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关心理论视野下的职教师资网络培训策略研究

时间:2022-07-18 01:18:48

持续关心理论视野下的职教师资网络培训策略研究

摘要:该文在分析开展职教师资培训需要的基础上,提出以大卫・西沃特的持续关心理论为指导,构建网络远程职教师资培训策略,以期实现对职教师资队伍培养的终身化过程。

关键词:持续关心;职教师资;网络培训;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8-1762-03

改革开以来,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国职业教育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同时,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冲击与困境。新的教育培养观、市场人才需求观和人才培养质量观,对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这就对职教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建设要求。因此,应用信息技术优势构建一种科学、合理及持续的师资培训模式尤显重要。

1 开展职教师资队伍网络培训的必要性

教师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素,职教的特征是职业为向导,职教教师是学生与企业间的桥梁,从而要求教师在素养上应不断更新观念、学习掌握专业先进知识和技能,师资培养上也应体现出职教特色,为教师提供一种持续发展的培训策略,由此培养出一批具有职教特征,能够胜任职教事业的师资队伍。

1.1 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2006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刘占山提出: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促进学习者职业生涯进步,要突破学校教育、学历文凭和集中教育的单一传统模式,向多种形式转变,以面向更广泛的人群,适应学习者更加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信息技术环境下,新技术的应用及普及对职业学校提出了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也将带来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要培养出社会、市场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掌握新技术应用,利用各种新技术优化教学、不断吸收专业领域新知识和技能,寻求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道路。

1.2 职教师资的建设、培养现状

1)师资队伍来源途径广,组成结构复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教育内容及实现上有着本质的不同,由其自身独有的特性,使职教师资组成复杂。有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相关企业调入技术人员、相关企业、行业的专家等,四类组成人员各有优缺点,或重理论、或重实践、或缺乏教学经验,如何促进各类教师的全面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是职教发展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2)教师专业发展受限、进修渠道不畅。近年来,国家虽一直加大职教师资建设力度,不断完善职教师资的培养和培训工作,但由于职教教师数量众多,渠道主要为:一是通过考核或获得上级主管部门分配名额后,进入高等院校或同级学校学习,但名额受限,多数教师难以获得学习机会;另一种是进入相关企业提高实践技能,但受校企合作关系紧密度的限制,也较难获得培训机会,因此,对多数教师而言,培训机会是有限的。

3)知识观念落后,更新速度慢。现有职校,多为原基础上通过扩大规模、转型后成立,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多数学校存在生存危机,资金紧缺,无力承担教师知识更新的情况;普通高校中过去也把职业教育作为创收的主要途径,常常忽略教师知识的更新。这造成了教师知识陈旧,思想僵化,教学方法保守,教学质量低。

2 传统培训中主要存在问题

1)培训方式单一、时间短、内容多、针对性不强。传统职教师资培训中多采用讲座式的课堂教学法,在短期的时间内讲授大量内容,增加了教师的学习负担,且所授内容缺乏针对性,容易使参训者产生消极情绪。

2)缺乏有效的持续交流平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学习往往随着培训的结束而终止,参训者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时,常常因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指导,而对培训所学知识失去兴趣。

3)工学矛盾突出,不能全心进入学习状态。受培训教师由于工作需要,常在培训过程中受工作影响而耽误课程学习,但由于传统培训中知识的无法重现性,使得耽误课程无法再补,这也会导致培训效果的衰减。

4)重内容、轻个体。以往的网络培训,对培训的定位不够准确,网络培训等同于知识教育,主要精力常集中在内容的组织上,不以参训者需要出发,影响培训的实际效果。

5)对参训者缺少必要的关心及帮助。网络培训平台建好后,要求参训者按时浏览相关培训资源,培训由人对人变成了机对人,期间参训者缺少必要的专家或培训教师指导,无法解决存在的问题,培训往往流于形式。

3 持续关心理论的特征分析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促生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模式,拓展了培训途径,使培训形式多样化是促进职教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应用网络开展培训时,除需要对网络培训内容精心组织外,还要对参训者的学习服务提供有力保证,以往的网络培训,常常只注重内容的组织,而忽略了对参训者整体学习积极性的研究,缺乏适应的网络培训策略,容易造成培训走过程,使培训效率降低。

“持续关心”理论是英国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专家大卫・西沃特在其“学生支持服务”的理论中倡导并付诸实践的。其核心思想是要求远程教育机构和辅导教师对远程学生提供更多的关心、更好的学习支持服务和其他各类服务。①理论强调:1)在网络培训中,应对参训者建立一种持续的关心和支持服务,使参训者在培训过程遇到问题能得到教师的及时关心和帮助,从而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2)在网络培训中,培训教师应及时关注参训者学习动态,加强对培训过程的控制,帮助参训者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对学习资源的获取及应用能力。3)在网络培训中,要持续的为参训者提供咨询或辅导,这一过程应是长期、连续的,并能适时满足参训者的需要。

4 持续关心理论视野下的职教师资网络培训策略构建

结合现状,应用大卫・西沃特的持续关心理论,该文提出持续关心理论视野下的职教师资网络培训模型,如图1示。

在培训模型的基础上,构建网络培训策略,其目的在于促进网络培训中学习的发生,突破传统培训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突出协同学习、个性学习及持续支持的学习,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强化参训者间、参训者与培训者间的持续互动合作交流,提高参训者获得有效学习结果的概率,构建出培训教师、参训者 、培训内容和学习媒体间的信息传递、持续交流、帮助服务为一体的培训模式,该模式共分三大步骤,分别为培训前、中、后 ,如图2示。

4.1 培训前

1)参训者特征分析。认真分析参训者知识结构,专业能力层次,参训期望与需求,参训态度。通过充分了解培训组织的前期知识,为参训者提供个性化学习,使培训内容更具针对性,培训主题更加明确。

2)培训教师角色定位。培训教师除指导、帮助参训者安排自主学习过程及使其获得更好的学习结果外,还应充当中间调解人角色,起交互媒介的作用。培训开始前,培训教师要合理制订培训的最终目标,知道在培训中如何才能帮助参训者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如何帮助参训者实现将培训成果进行迁移。

3)培训设计。本环节包括两部分,一是培训内容设计,二是培训形式设计。培训内容设计应以着力解决参训者在实际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为中心,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包,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注重培训教师与参训者的共同参与性。培训形式设计主要是以非学科性学习为支撑,利用信息技术(如为学习者建立个人主页(博客)、电子邮箱及QQ群)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如自主学习、小组协同学习、案例分析和视频演示),为参训者提供除专业知识之外的帮助,并贯穿整个培训过程。

4.2 培训中

1)学习引导。参训者在网络培训中具有一定的学习局限性,因此,培训教师应对参训者提供足够的持续反馈和强化,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监控,激发学习兴题,引导参训者积极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在线交流。

2)有效互动。交互是整个网络培训的中心环节,有效交互的关键是看培训中的交互是否有利于参训者获得有效的学习结果,实现对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①。培训中应保证参训者间、参训者与培训者间进立起良好的人-机-人合作关系,持续保持有效沟通与互动。

3)任务安排。网络培训是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学习目的性强。因此,培训内容的安排要做到“按需施教”。每一内容学习完成后,培训教师应合理安排任务,使参训者真正感受到学有所用。

4)辅导答疑。辅导答疑是培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常规学习的继续,是为参训者指明方向、解答学习困惑的必备手段。由于培训过程中参训者常会碰到各种学习问题,因而辅导答疑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使参训者能及时获得并能保持长期有效的帮助,按照持续关心理论思想,本策略在培训中及培训后都安排了辅导答疑环节。

4.3 培训后

1)多元评价及反馈。评价贯穿于培训中及培训后整个培训过程,评价的主体是参训者、学伴和培训教师;评价形式主要是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关注参训者在培训现场的学习反应,了解参训者对培训内容的满意度,关注参训者经过培训后所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等。评价的结果将及时反馈至前两个环节,以便培训教师及时做出调整和修改。

2)关联和迁移。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使参训者“学以致用”,本环节主要为参训者创设认知难题,引导参训者建立认知关联,使培训与学习的需要、兴趣、目的等相联系,促进参训者将以前所学的知识更直接地发生迁移。

3)辅导答疑。该环节发生在培训中和培训后,主要体现对参训者持续关怀的思想,使参训者在学习中一直受到培训教师的关注,并及时获得帮助,增强参训者的学习兴趣,利于积极性及培训效果的提高。

5 策略实施建议

应用信息技术搭建职教师资培训平台,为广大教师服务,是社会、技术发展的必然,是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对职教师资进行知识的扩充和再学习,以便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本策略的构建就是为了能更好地开展网络师资培训,策略实施建议如下: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职教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培训过程中,培训组织者应注意参训者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与传统培训模式加强衔接和互补,多方位提高参训者教学实践和应用能力。

2)注重培训的设计。网络培训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融入其中的培训理念、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培训必须以相应的培训理论为基础开展过程设计,培训中除要注重内容的丰富及知识传递外,还要注重参训者学习能力、解决问题、合作探究及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

3) 对培训者持续的关注。本策略的重点就是充分体现个性化,培训没有统一的教材、进度,每位参训者可根据自身特点及需要,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进行学习。因此,培训过程中必须及时为参训者提供所需服务和提示学习目标,避免其在海量信息中迷航。

6 结束语

职教师资网络培训为教师的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机遇,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持续关心理论远程教学的关键在于对远程学习者的持续关心,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网络培训策略,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提高培训质量,有效促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和专业化的发展。

注释:

① 罗文,肖天庆.基于有效交互的网络远程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6):55-57.

参考文献:

[1] 武丽志,丁新.学生支持服务:大卫・西沃特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2008(1):25-29.

[2] 罗文,肖天庆.基于有效交互的网络远程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6):55-57.

[3] 孙静文.关于国际化视野下职教师资培训的问题[J].职教论坛,2011(23):77-79.

[4] 黄德群.绩效技术在职教师资培训中的应用[J]. 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10(27):57-59.

[5] 丁兴富.远程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6-57.

[6] 刘萱,王保华.Moodle平台下“国培计划”协同培训模式探索[J].教业与职业,2011(29):190-191.

上一篇:海尔: 开放交互的平台化 “互联网公司” 下一篇:如何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