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媒体审判”的危害及规避

时间:2022-07-18 09:06:43

浅论“媒体审判”的危害及规避

【摘要】近年来,“媒体审判”现象有所抬头,如何避免这种现象,一方面要认识它带来的危害;另一方面媒体要尊重司法独立原则和新闻规律,维护司法机关的公信力,维护社会稳定。

【关键词】媒体审判 司法独立 舆论监督

一、“媒体审判”的表现

现象一:2000年1月17日浙江金华发生了一起儿子残杀母亲的“家庭暴力案”,这起凶杀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震惊,全国有近百家媒体对此案进行了报道。但这场报道从开始到结束,许多媒体并没有很好地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在报道的表述中,或多或少的形成了一种情绪化的舆论监督。在法院还没有审判前,媒体就认定是犯罪嫌疑人杀害了母亲,同时还把当事人的姓名、就读学校、母亲的姓名等个人资料公之于众,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面对诸多媒体沸沸扬扬的报道,法院承受着舆论压力,失去了独立审判案件的外部条件,犯罪嫌疑人也失去了在新闻舆论监督中应得到公正的权利。

现象二:2001年3月6日发生在江西万载县一小学的爆炸案,死伤多名师生。公安部门认定是一起刑事案件,一些媒体在案件未侦破前,就大肆炒作死伤情况,对公安机关开展工作带来极大压力,有些失实细节还被国外媒体用来对中国政府作负面宣传。

现象三:2001年2月14日,湖南某报发表《一定要看到女贪官的下场》一文,当事人蒋艳萍的辩护律师要在媒体上发表“律师声明”:“蒋艳萍案尚未开庭审理,法院尚未对蒋艳萍作出有罪判决。该文有关蒋艳萍是贪污1000余万元的‘女贪官’的结论是不合法的,这不仅侵犯了当事人的人权,而且有碍司法公正。”但“律师声明”几乎没有媒体愿意刊发。随着开庭日期的临近,某些媒体就对蒋艳萍作出了“审判”:有的称蒋为“犯罪人员”;有的“指控”蒋用肉弹轰炸40多个厅级以上领导干部;有的称蒋为“三湘头号巨贪”;有的竟以“枪毙还少了”为标题等等,连街上打字店的老板都议论道:媒体都判了,法院还审什么!

二、媒体报道对司法实践的影响

在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媒体报道对司法实践带来了一定影响。传媒对司法的影响一方面是由媒体自身的属性决定的,例如,它的公开性、传播性等等。朱峰认为,传媒对相关的人和事一经报道,就处在光天化日之下,来不得任何掩饰和逃避。这种公开的影响可以直达人的心灵。所以,新闻监督虽然没有“刚性”的强制力,却有“软性”的影响力,“千夫所指,无疾而终”的道理即在于此。由于新闻报道与监督影响面广,反应快,震动大,许多久拖不决或处理不公的违法犯罪案件,一旦在新闻媒体中曝光,容易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有关部门或领导的重视,从而促使问题能较快解决。

一般情况下,传媒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将司法部门的有关信息传送给爱众,爱众在对各种信息进行判断、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舆论,再通过新闻媒体舆论的评价和公众的褒贬公之于社会并反馈于司法部门,从而形成一种舆论压力环境,以达到约束和监督司法的目的。在这里,新闻媒体只是监督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桥梁。

传媒影响司法的具体途经有两种:

一是直接影响。张雯等认为:司法人员既是执法者,又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处在社会的影响之下。当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发生作用时,他们不可避免也被传播的这些信息影响。如何从情感上和法理上区分这些信息的真伪与正误,司法人员在作出判断结果之前无疑会有多种选择,以至于给司法人员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影响最后的判决。

二是间接影响。这种影响又分为两种情况:首先,媒体的传播非常广泛,不仅司法人员可以看到或听到,司法人员的家属、亲戚、朋友也能够看到听到,如果媒体报道或批评的内容与之相关,他们极有可能将获悉的这些信息与司法人员交流,这样也会对司法人员形成影响。其次,媒体的报道很容易被上级领导所关注,领导通过批示或查询等方式影响司法。这种间接影响更大,是传媒影响司法效果最为显著的一种途经,尤其是监督批评类的报道。

当然,新闻舆论监督不像司法监督、行政监督那样具有强制性,但由于它面向社会,面对公众,不受地域、行业的限制,具有警示教化的功能,又具有影响面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因而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来规范和约束公共权力的运行。

三、传媒应如何报道案件

司法独立与传媒行使监督均具有宪法依据,司法独立与舆论自由体现着一个社会民主与法治两种等量价值。民主离不开舆论自由,法治不能缺少司法独立。司法独立具有封闭的特性,舆论自由具有公开的特征,后者必然要介入前者,前者却有排斥后者的一面。因此,研究传媒应当如何介入司法案件,划定两者在实践中的合理限度,进而将司法与传媒的关系纳入法治轨道并依法加以保障和引导就显得尤为必要。

传媒应以正面报道司法为主,对司法的监督主要应放在以下方面:一是司法机关内部机制和司法人员非职务违法行为的监督,尤其是司法机1关内部机制所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二是对司法机关、司法人员职务行为的监督,尤其是对司法腐败现象进行揭露;三是对干预司法机关独立办案的外部势力实施监督,为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四是对现行的某些法律制度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实施监督。传媒要达到促进司法公正的目的,最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报道和监督司法过程中,“事”一定要“实”,报道一定要“是”。求“实”求“是”既是媒体报道和监督司法的出发点,也是媒体报道和监督司法的目的。

同时,媒体报道案件应当把握时机,目前新闻界和法律界主要有以下主张:一是立案说,即案件一旦立案就可以加以报道;二是结案说,即案件办理完结以后才允许采访报道;三是文责自负,即在法院宣判前,新闻机构可以自负其责的态度如实报道。传媒要养成尊重司法权威的习惯,司法要对传媒持宽容的态度,因为传媒与司法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追求正义与公正。

此外,对于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虽然以“不公开报道”为原则,但是并非所有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均不得报道。比如,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法律禁止披露犯罪者的隐私,却未禁止披露案情。况且此类案情公开披露对社会有一定的教育、警示意义。仁认为,报道“不公开审理”案件的理由和应遵循的原则是:一、依照法律规定,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其判决也应当公开进行,因此对不公开审理案件的判决结果可以报道;二、报道判决结果就可能涉及案情,因此案情并非不能报道,而是“不宜详细报道”;三、报道案情的内容应当以判决书披露的内容为限。

传媒要规范自身行为,要时刻记住自身的职责,要给自己的角色作准确的定位,做独立、公正旁观者,不要急于做评判,下结论。传媒只能充当传递员、监督员、评论员,而不能充当法官、裁判员。要坚决扫除有偿新闻等现象,加强管理,廉洁自律。同时,媒体具有引导功能,因而传媒报道审判活动要有选择、有分析地进行报道或评论,并应当考虑社会承受能力,考虑社会效果,要尽力化解不良社会情绪,维护司法机关的公信力、维护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①《司法:如何面对媒体审判》,《中国青年报》,2001-03-26

②张雯、,《浅论新闻监督与司法公正》,《新闻知识》,2000(6)

③朱峰,《公开审判与新闻监督》,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3-12-6

④仁,《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问题》,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2-9-26

(作者单位:宣城广播电视台)

责编:姚少宝

上一篇:农民工媒介形象嬗变――从“边缘人”到“新市... 下一篇:从电影《真相至上》谈记者拒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