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茶疗,打响节后保胃战

时间:2022-07-18 10:59:35

中医茶疗,打响节后保胃战

说春节是个“吃”的节日,一点也不为过。新春佳节,家人团聚,亲朋聚会,免不了顿顿大鱼大肉,一醉方休。然而,过完年,“酒精”考验、“鱼”火煎熬的肠胃却往往不堪重负,开始抗议了:食欲不振、腹泻、腹痛、便秘、厌食……到底应该如何打好节后的保“胃”战呢?中医茶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节后有“胃”险

节后,到医院看胃肠病的人逐渐增多,造成这些“胃”险问题的原因,第一个也是最多见的就是食伤胃,中医上称为伤食。伤食是指因饮食损伤脾胃所致的病证,多由饮食不节,也就是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造成。因为过年进食了大量的肉类、油炸食品,再加上三餐不规律,造成了肠胃超负荷运转、功能紊乱,不要说本身有肠胃疾病的人了,哪怕健康的肠胃也受不了这样的折腾;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食伤胃还包括饮食不洁,也就是食品卫生导致的消化系统问题,比如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导致腹泻等等。

第二个原因主要是酒伤胃。过年推杯换盏,把酒言欢在所难免,平时不喝酒的人过节都要喝点。中医上来说,酒可酿湿生热,容易损伤脾胃功能,影响消化吸收,老是醉酒的人还可能造成出血、呕吐、腹泻、上火等消化系统问题,所以酒伤胃也比较常见。

第三个原因主要是情绪伤胃。过节期间忙着走亲访友、应酬,怕自己招呼不好别人,也怕别人不好好招呼自己,疲劳、紧张难免影响人的情绪,而不少胃病的发生与发展,都与人的情绪和心态密切相关。现代研究也证明,当一个人处在紧张、烦恼或愤怒时,这些不良情绪就会影响胃的分泌、运动、消化等功能,从节后综合征的情况来看,情绪问题导致消化系统出现疾患的情况正呈上升趋势,所以情绪伤胃也是一个主要问题。

保“胃”战略总纲

说到保“胃”,先要认识中医理论中的胃不是一个单纯的脏器,中医用脾胃来代替现代医学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所以消化系统功能的问题,都可以放在调理脾胃的范畴。

节后保“胃”,方法有很多,轻的可以通过行为生活方式的调整和饮食调养来改善,症状严重了还可以吃点中成药或者西药,总体来说,节后保“胃”主要是在饮食上一定要节制,同时要有规律。春节期间有了充分的时间可以睡懒觉,但早餐不可省。要注意摄入高蛋白、高膳食纤维的食物,加强肠胃蠕动,加快体内毒害物质的排泄过程。同时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有助于消解压力,缓和情绪,降低肠胃疾病复发的机会。保持愉快的心情,用餐时更需要放松。除了这些基本的原则外,也可以试试下面推荐的这几款简单易用同时有效的茶疗方。

节后保胃茶疗方

①食欲不振

神曲茶

【配方】神曲30克。

【制用】泡水饮服。

【功效解读】神曲味辛、甘,性温。消食之力较强且健胃和中,适用于各种食积不消之症。用于食欲积滞、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呕吐泄泻等症。

山楂橘皮茶

【配方】山楂20克,橘皮5克。

【制用】 山楂用文火炒至外面呈淡黄色,取出放凉,与橘皮共放茶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解读】山楂开胃消食,特别对消肉食积滞作用更好。很多助消化的药中都采用了山楂,山楂是节后保“胃”首推的中药之一。山楂与橘皮两药共为茶饮,可以起到健脾胃、理气滞、解油腻的功效,治疗节后内积食滞、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胀闷,有非常好的效果。

白萝卜橙汁茶

【配方】白萝卜50克,橙子1个。

【制用】分别榨汁,将两汁混合,加白糖搅匀,代茶饮。

【功效解读】白萝卜下气消食,具有开胸、顺气、健胃的功能。橙子有生津止渴、消食和胃的作用,特别是对胃气上逆、恶心等很有效。若是节后消化不好,或经常打嗝,还可以在每天饭后一小时吃个橙子。白萝卜橙汁茶还可解油腻,开胃消食,理气化痰。用于节后食欲不振效果很好,胃寒者饮用时还可以适当加热,以免引起不适。

②腹胀

橘皮生姜茶

【配方】鲜橘皮20克,生姜10克。

【制用】将橘皮切成细丝,加入生姜碎末,再加白糖适量,用沸水冲泡,每日早、中、晚各饮1次。

【功效解读】橘皮芳香健脾,祛风下气,又能缓解脾胃气滞。橘皮所含的挥发油对消化道有缓和的刺激作用,有利于胃肠积气排出,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于消化。俗话说:“饭不香,吃生姜。”生姜含姜辣素,对口腔及胃肠有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减少肠内的发酵,排除消化道中积存的气体。

③便秘

决明润肠茶

【配方】草决明30克。

【制用】将其炒至适度,碾碎,用沸水冲泡5~10分钟,代茶饮。

【功效解读】草决明为豆科植物决明的成熟种子,又名决明子,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作用。药理实验表明,其含有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等成分,能降低血压、抗菌、促进大便。节后便秘如果较为严重的话,还可使用大黄、番泻叶等适量通便。

④腹泻

麦芽内金茶

【配方】麦芽30克,鸡内金10克,粳米30克,茶叶5克。

【制用】上药共放锅内,用小火焙黄,略捣碎后,放保温杯中,用沸水泡20分钟后即可当茶饮用,边饮边加开水,每天1剂。

【功效解读】麦芽,这里主要指焦麦芽,专用于消食导滞,可以解决食积导致的吞酸、脘腹闷胀、腹泻等问题。鸡内金广泛用于米面薯芋肉食等各种食滞证,有较强的消食化积作用,并能健运脾胃。本方也可以加入党参、白术、陈皮等同用,以增强健脾消食止泻的功效。

石榴山楂茶

【配方】茶叶3克、焦山楂5克、石榴皮5克。

【制用】混合后加水煎沸5分钟即成。每日1剂。

【功效解读】石榴皮涩肠止泻,山楂消食化积,可治疗食积,腹泻病症。

⑤胃中不适、胃痛

连萸竹陈茶

【配方】 黄连6克,吴茱萸1克,竹茹10克,陈皮4克,绿茶3克。

【制用】前4味加水约450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绿茶,分2次凉饮。每日1剂。

【功效解读】本茶疗方清热和胃,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清热泻火,燥湿解毒。吴茱萸味辛,温,芳香燥散,可升可降。陈皮行气,主要适用于胃热炽盛型胃脘痛:胃痛急迫或闷满胀痛,吐酸,心烦,口苦或黏,舌红,苔黄或腻等。

⑥酒伤

醒酒茶

【配方】 葛根(葛花亦可)15克,决明子10克。

【制用】每次半份,开水冲泡或水煎代茶饮。

【功效解读】能醒酒化湿,健脾消食。用于饮酒过量。

⑦上火(胃火)

乌梅降火茶

【配方】乌梅10克,山楂5克,陈皮、桂花或少量。

【制用】加入2升水,煮沸,再加适量冰糖调味,放凉之后即可饮用。

【功效解读】桂花可以止咳化痰、养生润肺;山楂和陈皮则能健脾消食。本方有生津止渴、祛暑养阴的效果,并且可以预防肠道传染病。

上一篇:手机用药小顾问 下一篇:巧用艾叶 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