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

时间:2022-07-19 01:17:01

论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教学,亦称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并获得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学习方式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一种彻底的改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者,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者。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实施探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得到全面发展。我就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意义、过程和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一、在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1.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与探究性学习的培养目标和学习方式是相辅相成、交互作用的。要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勇于探索,科学实验,积极实践,通过亲身实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开展探究性教学专题研究,对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和实践能力,促进生物学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探究学习能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观察生命现象,探索生命本质,从而获得生物学知识,有效地形成生物学概念;探究学习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探究能力,而探究能力又是形成生物学概念的前提;探究学习能培养学生探究生物世界的积极态度。

3.探究式教学是生物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法。探究式教学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探索活动去发现科学结论,而不是将现成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或完全靠书本上的间接经验来获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和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来获得生物学知识。这些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并更容易应用到实践当中。

4.探究性教学能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种事实来发现概念和规律的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中心是针对问题的探究活动,当学生面临各种让他们困惑的问题的时候,就会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会对问题进行推理、分析,找出问题解决的方向,然后通过实践活动,用科学的语言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方法,增强社会实践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独立的观察、思考、推理和判断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如何进行探究式学习

1.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创设一种情境或途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第一步。教师通过充分的课前准备,有目的地创设情境,制造矛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顺理成章地产生好奇与疑问。同时要营造出宽松、互动、妙趣横生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探究的驱动力。这是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环境意识、生存意识,以及学习意识的重要手段。

2.根据自己的知识与经验,针对不同的问题作出不同的假设,并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出发,要求学生经过缜密的判断和推理,使假设的题目符合逻辑。并充分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类比思维等,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肯定与否定,或双向的不定结论,提出一种或几种假设,让学生在实验中去验证,从而提升学生的判断力和洞察力。

3.针对问题提出假设后,如何设计方案去验证预定的探究目标,这是探究活动中的关键点。教师要通过背景资料的点拨、启发,使学生切合实际地制订出与自己水平能力相符的计划去或支持假设。教师要引导学生收集和学习与问题有关的信息资料,大胆地探究问题所涉及的有关范围,进行科学合理的猜想和推理,整理与问题有关的数据,并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结构,同时鼓励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不断反思和审视本组的探究程序和方法,从而及时地进行调整,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让他们在尝试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发现的喜悦,从而获取知识与方法,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4.让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根据逻辑关系和推理对实验现象作出解释,科学分析出结论。教师可通过具体要求,提出一些方法上的指导,把实验所得系统化、简明化、概念化、模型化,并经过数据的处理、结果的分析及验证,得出正确的结论。

5.学生个人探究结束后,教师还要充分地鼓励学生,让他们通过资料共享,讨论交流,大胆创新,提出建设性的方法或结论,通过讨论拓展探究的范围。对于学生的各种见解与观点,教师应以激励为主。评价可由教师进行,也可让学生自评互评。在评价时要注重过程,肯定学生的能力及态度,让学生通过活动产生成就感,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团队精神。对于存在的问题,就事论事,总结教训。

三、生物教学中探究式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创造力的过程。我国的教育改革要求我们的教育体现的是素质教育,教师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只有更新教育观念,在探究性学习的实施中才会做到有的放矢。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教师的培训和指导,使教师较快地熟悉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较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2.要突出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生是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整个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探究性学习对学生的自主性程度要求比较高,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可以从已知的生物事实材料出发,遵循引导、合作、自主、创新的发展过程,创设铺垫型问题情境,使学生能从问题出发,引发学生积极独立地思考,主动投入学习。教师在整个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就是组织者和协调者,向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感受探究过程,在实践中创新。

3.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动手能力。教师应该尽可能把能让学生做的实验都让他们动手去做,使他们融入实验中,成为实验真正的主人。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以让学生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生物学实验主题,根据多种思路和方案自行设计、组织和展开实验,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使他们掌握科学研究的程序和方法,提高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生物学实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而且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上一篇:探究性学习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