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我们打回“石器时代”的恐怖杀手

时间:2022-09-12 12:10:34

将我们打回“石器时代”的恐怖杀手

繁星闪烁的夏夜,坐在电脑前的你刷着微博,细品窗外难得的宁静和虫鸣;结束加班的你在夜店狂舞,享受着声、光、电的洗礼,恨不得与这不眠的城市融为一体。“啪!”谁把灯关了?怎么笔记本电脑也黑屏了?手机为何也没信号了?!独自在家的你深陷黑暗,坐立不安;你随着人流摸索到室外,却发现整个城市仿佛被坍塌的天幕笼罩,伸手不见五指,人挤人。

放心,天是塌不下来的,这也不是世界末日,只不过发电厂不供电了、电视台没节目了、WIFI连不上了、手机也打不出去了!此刻的城市徒然保留着现代化的建筑和设备,却毫无用处!不用怀疑,你的城市遭到了电磁脉冲武器的攻击!

恐怖的电子设备克星

还记得电影《黑客帝国》里一瞬间瘫痪乌贼机器人的武器吗?去年上映的美国电影《哥斯拉》里名为MUTO的巨大生物,其释放出的强大冲击波,不仅让城市停电、地面部队电子装备失效,甚至让近空飞行的战斗机和客机统统像下雨一般砸落......这些末世般场景的出现,都源于电磁脉冲的威力。

电磁脉冲武器被认为是21世纪规模最大的破坏性武器,它可以对电子信息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和网络信息系统产生巨大威胁,号称信息时代的“第二原子弹”。

电磁脉冲武器产生的强电磁脉冲,可使所有电子设备失效,或干扰其正常工作,或是在导弹的金属外壳上感应出强电流,直接将其引爆!当人体直接受到电磁脉冲辐射后,会出现神经错乱和心脏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造成大面积烧伤。 而人若是在电磁脉冲发生时接近受其影响的电子设备,则可能会被该设备瞬间产生的超高电压灼伤,造成休克甚至死亡!

当一颗电磁脉冲弹在空中爆炸时,电磁脉冲将以辐射形式袭击地面目标,不但会大范围毁伤雷达、通信、计算机、指挥控制系统、电力系统和人员,而且它轻而易举就能把建设周期长、耗资巨大、军事地位极其重要的卫星侦察、通信、导航等信息系统毁于一旦!而受袭范围内的城镇将长期停电、停水、停网,相信适应了现代化生活的人们可吃不消!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电磁脉冲武器既是现代战争所依赖的雷达、通信等电子装备和信息系统的“超级克星”,也是威胁现代社会赖以生存的电力和通信、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恶魔”,试想一下,明明有手机,却只能通过写信与远方的亲朋取得联系,该是多么悲催的一件事。

源自美苏两国进行的氢弹引爆试验

那么,如此“杀电”于无形的可怕武器,是如何出现的呢?这得从两次核试验说起。1963年7月9日,美国在太平洋海岛约翰斯顿岛上空400公里处进行空中核爆试验,距离爆炸中心数千公里外夏威夷群岛的檀香山市,数百个警报器全部失灵,瓦胡岛的照明变压器全部被烧坏,檀香山与威克岛的远距离短波通信也突然中断。

而该群岛上,美军的电子通信监视指挥系统也相继失灵,整个岛上防盗警报器响个不停;街灯熄灭,各类军用、民用电器通通被烧毁!

甚至连距离爆炸中心5000公里的澳大利亚都受到了影响!

无独有偶,苏联曾经进行过的氢弹爆炸试验,也导致数千公里内的电子设备被烧毁,甚至苏军的雷达也被烧坏,通信线路全部中断。

经过数年的研究,人们终于发现,原来氢弹类的核弹爆炸不仅会产生冲击波、光辐射、核辐射和放射性污染,还会产生超强电磁脉冲效应。氢弹爆炸产生密集的射线,这些射线从大气中电离出大量高速运动的电子,继而在空中生成强大的电场,不断变化的电场又会激励出电磁场,电磁场以光速扩散传播并产生强大的电磁脉冲,烧毁途经地区地面的一切电子设备。

由此可见,以电磁脉冲作为攻击手段的概念,便源于对氢弹爆炸的研究。不过想要将电磁脉冲真正用来打击敌人,引爆核弹的方式似乎太过于奢侈,代价也太高,且违背全球化反核的大势。因此,美国军方希望找到一种以非核爆形式得到高能电磁脉冲效应的方法,并最终在1980年代后期取得成果,研制出“高功率微波弹”。

高功率微波弹的主要原理,是以炸药和化学燃料的爆炸能作为能源,并用高功率脉冲发生器替代核爆炸产生的局部强力电磁脉冲,来破坏电子设备。这类武器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与投掷,可由飞机、导弹或火箭等载具搭载投射。这类武器,被通称为“非核电磁脉冲武器”。

“非核电磁脉冲武器”的打击威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并不亚于核武器,尽管它没有核武器那样大规模的杀伤力。假如一艘航空母舰遭到“非核电磁脉冲武器”攻击,舰上的所有雷达、通信设施、指挥设施将全部瘫痪,舰载武器将变成一堆废铁。

电磁脉冲武器的袭击对象非常广泛,几乎包括其杀伤范围内与电磁有关的所有军用电子装备及武器系统;恶劣的天气阻挡不了它,因为它不用“瞄得很准”,便能实现对敌方的全面压制和破坏,效率奇高;它在进攻前,也不需要侦查设备为其指路,用起来方便,见效也快;最让人防不胜防的是,它的入侵途径奇多,从天线、电缆、导线,到设施的缝隙、接口、散热窗等都能进出自如,可谓无孔不入。

面对灾星并非束手无策

电磁脉冲武器虽然会对电子装备及相关武器系统造成巨大威胁,但它也并非不可战胜的撒旦魔王。

目前,对抗电磁脉冲武器至少可从两个层面展开:一个是通过调整装备结构来进行防御,即在设计制造军用电子装备及相关武器系统时,从结构、材料、工艺等多个方面,采取屏蔽、接地、抑制等多种措施,保证它们的电磁兼容性,达到电磁脉冲防护指标。而对于在野外执行任务的机动型电子装备和导弹等设施,以及在较低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只要对它们进行抗核加固、电磁加固或外壳封装保护,便可使它们具备更强的抗电磁脉冲辐射的功能。

当然,房子也不能漏了!对军用电子装备及相关武器系统所处的建筑物和掩体,需进行屏蔽和接地设计,对建筑中的天线、电力线、电缆等加装屏蔽和防护组件,将有效抵御电磁脉冲武器的破坏!

现代化战争效率之高,两军尚未交手便结束战斗也并非不可能,这统统归功于威力不可估量的智能武器。随着电磁脉冲武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和智能化,如果不对其加以控制,它早晚会将人类送回真正的“石器时代”。

上一篇:货币宽松须防“体外空转” 下一篇:把握起点重组教材 创设联系促进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