,泻在叶子上。微风亲吻着叶儿,流下了欢乐的泪滴。月亮,凝着神,一眨也不眨。我也凝神,倾听着古镇的“夜话”。我听它絮絮地说着,说着这里的历史,这里的风情,这里人们的生活,而我的心,是如此甜蜜而又平静……(指导老师:鄢世洪)

专家评点

希望

曹 寇

我不写诗,但爱读。在我看来,机灵不是诗,聪明也不是。诗需要敏感、多疑的心,接近美学而不是文学。词句是否“优美”有时也并不那么重要。所以,相比之下,我更喜欢《一朵花在我的视线里消失》。钟璇同学的诗句固然聪明,但颇有刀斧和教师指导的痕迹,我觉得可以更为率真地写作。

《古镇掠影》一文也有上述问题――作者个人的真切感受并不清晰,反而被常见的各种“经典意象”和“经典感悟”所覆盖,看不到作者跳动的心脏,只剩下在词句上的用力,使得词语的光华转移了读者的目光,也遮蔽了少女应有的独到视角和真切感受。

以上不是批评,而是寄托了我对钟璇同学的希望。

(曹寇:优秀青年小说家。出版有小说集《喜欢死了》、《越来越》、《屋顶长的一棵树》,长篇小说《十七年表》,随笔集《生活片》等。)

倾听与记录

钟 璇

在生活里,我喜欢倾听。周围人讲的故事,总是那样吸引我,使我沉溺其中。同时,我经常拿起笔,试着用文字记录生活。

在学习之余拿起曾经记录的文字,一幕幕往事便清晰地呈现在自己面前。在文字中重温成长的过程,这是多么令人欣喜的事情啊!

我相信自己不会停止倾听,更不会停止记录。

上一篇:如何在小班化汉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 下一篇:课外补习与学校教育的统筹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