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心率变异性研究

时间:2022-07-18 08:42:44

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心率变异性研究

摘要 目的:研究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探讨心血管神经症的自主神经功能。方法:对心血管神经症组(40例)与正常组(40例)心率变异性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血管神经症组的时城指标:NN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NN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三角形指数(圣乔治指数)均明显低于健康人,P<0.01。心血管神经症组频域指标;高频功率(HF)略升高,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LF/HF比值减小(P<0.05)。结论:心血管神经症绝大多数为心率变异性减低速走神经张力增高。HRV对心脏植物神经症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心血管神经症 心率变异性

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是反映自主神经对心脏和血管调节动态平衡的无创性指标,用以检测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可以预测某些心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它具有无创性、敏感性高,可定量、重复性好等优点,它对冠心病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预后有很高价值。本文对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组与正常组心率变异性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心血管神经症组:2006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患者共40例,其中男8例,女32例;年龄30~50岁,平均40岁;均经心脏彩超、甲状腺功能测定、常规心电图、x线透视、动态心电图检查,示无器质性心脏病,无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嗜铬细胞瘤等其他原因。入组前患者均停止用任何药物。

正常对照组:40例,其中男8例,女32例;年龄30-50岁,平均40岁b经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心电图、x线透视、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等均正常。

方法:对所有患者均用北泠公司的心电工作站,记录分析系统,由专业人员进行编辑校正,排除伪差和期前收缩,记录5分钟HRV分析5分钟记录取得各组HRV的时域及频域指标数据,时域指标包括:①SDNN:5分钟正常窦性心搏R-R(NN)间期的标准差,单位为MS。②RMSSD:相邻NN间期差的均方根,单位为MS。③SDANN: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即将全部记录的NN间期,按记录的时间顺序每5分种为一个时段,连续地划分成若干个时间段,先计算每5分种时间段的NN间期的平均值,再计算这若干个平均值的标准差,单位为MS。④HRVTI(三角形指数):窦性NN间期的总个数除以窦性NN间期直方图的高度。

频域指标包括(5分钟记录):TP(总叻率,频段≤0.4Hz)(总功率反映心率变异性的大小);LF(低频,频段0.04~0.15Hz)(反映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双墓作用);HF(高频,频段0.15~0.40Hz)(高频成份主要反映迷走神经的张力),LF(nu)(规一化的低频)定义为:LFnoufla=100×IF/(总功率-VLF);I-IF(nu)(规一化的高频)HFtmrm=100×HF/(总功率-VLF);LF/HF(低频/高频比值参照欧洲心血管学会和北美起搏电生理学会发表的HRV指南)(比值反映交感神经的活性,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均衡性)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的HRV对策研究。

统计学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标准,α取0.05。

结果

心血管神经症组与正常对照组时域及频域指标检测结果,见表1、2。

对心血管神经症组与正常组HRV对比分析发现,心血管神经症组时域指标:SDNN(5分钟正常窦性心搏R-R(NN)间期的标准差,单位为MS),MSSD(相邻NN间期差的均方根,单位为MS),SDANN(相邻NN间期差的均方根,单位为MS),HRVTI(三角形指数)(窦性bin间期的总个数除以窦性NN间期直方图的高度)。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心血管神经症组频域指标:高频功率(HF)降低(P<0.01)(高频成份主要反映迷走神经的张力),总功率(TP)明显降低(P<0.01)(总功率反映心率变异性的大小),(LF低频功率明显降低,(P<0.01)(低频成分反映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双重作用,)差异均具有显著性,IF/HF比值增高(P<0.05)(比值反映交感神经的活性)。

讨论

HRV是逐次窦性心搏之间心动周期的微小时间与频率的变异,描述了心脏节律性变化的趋势和规律,实质上是反映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血管调控的平衡关系。

心血管神经症是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表现,大多数发生在中年女性,尤其是伴绝经期综合征时,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发病机制可能与神经类型、环境因素和性格有关。患者神经类型常为抑郁、焦虑、忧愁型。当精神受到外界环境刺激,或工作紧张、压力较大,难以适应时可能导致发病。部分患者缺乏对心脏病的认识,对疑似症状产生过度忧虑而诱发本症。患者心率在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时常比一般人增快更明显;有时可伴有高动力循环的表现,如动脉搏动增强、左心室射血速度增快等;也可出现对运动、心理学测试或疼痛刺激的异常反应。发病过程中常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交感神经功能亢进,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衡。

功能异常:HRV时域指标是衡量自主神经总活性的指标。频域指标能更好地反映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各自的活性及其平衡状态,低频功率(LF)有交感与迷走神经的双重活性,高频功率(HF)代表迷走神经活性,LF/HF比值反映交感神经的活性。LF/HF在静息状态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存在心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而LF/HF比值与心脏交感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紊乱程度相关联的,心率变异性是指瞬时心率或瞬时心动周期的微小变化,它主要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活性及其相对平衡的影响。HRV能够反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异常变化,是目前无创伤评估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新手段和独立评价指标,HRV的监测是根据常规心电图资料,选取窦性心搏,将所有RR间期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的HRV的各项数据,其中包括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HRV降低提示迷走神经张力降低或交感神经张力增高。HRV的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HRVTI等较好的反映了心脏迷走神经的功能减退,HRV其值增加,反映迷走神经的功能良好,而频域分析指标中。低频(LF)反映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双重作用。高频(HF)反映迷走神经的张力,总功率(TP)反映HRV的大小,LF/HF的比值是反映心脏交感迷走均衡性的定量指标。

心血管神经症组与正常对照组的HRV研究结论为:心血管神经症组与正常对照组的相对比,LF,HF,LF/HF差异有显著性。心血管神经症患者SDNN,LF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结果表明HRV的降低和心血管神经症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相关联的。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的LF/HF在静息状态下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存在心脏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功能亢进,对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在自然条件下进行长时程,连续性地测量HRV有重要的意义。

来自心理生理学的证据显示,躯体内脏过程是高度模式化的并且可能反映多个激活系统。就目前的实验手段来看,心率变异性的频谱分析是反映其活动的比较理想的指标。研究已经表明,迷走神经是心率变异性的主要调节者之一;高频是迷走神经单独介导;低频受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共同调节,但主要受交感的影响。反心率变异性作为研究自主神经活动的非侵入性的、方便的指标已成为许多研究者的共识。心率变异性降低主要反映心脏迷走神经活性减低,交感神经活性相对增加,心血管神经症病人心率变异性分析少有报道,本临床综合分析时域和频域指标结果证实心血管神经症组绝大多数迷走神经张力减低,交感神经相对增加,自主神经活性明显降低,而导致心脏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故研究及探讨心血管神经症的HRV的变化可达到无创性测定心血管神经功能的作用,可见心率变异性是心血管神经症的一个很有价值的指标。

上一篇: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微量元素的应用 下一篇:麦氏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60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