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中如何用好新闻背景

时间:2022-07-19 04:33:27

新闻报道中如何用好新闻背景

新闻背景指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与原因所作的说明,新闻背景对受众更完整、更全面、更充分地认识新闻事实的本质,突出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与一般新闻不同的是,深度报道对于新闻背景的重视与依赖更为突出。在写作中,除常用的用事实说话外,还要求有分析、有解释、有评论,说明来龙去脉,讲清原因结果,并能预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笔者通过对新闻报道中新闻背景的作用、类别进行阐释,根据新闻写作体裁的特点,对消息中新闻背景与深度报道文体中新闻背景进行比较,进而探讨深度报道中运用背景材料的要求和原则。

新闻背景的作用

新闻背景有什么作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我们也在写作中有意或无意地运用过新闻背景。笔者认为,写新闻时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新闻主题的作用。

因此,新闻背景是新闻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补充、反衬或烘托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的重要材料,对新闻报道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有人说,新闻背景是新闻中的“维生素”,是新闻写作的“敲门槌”。

在多数情况下,如果没有新闻背景,新闻就会差点“味”,主题不那么突出,内容不那么完善。

那么,新闻背景到底有哪些具体作用?笔者认为,有以下五种作用:

一是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任何新闻事件的产生都有一定的原因和条件,因此,要交代清楚新闻事实,搞清新闻事实是如何发生、发展的,就必须说明原因和条件。

二是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这一类新闻背景着眼于给新闻主题提供时间或空间的“旁证”材料,即让新闻事实及其意义向时间或空间方面延伸,使新闻事实更为充分,也帮助受众更全面、完整地理解新闻事实。

三是突出新闻事件的新闻价值。在新闻写作中,我们往往遇到这种情况,若孤立地看一个新闻事实,它并没有较大的新闻价值,但是将它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它的新闻价值便会陡升。例如,胜利日报的报道《特殊考验》,就是把物探施工放在全国都在确保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这个大背景下进行创作的。

四是表明记者观点。巧妙地运用有关的背景材料,可以自然地流露记者的观点、政治倾向、思想感情。

五是增强新闻报道的知识性和趣味性。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读者的求知欲望愈发强烈,如果新闻能给受众提供更多的他们从未涉猎过的知识,受众就会对新闻发生更大的兴趣,乐于读下去,这是提高新闻可读性的重要一环。

新闻背景的层次性

任何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都是在一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与新闻人物及事件形成有机联系的一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就是新闻背景。新闻背景的含义双重,指向不一。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新闻背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新闻背景是仅就写作过程中直接涉及到的背景材料而言的。而广义的新闻背景涉及到新闻报道的全过程,包括:(1)宏观上,即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广阔时代与社会背景。(2)微观上,即与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直接有关的背景材料。有历史、地理、数字、知识、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等多方面背景。

在新闻报道的实践中,凡是一些好的深度报道,都成功地运用了新闻背景,对各种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进行纵横追踪,探索透析。例如,1999年1月、2000年6月和2001年6月胜利日报,2011年6月中国石化报分别刊发的“思考九八”系列报道、“关注广利河”系列报道、“关注放心肉”系列报道和“胜利油田发现50年产油10亿吨”大型报道,就是综合运用多种新闻背景的范例。

在消息写作上,常常涉及到新闻背景的运用问题。新闻背景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解释新闻、阐明主题、表达观点等作用。比如,2002年5月胜利日报刊发的“胜利人在塔里木”系列报道,就是运用时代背景的范例,通过对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中国石油在“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战略政策下,新疆、四川、中原、华北、大庆、胜利等6大油田钻井队伍进军塔里木市场的交代,使读者清楚地了解到胜利油田人置身于西部石油市场经受的严峻考验,它同塔里木石油市场按照国际石油公司模式运行的背景材料一道,深化了胜利油田人占领西部石油市场制高点的意义,为通篇报道增加了分量。

消息求“快”,目的在于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最新鲜的事实公开传播出去,真实的、新鲜的事实是消息的核心,相对于事实而言,背景是从属的,只是对新闻的局部加以解释,一般对全文的主题不会产生决定性影响。

而深度报道以“深”为优势,它要求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进行解释、分析和预测,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预测事件的发展方向。因此,深度报道不仅仅像消息一样,需要新闻背景的介入以产生生动或全面的阅读效果,而且由于深度报道强调“意义”,对于新闻背景的重视与依赖,要远远超出消息。

新闻背景运用的原则

一般来说,记者首先应在宏观的新闻背景中把握新闻事件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问题的重要性,然后依据主题和实际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背景材料,通过对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背景材料的组合运用,将深度报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的特征彻底表现出来。具体讲,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一是紧扣主题,不要脱离题意。应当明确这样一个概念,新闻报道运用背景材料,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主题,表达主题,帮助读者理解新闻的主要事实和意义,而不是为交代背景而交代背景,更不能冲淡主题或冲击主题。因而在运用背景材料时,切不可游离主题,那些与新闻主题和主要事实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的背景材料,都应毫不可惜地删除。例如:运用历史背景时,不要一味地展开那些宏大的历史背景,上纲上线,而忽视想解释的对象。如果这样做,就会造成手段与目的的错位。

二是简明扼要,不可喧宾夺主。在新闻报道中处于从属地位的背景材料,一般作为新闻的概述部分,应该言简意赅,抓住最能说明问题的实质性事实,寥寥数语,颇有分量地点明要害问题,而不能展开细写,以致造成主次不分,喧宾夺主。在有限的篇幅里,背景材料一多,势必会冲淡、影响主要新闻事实的连贯和展开。所以,背景材料一定要精选精写,决不可过多过长,真正做到“嫩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需多”。

三是联系自然,防止生硬脱节。文中运用的背景材料,务必要同新闻事实有本质的、内在的联系,或互相映衬,或互相对照,或互相依存,或互相制约,而且在表达时要自然、严密,有机结合,水融,背景和事实完全融为一体,方能收到好的效果。切不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故作姿态。另外,由于交代背景材料往往是一种插叙,叙述新闻事件的主线因而暂时中断,插叙过多也会由于主线中断太久而影响行文的畅达贯通,因而打乱了文章的节奏。因此,背景材料最好分散在事件叙述的过程中去交代,做到灵活穿插,避免材料堆积。

四是区别对待,有的放矢。不同的报刊拥有不同的读者群,他们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关心程度、了解程度也各不相同,新闻背景的交代也应有的放矢,区别对待,这就要求我们研究读者对象,懂得读者心理,运用背景材料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注重回答大多数读者所关心的问题。比如,胜利油田各二级单位的新闻如在本单位报纸、电台上播发,因为读者一般都熟悉,就不一定写背景;但在胜利日报、胜利电视台上播用,有些需要写一点背景;倘若在面向全国的中央报刊、电台上播发,那就应当交代必要的背景。总而言之,要考虑到读者对象是否能看懂,对大多数读者不清楚、不理解的内容,就要利用背景材料加以说明或解释,尽量让外行人看得懂,内行人不厌烦。

总之,记者和通讯员应当充分认识到背景材料在新闻表达中的重要作用,要选取科学恰当的方法运用背景材料,使之为新闻报道的表达服务。只有把握好新闻背景,才能胸装全局,站得高、看得远、挖得深、跟得紧,才能洞察新闻事件在全局中的意义。

诚然,新闻背景材料的运用,没有也不应该有固定的模式。选择哪些东西做背景材料、以什么样的形式表达,完全取决于新闻主题的需要。也就是说,选择新闻背景,既要与主题有关,又要便于表达主题。因此,应在服从新闻主题的基础上,不拘一格、灵活机动地选择、布置背景材料。

(作者单位:胜利日报社)

上一篇:新闻采写中的以小见大 下一篇:都市报如何有效开拓新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