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7-19 06:25:13

浅析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些年来农村经济逐步的发展起来,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问题也成为了当下政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虽然三农问题也有了一定的程度的解决但归根结蒂三农问题却是农村的金融问题,显然我国农村金融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也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其发展还是相对缓慢并在此这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不足,如何解决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问题,是关乎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亟待解决的重要瓶颈。

关键词: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1

一、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中的问题

尽管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有了长足的发展和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信贷投入少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中也出现了种养和个体经济的现象,而对于这些经济形式,农民手中的资金明显不足,再加之,近些年农民的支出的项目不断的增多,支出的数量也不断的增加,像婚丧嫁娶等费用也逐年增高,而此时我国银行对于农村的所在的网点又是不断的萎缩和回撤,由于银行的网点实行了自负盈亏,利益最大的原因,所以部分农村现存网点不得不撤回,再加之所余的网点对于农民的可信贷的业务品种又少,数量低,效率差,审核困难等等因素也制约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再者,商业银行在农村的网点都以吸收资金为主,而以放款为次,农业本身就是受各方面制约较多的一个因素,所以放贷款的审核也相对较难,步速较缓,手续复杂,也造成了农民信贷问题。

2.运行效率低

我国农村农民居住现状比较分散,金融机构服务区域性困难较多,而对于金融机构的监管也无法实行,再加之由于居住的问题,对于贷款、放款和回款也造成了相应在的难度和问题,同时,那些需要借贷的农民还款能力弱,抵抗风险的能力差,对于前景的综合分析也缺失,从而也增加了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风险。再者,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现代化的程度高,而农村由于地域性问题和交通问题以及方圆人均居住问题,就使一些电子化产品无的放失,第三,一些信贷人员对于农村的信贷业务工作自觉性差,而这些贷款的风险性高,收益底,路途远,沟通难,也导致了业务不到位,宣传不到位,发还款难等问题,就形成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效率低的现状。

3.诚信缺失大

诚信报失应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农民的诚信教育少,社会信用对于农民来说在生活中也不构成任何困难,农民整体的诚信意识薄弱,诚信是可有可无的因素,甚至有一些农户以贷款为荣,所以各家争相的去贷款,甚至有一些农户以贷款多少相互攀比,以哪家逃款赖帐多为能力大,本事多,这就使那些守诚信讲法制的农户也逐渐的不守信用了;第二,农村的企业,多以个人和村集体为单位,这些企业经营制度混乱,帐目混乱,管理机制也一样混乱,资金运转困难等等,为了争取到贷款,有时不昔用假帐和虚假的财务信息来骗取多家银行的借贷,银行对于农村企业的监管力度不佳,也就造成了农村金融市场缺失大的现象。

4.外部环境差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整体法律和法制还相对不健全,虽然近几年政府对于法律法规和政策等都相继的在完善,但是还有一些法律的空缺和漏洞等,还存在制约整体经济发展的因素,而对于本来法制观念淡薄的农村来说,就法制环境就更不能同日而语了,农民不懂法,甚至还有一些农民知法犯法,刑法的观念已经很淡薄,就不用说更不被人们所熟知的经济法律和法规了,再之,一些农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受教育程度差,对于经济和信贷的法制和惩罚概念缺失,在一定的程度上,也造成了整个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外部环境恶化的现状。

二、完善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对策

如何解决上述的不足和瓶颈,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首要问题和重中之重,笔者根据对于农村金融的粗浅的研究调查,提出了一些适合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措施和对策:

1.推动机制创新

当下,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是十分有限,农村金融机构和金融组织也尚未成熟,我们必须从根源解决问题的主要矛盾才能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如何促进和推动农村金融突破原有的体制进行创新,如何形成一个健全的金融机制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瓶颈,就要从农村的金融机构的制度入手,提高机构的效率,保障资金的回流,促进产品多样,管理有效,监管成形,人员专业,网点应需,把这些基础的问题才能更进一步的构建全新的金融机制。

2.构建信用良好

信用和诚信可以说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不仅仅要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诚信,而是对于全国各业来说,诚信都应该进行提倡和弘扬。一个地区的信用度越高,那么这个地区的金融机制就越完善,信贷业务就越频繁,当地的经济就越发展,而对于当下的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来说,首先要加强农户对于信用和诚信的认识,加强法制和法律观念,对于不守诚的农户制订一些相应的惩罚措施,对于那些信用度差的企业,要加强审核力度,在可以放款的情况下,对其施行硬监管,这样不仅有利农村和农民的经济发展需要,同时也保障了我国金融机构不受三农贷款的影响,进而规避风险。

3.提高监督机制

我国是一个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农村经济是我国整体经济的支柱,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农业经济具有着风险大,周期长,投资多,收益慢的特点,而且外界各个环境影响的因素多,所以政府更应该加大监管力度,金融机构也应该出台一些相应的制度和措施,来进一步规避农业经济所带来的风险和压力,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加大政策性金融指标,加强合作性经济项目等,才能使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向合理化发展。

4.健全外部环境

再者,要完善和健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就必须强加我国农村金融的外部法制和政策环境,农村金融市场要发展,首先健全法制和法律,有效的对于农村金融市场给予保护和防范,其次,就要从根本上制订一些有利于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政策,向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问题上倾斜,保证农村有一个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才能正确的引导农村经济的发展。

综上,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虽然目前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尽管也找到了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和策略,但是在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的完善和发展过程中还会显现出不同的亟待于解决的困境和因素,就需要我们立足于长远,着眼于当下,进一步不断的完善和健全各方面的制度和体系,以发展我国具有远大前景的农村金融经济。

参考文献:

[1]宋保胜.基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下河南省农村金融抵抑货款状况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

[2]王新华,王海生.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概况及政策建议[J].上海金融,2008.

作者简介:胡 泊(1981-),女,籍贯:吉林省四平市,单位:吉林财经大学公共外部研究部,职称:讲师,专业:外语语言与应用语言学,学历:硕士。

上一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下一篇: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