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抓手,让语文课堂“生长”起来

时间:2022-07-19 05:37:19

找准抓手,让语文课堂“生长”起来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这就是著名的杠杆原理。而我想说:“给我一个抓手,我就能让课堂成为学生生长的殿堂!”

一、给教学流程一个抓手,让课堂富有效益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上有一篇叙事散文《柳叶儿》,为了将了解课文内容、品读文章语言、理解作者情感有机地串联起来,我在授课时设计出了一棵“缘分树”:一根倒挂的柳枝,四片柳叶分别对应“结识时间”“结识原因”“对其感情”和“相伴时的心情”。在回答“相伴时的心情”时,引导学生自然找出文章的关键句子“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要求学生思考“童年的我究竟乐在何处”,由此对课文语言的品读、赏析也就一并解决了。我想以后无论过去多少年,只要提到老师为他们上过的《柳叶儿》这一节课,学生脑海里一定就会瞬间浮现出这样一棵拎起整个课堂结构的“缘分树”来。

我想到现在学生作文时为了追求形式的新颖,总喜欢在文章开头加上一段题记,可是许多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样的语段适合做题记,往往乱用一气,反而弄巧成拙,开篇就暴露了自己写作上的缺点。我何不利用这次机会,找到一个抓手,一箭双雕呢?于是我设计了这一环节:首先出示“题记”的概念,给学生一个范围,避免学生乱找,然后请学生找出自己认为适合作为这篇课文“题记”的几组句子,用笔画下来,小组内讨论,通过分析、比较,推选出最理想的句子。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析、比较哪一组句子更适合作为题记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把句子里面所有的含义都分析出来了。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上有一首古诗――杜甫的《登岳阳楼》,如果按照正常的讲授方式“读、译、评、悟”,学生也一样能把这首诗学完,可这样的课堂是“被生长”的课堂,“被生长”的课堂是僵化的,而我所追求的是比“自生长”的绿色的课堂还要更进一步的“共生长”的课堂。我的脑子里面突然灵光一现,女儿弹钢琴的一幕出现在我的眼前。这是一首叙事、写景、抒情三者相结合的诗歌,诗的首联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从表达方式上来看,属于记叙,这不就是钢琴键上的中音区吗?颔联描写洞庭湖波浪掀天,浩渺无际,这明明就是那高亢激昂的高音区啊!颈联和尾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和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这就非低音区莫属了!如果我能引导学生以钢琴键上的三个音区为抓手来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把“读、译、评、悟”四个环节一下子串联起来。我启发学生道:“同学们,我们都知道钢琴键上有三个音区――低音区、中音区和高音区,如果让你来为这首诗配乐,你认为这些句子分别适合放在哪一音区?为什么?你能试着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吗?”原先死气沉沉的课堂立即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泉流,同学们马上活跃起来了,他们积极思考、讨论、交流、朗诵,擦出了许多思维的火花。

二、给赏析指导一个抓手,让课堂弥散浸润

语文课应该书声琅琅,感情朗读便是其闪光之处。如果我们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能够找到一个准确的抓手,不仅可以调动课堂气氛,还能让学生以读促悟,近距离地触碰作者的内心,真正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柳叶儿》这篇课文里面有两段写得非常好的句子。

第一,“谁说这树太高,没人能爬上去,我就两脚一甩,鞋飞出去,猴一样‘噌噌’地一直爬到最高点,爬到底下人越是不让上、越是嚷着危险的那根枝上去,抱住树枝,哗哗地摇,摇得我自己的身子随着树枝弹过来,摆过去,摇得底下的人一个劲地喊叫,一片惊慌,才得意洋洋地溜下树来。”这是一段描写作者爬树逞能的文字,里面的许多词用得非常准确,值得学生们一品。为了让学生体会出这些词的妙处,我采用了“替换法”:“谁说这树太高,没人能爬上去,我就两脚一蹬,一直爬到最高点,爬到底下人不让上、嚷着危险的那根枝上去,抓住树枝摇,摇得我自己的身子随着树枝摆来摆去,摇得底下的人惊慌地喊叫着,才高兴地溜下树来。”让学生在朗读中逐一进行比较,体会这些词的妙处。

第二,“柳枝儿抱回家来,奶奶便把柳叶儿捋进盒里、筐里,然后烧一锅开水煮,煮好之后,又捞进凉水里泡。往往要泡一两天,换三五次水,再攥干了剁碎,放上葱花、盐,做菜糊糊粥吃,有时候还会抓上一小把黑豆,喝几口粥,吃到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这是描写奶奶煮柳叶儿和作者吃柳叶儿的一段文字,为了让学生通过感情朗读跟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我在这一环节这样设计:“你能用兴化方言生动地讲述上面的文字吗?”最后的效果自然相当令人满意。

一次送教下乡活动,上了一节公开课――《明天不封阳台》,在感情朗读这一环节,我又采用了“删词法”和“调换词序法”。

第一,在品读“那咆哮的洪峰,那焚毁的山林,那流失的水土,那龟裂的农田,分明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一次次呐喊,一声声哭诉”这段文字的时候,我把“咆哮的”“焚毁的”“流失的”“龟裂的”“一次次”“一声声”几个词删去后让学生进行比较,从而体会这些词的作用。

第二,在品读“酒楼门口,不再有被囚于笼中的珍禽;集市摊头,不再有被高声叫卖的青蛙;鸽子飞过秋日的天空,我们不再射出铅弹;蜻蜓掠过夏天的裙边,我们不再张开捕网”这组排比句的时候,我采用的是“调换词序法”,把这段文字改成:“不再有笼中的珍禽被囚于酒楼门口;不再有青蛙被高声叫卖在集市摊头;我们不再对飞过秋日天空的鸽子射出铅弹;我们不再对掠过夏天裙边的蜻蜓张开捕网。”让学生通过朗读比较,体会原句的妙处。

而在讲授《安塞腰鼓》这篇课文的时候,我采用的又是“创设情境朗读法”和“分声部朗读法”。

第一,在描写激越的鼓声时,作者写道:“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这里运用比喻,通过环境和观众的感受来烘托鼓声,使鼓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更能表现腰鼓的震慑力。这样的鼓声早已深入人心,激起了观众的共鸣。在指导朗读时,我要求学生强调突出“百十个”“蓦然”等词,在读到“隆隆”时,让所有学生不需要读出声音,而是用拳头击打桌面发出声响,切身感受鼓声齐鸣所带来的震撼。

第二,在品读“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愈捶越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这一组排比句时,我要求学生模仿大合唱,分声部朗读。这里采用反复和排比的手法,使人感觉到腰鼓表演达到高潮,人的生命力被尽情释放,生命的一切在这释放中得到超脱和升华,因此朗读时应该简洁有力,高昂激越。于是我让一、二两组齐读第一个“愈演愈烈”,一、二、三组齐读第二个“愈演愈烈”,最后一段全班四个组齐声朗读。排比句的气势自然就读出来了。

三、给思维训练一个抓手,让课堂充盈灵动

著名特级教师武凤霞说过这样一段话:“在充满生长律动的课堂上,学习气氛不一定热烈,但要深沉,学生不能在文字中浮光掠影,要在思索中前行;不是在言说别人的思想,一定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声。看一看,能感受到躬身前行的姿态,听一听,能体悟到生命拔节的声音。”我们在组织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时候,方式多种多样,但一定要以让学生在思索中找到挑战点、突破点、提升点为最终目标,因此给思维训练找一个抓手就显得至关重要。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上有一个专题――“广告多棱镜”,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主要以活动方式呈现。其中,活动一是“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广告”,我精心选择了三则公益广告,要求学生在看懂广告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广告内容。为了让学生进行高效的思维训练,我在这一环节找了三个抓手。

第一,为了聚拢学生的思维方向,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我给了一个建议。

建议同学们这样描述:

这是一则宣传 主题的公益广告,画面上(视频中) ,启示(呼吁)人们 。

第二,因为考虑到初三学生在课堂上比较内敛,所以我采取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这样一开始就将课堂气氛营造出来了,学生克服了羞怯的心理,小组内的交流使得他们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加自信,因此回答问题非常踊跃。

第三,为了防止学生只思考自己小组负责研讨的一则公益广告而忽视了其他两则,我在小组交流开始之前又特地强调:各小组的同学除了完成自己这一小组的任务外,请再从其他两个小组的作品中选出自己喜欢的一组描述一下。

“生长”的课堂应该是拥有更多生成的课堂,从点状生成到整体生成,从个体生成到全体生成,从浅层生成到深层生成,从错误生成到有益生成。

语文课堂教学如果没有找准抓手,便犹如盲人没有了拐杖,船夫失去了船篙。为我们自己找一个抓手,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灵动、精彩!

上一篇:中国大陆第一个试管婴儿今何在 下一篇:试论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