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携手爱妻:最好的爱情是平淡相守

时间:2022-07-19 04:25:33

莫言携手爱妻:最好的爱情是平淡相守

2012年10月,莫言喜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了国内第一位享此殊荣的作家。然而,面对接踵而至的赞誉,莫言却表现得十分淡然,因为对他来说,自己最大的成功,不是写出了许多名篇,而是拥有一个相守30年的爱妻、一个幸福的家庭……

小时候的莫言生活很清贫,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上肥肉馅的饺子。直到20岁那年,进入棉花厂当了工人家境才有所好转。这时一个姑娘走进了他的视线,她就是棉花厂的女工杜勤兰。年轻时的杜勤兰生得不算漂亮,但却淳朴利落,一点也没有年轻女子的娇气,颇能吃苦耐劳。看到杜勤兰的第一眼,莫言就对这个质朴的姑娘产生了好感,认定了她将来必能成为贤妻良母。但在那个封闭的年代,大多数年轻人都内敛得很,加上莫言生性羞涩,不爱讲话,所以一直没有向杜勤兰表白过,一直将爱慕都锁在了心底。

后来莫言当了兵,成为了一名军人,他才觉得自己有了向姑娘“提亲”的资格,特地利用探亲假的时间回了趟老家,从村里请了位媒人,跑到杜勤兰家提亲。

在上世纪70年代,女孩们判定一个男人值不值得嫁的唯一标准,既不是能力也不是才干,而是这个人是不是老实可靠,恰好莫言就是一个木讷而老实的汉子,所以杜勤兰对莫言的印象还算不错,认为他值得托付终身。就这样,两个人很快开了证明领了证,并在老家办了一桌简单的酒席,请了请周围的亲邻,然后莫言便回到了部队,留杜勤兰在家中操持家务。

莫言果然没有看错人,杜勤兰的确是个勤劳能干的好媳妇儿,照顾老人、做饭下田样样都行。而入伍之后,莫言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如饥似渴地读书,想弥补自己当年没能接受教育的遗憾。除了疯狂地阅读,莫言还开始尝试写文章,经常给各级刊物投稿,但在最初的几年里,他的努力却并没有收获,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等来的往往是退稿信。

得知莫言沉迷于写文章之后,不少乡邻对此颇有微辞,认为全村几代都没出过一个读书人,他却非要写文章做先生,简直是在痴心妄想。但杜勤兰却觉得,看看书写写字没什么不好,既然丈夫爱舞文弄墨,那就由着他去吧,将来有了学问,教育起孩子来也容易些。那时候,杜勤兰从未想过丈夫的这项爱好将来能养家糊口,她只是觉得既然他爱做,就应该支持他。

经过几年的努力,莫言的第一篇小说终于在河北保定的一家刊物发表了。同年,莫言和杜勤兰的女儿笑笑出生了。为了照料女儿,杜勤兰辞去了工作,开始在家务农并照料孩子。虽然莫言每年只能回一次家,但是杜勤兰从未抱怨过半句,而莫言也十分疼惜妻子,每次回家都抢着跟妻子一起下地干活,两个人一同给农作物浇水施肥,在地头田间说说笑笑,最后一起踩着黄泥巴回家,心头却是无限甜蜜。

1982年,莫言考入了中国人民艺术学院,开始了紧张的学习生活。在此期间,他一直在坚持写作,并且确立了新的文学理念,开始大步向文坛进军。几年后,莫言又攻读了硕士学位,并开始了长篇小说《丰乳肥臀》的创作。在此期间,莫言一直生活在北京,而杜勤兰则留在家乡照顾老人和孩子,每年只有在莫言回家探亲的时候,两人才有机会见面,有人劝杜勤兰看紧丈夫,说男人单身在外,难免会有其他想法,但杜勤兰却对莫言放心得很,她说自己清楚丈夫的为人,像那些沾花惹草的事情,老管(莫言本名管谟业)根本没心思去做。

独自一人滞留在北京的岁月,莫言把心思都用在了学习和写作上,他经常一写就写到了深夜,因为没钱买宵夜吃,自己也不会做饭,每当莫言肚子饿了,就用大葱煮水喝,久而久之,就患上了胃溃疡,一到饭点就开始胃疼。

有一次莫言回家探亲,杜勤兰特地为他包了一顿猪肉大葱的水饺,没想到莫言还没动筷子就开始胃疼,痛得趴在地下打滚。杜勤兰追问之下,才知道丈夫患上了胃病,当下心疼极了,提出要去北京照顾莫言的生活。但是那时候莫言还住在部队的宿舍里,所以无法带妻女北上,无奈之下,杜勤兰只好烙了一大叠高粱红薯煎饼,让莫言带到北京当宵夜。那叠煎饼莫言吃了很久,每次写作时肚子饿了,他就会小心地撕下一小块煎饼,放在嘴里慢慢咀嚼,让高粱与红薯的滋味在口腔里尽情弥漫。在这种闭目享受中,他便仿佛看到了千里之外的故乡,还有家中正倚门等待自己归家的妻子。

1987年,莫言的作品被改编成了电影《红高粱》,电影上映后,全国很快掀起了“红高粱热”,莫言也拥有了一大群女粉丝,不少女性纷纷向莫言倾诉爱慕之情,其中也不乏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貌美者,但莫言却一一回绝了。有位女士表现得特别执着,她不断向莫言表达自己倾慕之情,并且调查了他的家庭。她对莫言说:“你和你妻子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你们的学识水平、文化层次根本就不对等,肯定会出现交流上的障碍,与其等到将来决裂,还不如早点好合好散,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但是莫言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位女士的好意,并且告诉她,自己和妻子之间是有爱情的,有时候爱情和学识、地位无关,但和灵魂的觉知有关,他早已认定家中的糟糠之妻就是和自己相伴一生的人。

为了避免女粉丝们继续“骚扰”自己,莫言干脆向部队申请了住房,将妻女都接到了北京。因为杜勤兰没什么学历,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莫言就让她在家中当起了家庭妇女,自己则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一家人过着清贫但安乐的生活。

莫言一生不太看重金钱。他古道热肠,若是朋友和乡邻们有什么困难,对他言语一声,莫言总会慷慨解囊。有一次为了给一位朋友做担保,莫言果断地向出版社抵押了自己的全部书稿,将那位朋友感动得潸然泪下。也正因如此,莫言本来就不丰厚的稿费和工资总是用得特别快,一直没有攒下什么钱,一家三代一直挤在一套91平米的老房子里,但杜勤兰从未抱怨过什么,反而觉得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守在一起比什么都强,她尽心尽力地打点着家务,照料着莫言的生活,给予了他无微不至的关心。正因如此,莫言才能集中精力搞创作,写出了一部又一部的好作品。

事实上,对莫言这样的大作家来说,想赚钱一点都不难,只要为辅导机构做做代言,多做几次商业性质的讲座,或是帮企业写点宣传文稿,金钱就会奔涌而至。但是莫言从来不屑如此。于是便有商家打起了杜勤兰的注意,趁她出门买菜的时候塞红包给她,请她帮忙做通莫言的思想工作,还承诺事成之后会送给莫言的女儿一套房子。没想到,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水平的杜勤兰却果断地拒绝了对方的要求,她把红包还给对方,并告诉他们,自己了解莫言的为人,他宁可一辈子和女儿一家挤在一套房里,也不肯用这种方式为她换个住所。

同莫言相处的时间长了,杜勤兰也受到了书香的熏陶,学到了不少东西。闲暇的时候,她常坐在莫言的书房里看书,并不时给正在写作的丈夫倒杯茶,两个人互不打扰,其乐融融。杜勤兰很喜欢读莫言写的短篇小说,也会给莫言提供一些素材,两个人交流起想法来,还颇有些文学研讨会的氛围。

因为经济并不宽裕,杜勤兰每次去菜场总会买上一大篮蔬菜,但却很少买肉,有人问她,莫言老师这么大的作家,一定赚了不少稿酬吧,但怎么老也看不见你家吃肉呢?杜勤兰就会呵呵一笑,告诉对方说:“我们这是安步以当车,晚食以当肉呢!再说了,素食多养生啊,老管都这么胖了,可不敢再给他肉吃了!”看见这幅场景,莫言总会咧开嘴大笑,连说:“知我者,老妻也……”

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国内也席卷起了“莫言热”,几乎人人都在谈论莫言。但在莫言和杜勤兰看来,生活不会发生什么实质性的改变,他们依然会一起散步一起听戏,相扶着走完平淡的一生。也许到了垂垂老矣的那一天,对载誉累累的莫言来说,最有滋味的还是妻子包的那碗饺子。

上一篇:纽约中央车站扩容规划方案 下一篇:“电子娃娃”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