瑰丽的奇葩 浓浓的诗情

时间:2022-10-03 08:46:02

摘要: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民族智慧的重要途径。在古诗教学中应抓住诗人的作品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写作特点,让学生把吟唱与表演相融,深切感受诗句所蕴含的诗意,抓住诗歌特征,感受诗境,根据诗作所蕴含的情感,培养和铸造学生高尚的灵魂,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教师还要在教学中注意知识的迁移与延伸,引导学生对古诗词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热爱古诗,日积月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关键词:古诗;方法;初探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9-0021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奇葩,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璀璨的明珠。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民族智慧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根据古诗特点,让学生耳目一新,全面理解古诗词内涵,提高课堂效率至关重要。

一、熟悉作者,了解背景

小学教材中所精选的古诗词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诗人的作品都具有独特的风格:李白诗的豪迈奔放,杜甫诗的真实生动,陆游诗中的爱国情怀,王维诗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等,让学生了解诗人的写作特点,由已学诗引出新诗,可以使学生兴趣盎然,轻松学习。另外,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个人的生活遭遇,也对理解诗意大有好处。如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时期,连年的战争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而对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有较深理解,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全诗所充溢的爱国情怀。

二、吟诵结合,找准诗眼

“诗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的朗读学习是一个过程,在进行有的放矢的朗读指导中,应注意帮助学生体会语调停顿、重音与节奏,也可让学生跟着多媒体课件吟诵古诗,体会诗句的韵律、语流的停延。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吟唱古诗,让学生在吟唱中激趣、动情,并让学生把吟唱与表演相融,深切感受诗句所蕴含的诗意,并通过吟诵,让学生感知诗意,体会诗词的精意妙理,神思妙笔,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界。

三、抓住特征,感受诗境

在历代古诗中,诗人总是取材于现实生活,每首成功的诗歌都着力表现一种意境,但每首诗的结构、写作特点、写作风格不尽雷同,从体裁上有律诗、绝句等;内容上有借物抒情的,有托物言志的,有借物喻人的……对于写法与意境相近的可以互相对比、拓展,可取异曲同工之效。如韩愈的《早春》与《晚春》都是写春天的美景,并借景抒情,在教学中可互相借鉴,加深理解,对于个别独特抽象的古诗,在教学时,可借助插图和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再现生活场景,对没有写或没有直接写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使古诗内容更丰满、清楚和完整。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句与诗句之间留下许多未直接描写的意蕴空间,可启发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意境,在生动感人的离别场景中品味“别”意,感悟真情。

四、诗以载道,以情传情

中国古诗是丰富多彩的,就思想内容来说,有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关切,如杜甫的《春望》等;有对保家卫国英雄人物的赞颂;有对腐朽统治的抨击;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歌唱;有对忧家思乡的愁怨;有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古诗的教学要抓住诗作所蕴含的情感,培养和铸造学生高尚的灵魂,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从“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和“天上来”的黄河之水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从“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体会伟人的爱国情怀;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树立远大志向;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体会伟大的友情;从“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培养学生惜时若金;从“直挂云帆济沧海”,培养学生为理想而奋斗等。融德于诗,融道于诗,诗道结合,以“情”传“情”,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人生。

五、增加表象,合理想象

表象是想象的材料,表象的数量和质量影响着想象的水平,表象越丰富,想象就越开阔而深刻,古诗本身的含蓄性和简洁性使得有些要点不便于学生理解,就要注意让学生积累表象材料去理解诗歌。如张继的《枫桥夜泊》,学生对诗歌的意境难以深入体会,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从个别表象材料入手,引导学生想象这幅从未感知的图景,该诗由“月落”、“乌啼”、“江枫”、“渔火”、“城郭”、“寺庙”、“钟声”、“客船”等表象材料构成了一幅画面,学生通过理解,加以想象,会理解得更加透彻、明晰。

六、日积月累,陶冶性情

古诗作为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源远流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成长。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知识的迁移与延伸,引导学生对古诗词浓厚的学习兴趣,有目的地让学生背诵古诗,并通过“古诗文大赛”、“经典诵读”等活动让学生熟记熟背。要求学生完成《必备古诗词》的任务,潜移默化地熏陶与感染,并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学写“古体诗”,不要求格律规范准确,要适时点拨指导,让学生体会到“写诗”的乐趣,尝到成功的喜悦,进而热爱古诗,日积月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现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体,能够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的文学可有准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得人生是干枯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在引导学生多积累、多发现的基础上,打开诗的大门,感知诗的神奇魅力,让生活充满浓浓的诗意,书写诗意人生。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西县实验小学 748100)

上一篇:虚拟机技术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 下一篇:铅酸蓄电池厂对周围环境及周边人群铅负荷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