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起点重组教材 创设联系促进迁移

时间:2022-07-19 07:14:03

把握起点重组教材 创设联系促进迁移

【教学前的思考】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三年级上册,分为前后两个单元编排了“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和“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在前一单元中先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再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末尾是‘0’的竖式计算”,以及相应的解答实际问题。到第四单元又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竖式计算”,以及相应的解决问题。教材这样的编排目的是为了适当降低难度,体现技能的分步到位。尤其在前面先学习“末尾有‘0’的三位数竖式加、减”与“两位数竖式加、减”有着紧密联系。但据我们平常对学生的了解,学生在二年级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技能,在算理上已经知道“几个一加上几个一”“几个十加上几个十”,那么到三位数加法无非再增加了“几个百加上几个百”,所以学生对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在算理上的理解并不是很难。由此分析,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认知潜能,我们完全可以把前一单元的“末尾是‘0’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竖式计算”与第四单元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竖式计算”进行整合。

从教法上分析,目前对于计算教学都在提倡算、用结合,增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这一点当然是正确的,所以现行教材在编写计算教学内容时,往往是从实际例子引入,并要求学生从中提出问题、列出算式,再引导学生探究计算方法。但问题是在实际教学时有许多教师过多地考虑生活的实例,恰恰疏忽算理之间的联系与迁移。我们觉得在学习一些技能性比较强的内容时,也不一定要从生活实际引入,可以从数学自身的内在联系去创设新知与旧知的联系,让学生在自主回忆旧知的基础上独立去探究新知,使新知得到同化与顺应。

出于以上这两点的思考,我们把“末尾有‘0’的三位数的竖式加法”与后一单元的“三位数加三位数(限于只进一位的加法)”合为一课时,通过以下的教学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把教学过程简要整理如下。

【教学实录与思考】

1.基本训练,回忆技能

师:同学们,今天我要和大家继续学习多位数的加法(同时板书:加法)。先请大家以最快的速度计算下面各题,并在计算后思考两个问题。

(1)口算(直接写出得数)

23+7= 23+70= 56+23= 38+45=

(2) 列出竖式计算

56+23= 38+45=

计算后想一想:

①“23+7”这里的“7”为什么要同“3”相加?而“23+70”这里的数“7”为什么要同数“2”相加呢?

② 口算“38+45”与用竖式计算“38+45”通常在计算顺序上有什么不一样?

在学生独立计算、小组交流后,教师反馈评价。

生:“23+7”这里的“7”是在个位,所以要同个位的“3”相加;“23+70”这里的“7”在十位上,所以要同十位上的“2”相加。

生:因为“23+7”这里的“7”表示7个1,所以7个1要去加上3个1。而“23+70”这里的数字“7”,表示7个十,7个十要与2个十相加,所以这里的“7”要同“2”相加,得到9个十。

生:口算“38+45”先算30+40=70,再算8+5=13,最后算70+13=83;竖式计算的时候先算8+5=13,写3向十位进一,再算3+4+1=8,8写在十位上。

师:那说明口算的时候通常从哪位开始,而竖式计算时又是从哪位开始的呢?

生:口算“38+45”通常要从十位开始,而用竖式计算“38+45”要从个位加起。

【思考】以上的口算与竖式计算,不仅仅是单纯的技能回忆,而是在学生完成原有技能复习的同时,围绕着与本课相关的两个关键性问题进行独立思考。通过以上的思考交流为本课算理“相同计数单位相加”的理解,以及竖式的计算顺序作了较好的准备。

2.尝试探究,总结算理

教师承上启下地提出:看来同学们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和竖式计算掌握得不错,下面老师把位数增加,你也能列出竖式计算吗?

教师呈现以下三个算式,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竖式计算:

380+450= 138+145= 138+45=

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教师让学生把竖式板演到黑板上,具体如下: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以上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对照自己的计算,看看是否正确。

师:刚才我们计算的三道题与前面“38+45”有什么联系吗?(教师随手把竖式写在以上三个竖式的旁边)

学生先分组交流后,教师再评讲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都是在“38+45”的基础上变的。

师:都是怎样变的呢?

生:第①小题是把两个加数末尾添上了“0”,计算方法一样的,先算个位的“0加上0”,再算十位的“8加5”得到13个十,写3向百位进一,接着算出百位“3加5再加1”得到8个百。

师:说得很好!谁还能说一说第②③两个小题吗?

生:第②题就是在百位上多了一个1,个位、十位相加都一样的,就是百位还要“1加1”得到2个百。

生:第③题与“38+45”比较,就是一个加数的百位上有1,另一个加数百位上没有数字。所以百位上1加0,就等于1个百。

师:谁还能说一说它们的相同之处吗?

学生总结出:它们都要相同数位对齐,都要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一。

教师随手板书:数位对齐、个位加起、满十进一。

这时教师面向一位学生提出:你在写最后一题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了吗?(教师发现这位同学出现了如右式的错误)

这位学生意识到自己错了,不好意思地说:我错了。

师:你能改正过来吗?(这位学生点点头,表示自己懂了)

【思考】以上环节是在“38+45”的基础上,有联系地设计了三个算式,使三位数加法如影随形,让学生随之进入尝试。不难发现,这时的大部分学生是看到“38”与“45”这两个数,在依样画葫芦地对齐数位。表面上看学生不大会出现错误,实际上一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所以需要教师组织他们进一步质疑。在以上的教学中教师及时引导学生针对四个算式,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学生在比较中自主领悟到虽然数位增加到了三位数,但仍然要相同数位对齐、要从个位加起。另外,在这一环节中我们还发现有个别学生出现数位没有对齐的错误,在反馈时没有把个别的错误暴露在大家面前,而是采用正面评讲、个别交流的方式,以防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接着教师提出:下面又要增加难度了,你还能用竖式计算吗?

教师继续呈现出以下两个算式:

380+45= 308+941=

在学生独立计算后,教师又让两位学生把竖式写到了黑板上:

教师指着上面第一个竖式提出:为什么这里的的“8与5”“3与4”不对齐了呢?

生:因为这里的“8”是在十位上,而“5”是在个位上,所以“5”只能与个位0对齐。又因为“3”在百位上,而“4”在十位上,所以“4”要与“8”对齐。

教师进一步提出:这里的“4加8”也就是几个几加几个几?

学生进一步思考后回答:这里是4个十加上8个十,得到12个十,十位上写2,向百位进一。

接着教师指着上面第二个竖式提出:这里是三位数加上三位数,为什么结果变成了四位数了呢?

学生又经过互相交流后说出:这里有3个百加上9个百,得到了有12个百,百位上写2向千位进一,所以得到的结果是四位数。

【思考】虽然大部分学生靠着特殊的数据,不大会出现错误,而教师在这一环节有意把“38个一”改成“38个十”,再与45相加;学生通过竖式计算后,紧接着又与“38+45”进行比较,使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进一步搞懂了相同数位相加的算理。以上第二个算式的计算又是本课一个新知识点,即“百位相加又要进位”的计算。在此题的评讲时,没有直接提出这里是几个百加上几个百,而是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为什么这里的结果是四位数”,这样让学生自己说出算理来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3.组织练习,熟练技能

(1) 呈现课本第36页主题图和统计表,并提出:你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用加法去解答的数学问题吗?请你先写出问题和算式,再用竖式计算出结果。

学生经过思考,先后写出了以下的问题和相应的算式:

①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算式是:271+122=

②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算式是:271+31=

③我国湿地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算式是:122+31=

④我国湿地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算式是:271+122+31=

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计算,再在小组交流之后,教师反馈以上各个问题和竖式的计算结果。

【思考】把教材例题的情境图安排在练习环节,一方面使学生体验到算用结合的思想,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拓展出了三个数的加法竖式计算。

(2)竖式计算:

430+650= 43+650= 503+505=

学生经过独立计算后,教师又让三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竖式:

针对以上第二个竖式教师提出:你们觉得在写这个竖式时特别要注意什么呢?

生:一定要注意数位对齐。

师:为了使我们在竖式计算时不容易出现对位的错误,在写竖式时可以把加数位置调换一下,如写成(如右式)这样的竖式。

接着教师又提出:第三个竖式结果为什么中间有两个“0”呢?

生:一个0是十位相加得到,百位上的0是5个百加上5个百得到10个百,所以百位上写0,再向千位进一。

【思考】以上三个算式的设计,看来是对本课技能的再一次巩固,实际上是针对本课学生的出错点进行的精心设计。第一、三小题都是针对百位上进位,而且第三小题百位相加刚好是10个百,应该在百位上写0,但十位上已经有0了,这样学生容易产生视觉与心理上的干扰,误以为这个0就是刚才算出的0。第二小题只是把两位数放在前,所以学生按顺序去写竖式容易出现对位错误。通过此题的评讲,又一次提醒学生数位对齐的重要性。所以表面上简单的三道题目,其实都暗藏玄机。

(3)猜一猜,里面藏着几?

【思考】纵观以上教学过程,本课主要凸显了三个特点:一是准确地分析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合理整合了教材内容,不仅把前后两次的竖式计算合为一体,而且对教材的内容作了适当的改编。二是从数学自身出发创设了简约、质朴的学习素材,突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算理的迁移。三是借助于题组数值的设计,让学生在练中比较,突破了计算技能上的难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先练后教”,让学生在练中迁移、练中理解、练中提升。

(浙江省临海市江南中心校 317000)

上一篇:将我们打回“石器时代”的恐怖杀手 下一篇:“ 点”“线”“面”里看“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