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双流县农民增收的对策探讨

时间:2022-07-18 01:04:54

促进双流县农民增收的对策探讨

【摘要】促进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针对双流县农民增收中存在的收入结构不合理、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波动幅度大等问题,提出了打造现代农业升级版、“技能培训”与“激励创业”双轮驱动、深化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加强配套政策完善等措施,以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

【关键词】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增收,对策

到目前为止,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12年聚焦“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正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把握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构建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双流县为成都市的下辖县,位于成都平原的腹地,居成都市中心仅10公里。目前,双流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全省平均水平的74.3%,但在成都市二圈层的6个区县中却排名倒数第二位,特别是与排名第一的温江区还存在较明显的差距。双流农民收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收入结构不尽合理,工资性收入比重高达40%以上,经营性收入的比重则逐年下降。同时,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波动幅度大,极其不稳定。因此,如何调整农民收入结构,稳定收入来源,是未来双流县农民增收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打造现代都市农业升级版,实现农民经营性收入止滑跃升

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力推精品农业发展。一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根据新双流人多地少的突出矛盾,适当缩减附加值低、农民增收小的粮油等传统产业规模,提升发展冬草莓、葡萄、牧山香梨、二荆条辣椒等现有优势产品,引进发展蓝莓、火龙果、胭脂脆桃、树莓和大鲵、河豚等特色农产品。二是依托“两带一基地”,优化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依托成新蒲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带、锦江休闲农业示范带及牧马山种养循环示范基地,大力发展双流冬草莓、伏季水果、有机粮油蔬菜、牧山种养循环和农产品深加工“五大产业”,着力构建“一基两带、精品发展”的都市农业空间布局,努力打造全国领先、西部一流的都市现代农业精品示范区。三是树立品牌意识,推进“三品一标”建设。在“双流冬草莓”、“双流枇杷”、“双流二荆条辣椒”、“双流云崖兔”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三品一标”建设,继续走“借助一件地理标志,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发展之路。

2、推动一产“接二连三”,力促第六产业发展。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培育与引进农业产业化农头企业,探索“龙头企业+基地+家庭农场”等利益连接机制,延长产业价值链条,积极推动草莓冻干、葡萄酒、粮油等产品的精深加工,大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利用双流空港物流、西部最大的农产品批发物流中心等优势条件,大力推进以冷链物流为重点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以达到农产品的保值增值。三是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充分发掘农业的文化教育、休闲疗养、观光旅游等多种功能,利用双流独特的区位优势,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农事体验、果蔬采摘和庭院经济,大力发展休闲农场、观光农园、民宿农庄、教育农园等多种业态,做到“城郊合一”、“农旅合一”。四是充分发掘双流“古蜀农耕文化发源地”的独特资源。与同处于古蜀农耕文化发源地的兄弟区县联起手来,整合资源,大力发展农业文化体验产业,共同弘扬古蜀文化的品牌,通过农业文化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3、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一是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农户以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土地经营权,建立土地流转动态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积极推广“大园区+小农场”、“农业职业经理人+社会化服务体系”、联户经营等适度规模经营方式。二是完善社会化服务。积极探索易监管、可量化的购买公益方式。大力培育农技推广、动植物防疫、农机服务等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社会化服务方式,重点推广农机全程化服务,积极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加快构建立体式复合型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三是放宽建设用地要求。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保障农民合作社、农业园区等经营主体经营过程中的必要建筑用地,促进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发展,最大程度发挥其带动农民增收作用。

二、“技能培训”与“激励创业”双轮驱动,实现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

1、创新农民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增收的“造血”功能。一是培训项目要适应市场需求。除传统的生产技能培训外,应善于捕捉未来人才需求的新动向,特别加大对农业职业经理人、农村营销人员、信息化人才、护理人员、农产品经纪人、农村保险员等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人才的职业培训力度。二是培训方式要灵活多样。除传统的集中办班、课堂讲授外,应更多采取专题讲座、电化教育、科技特派员蹲点服务、专家大院指导、培训服务外包、土专家或田秀才现身说法等多种方式。三是培训效果要更具针对性。针对双流工业企业多、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优势,与企业进行有效的对接与合作,开展“订单式”、“对接式”、“菜单式”培训,就地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或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提高培训的实际效果。

2、营造创业的宽松环境,激发农民创业致富热情。通过典型示范、政策引导等途径,积极营造浓厚的自主创业风气,祛除一些农民脑中的“小农意识”以及“小富即安”的思想;重点引导返乡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民工、农村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等群体在农业社会化服务、特色家庭农场、农产品加工及直销、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家政养老等领域自主创业,进一步壮大农民创业队伍;着力健全创业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县级综合性农民创业服务中心,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指导、场所租赁、行政审批、工商登记等服务;整合并统筹用好人社、工会、团委、妇联等单位负责的小额贷款、担保、贴息相关政策资金,创新农民创业信贷产品,研究制定农民创业用地、用电、用水优惠政策,提高农民创业性收入。

三、深化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实现增加财产性收入稳步增长

1、继续深化农村,释放红利。作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实验的先行区,双流在已经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基础上,必须继续深化农村,建立健全农村土地产权交易、担保与收储平台,真正将农民的土地经营权、房屋所有权等合法权益转化为资本进行自由流动,鼓励土地向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转移,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从中按照土地股份获得盈利分红,从而增加其财产性收入。同时创新改革思路,对确权颁证后的农村土地进行统一整理,将节约出来的宅基地等土地的使用权作为集体建设用地折合成股份,以相应农户的名义入股,使农民多余的宅基地、田头边坡荒地也变成资源。

2、积极扶持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的红利收入。修订完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制度,完善吸引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参与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的政策措施;推广西航港街道龙岗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经验,鼓励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通过自主开发、公开转让、参股合作等多种形式开发集体建设用地,发展除房地产以外的其他产业;稳妥推进村(社区)自治职能与经济职能“两分离”,积极运用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着力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活力;完善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机制,切实增加农民从集体经济组织分配的收入。

3、完善土地产权抵押贷款制度,增强农民市场融资能力。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村延伸分支服务网点,积极发展面向农村服务的小额贷款、合作金融、融资租赁等新型金融服务机构,建立健全农贷投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考核激励机制和农村产权流转、抵押融资风险分担体系。扩大产权抵押融资范围,稳妥推进农户以房屋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直接抵押融资,探索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资产管理公司等集体经济组织以各类集体资产直接抵押融资,进一步拓宽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渠道。

四、加强配套政策完善,实现转移性收入合理增长

1、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指导引领作用。财政适度增加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和农机具购置、增产技术等资金,提高财政奖补范围和标准。采取多种方式鼓励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机构为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提供贷款。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参保补贴标准,使农民在改革中受益。

2、整合支农惠农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聚集效应。根据财政支农资金目标和重点,深度归并整合不同渠道的涉农资金,建立行之有效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机制,将财政支农资金统筹安排,解决财政支农资金总量有限而投入分散的矛盾,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集聚效应和放大效益,推动农业产业化。

参考文献:

[1]李子联.中国农民增收:困境与路径[J].社会科学,2014年(6)

[2]张红宇,张海阳,李伟毅等.当前农民增收形势分析与对策思路[J].农业经济问题,2013(4)

[3]杨楠.现阶段我国农民增收问题探析[J].理论与改革,2013(4)

上一篇:如何做好档案管理的科技建设与创新工作 下一篇:某造船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