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浓浓的语文味流淌在学生心间

时间:2022-07-18 04:46:49

让浓浓的语文味流淌在学生心间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变化,曾经是“规矩、呆板、拘束”的课堂渐渐离我们而去,语文课堂呈现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我们感受到:新课改的精神已经逐渐深入人心。但是,在平时深入课堂听课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优质课堂、家常课课堂追求“热闹”的现象,这到底是一种好的现象还是一种华而不实的教学行为?“热闹”背后,留给我们的是深刻还是浮躁?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课堂提问中的“热闹”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从某种程度上看,课堂教学的艺术也正是提问的艺术。但事实上,当我们去关注课堂提问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种最古老、最常用的教育方式有时却被我们轻视与忽略了。一些过于简单而又带有明显暗示的比较粗放的提问,比如“是不是”“对不对”“想不想”等,使问题显得低效而无实际意义。从以上片断可以看出,老师把课堂提问作为实现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法宝,看重的是表面现象。“满堂问”“满堂答”,教学气氛是活跃了,甚至显得有些热闹,但深入思考,学生受益不多。提问没有真正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学生的回答是程式化的,缺少个人思考,也就达不到启迪思维的目的。曾有一些专家指出,现在有的语文课,往往冠以“对话教学”“互动教学”的名头,有些提问并非为学生而设计,而是为追求热闹的气氛,热闹的背后掩盖着的是学生学习语文收获的匮乏。

我们如何改变这种现象,让有效的课堂提问成为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桥梁、火种与催化剂呢?笔者认为要讲究提问的策略。

首先,提问的切入点要“巧”。“浅”是提问的大忌。“有疑而问”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浅显的提问往往问而无疑,课堂上学生对答如流,表面上是互动轰轰烈烈,实际上学生怎么也动不了。我们只有找到切入点,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才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次,在提问的内容上要体现“精”。“碎”是提问设计的通病。教师设计的提问太多太杂,将导致课堂教学外紧内松,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松松垮垮。“满堂问”其实就是“满堂灌”的另一种翻版。这是表面上的互动,形式上的互动,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另一种负担。“精”是指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问题精要恰当,避免繁杂琐碎,做到精益求精。让学生解答这些问题时既理解和掌握知识,又得到了一定的思维训练。

二、合作活动中的“热闹”

合作学习目前被不少教师视为最有效的方式。我们常常在课上听到“下面同学们相互讨论”“接下来前后四个同学合作”等,而实际上很多小组合作成了“小组合坐”。相互交流成了独白或讲与主题无关的话。从以上片断可以看出,这位老师注意到了语文课的形式,但没有考虑本环节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学生只是机械地参与,场面热闹了,但学生真正交流了吗?达到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了吗?其实,教学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为,不必要非得赶时髦。如果只考虑形式如何与众不同,而不考虑“热闹”背后的价值,那么,教学目标将会远离我们,新课程的实质将无法体现。

如何避免课堂表演热闹氛围背后出现的不和谐、有效发挥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呢?

首先要根据课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来确定是否采用课堂表演,不纯粹为热闹而表演。

其次要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体验。表演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

第三要考虑当时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三、朗读训练中的“热闹”

课堂充满了琅琅的读书声,显得非常热闹。但这就是今天“课标”提倡的精神吗?课后与执教的老师交流了几个问题。

语文课堂上强调读是完全正确的,但不是为了追求热闹而出现“死读书,读死书”的局面,而应该把“读”与“思”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训练,思维的碰撞,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真正把书读出“情趣”来。

如苏教版小语第11册《船长》片断:

生:读了课文第22自然段之后提问,这个“伟大的灵魂”指什么?

师:大家在什么情况下沉默了?请读一读课文第6至22自然段,思考从船长与机械师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自由读完课文后交流。)

生1:险情十分严重,船上的人员及所有财产都有可能遭到灭顶之灾。

生2:船长认为20分钟能够排除险情,让船上60个人脱险。

……

这里,老师没有让学生立即讨论提出的问题,而是引导学生阅读有关文章内容,让学生经历、亲近文本,感知语言文字,了解船长与机械师、大副之间的对话内容,也就是为认识船长那种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奠定了基础。

接着教师范读第6至22自然段,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入当时的情境之中,让学生通过对语言的理解、语气的体验,揣摩船长面对险情所采取的态度以及流露的情感。

最后在学生感悟的基础上,再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对话,将船长当时复杂的心情表现出来。

课程改革的过程也是扬弃的过程,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的教师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教学误区,有时为了追求热闹的课堂气氛,只抓住了语文的外壳,失去了语文的本性,迷失了方向,远离了新课程。因此,我们要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牢牢把握新课程实质,使语文课堂既有活泼新颖的形式,又有凝神思索、静思默想的时刻,让浓浓的语文味流淌在学生心间……

上一篇:串起散落的珍珠 下一篇:初中语文课堂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