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探讨

时间:2022-07-18 07:42:35

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探讨

【摘要】:文章通过探讨总结在新疆地区的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方法和注意事项,总结出了适合新疆地区的建筑物观测点的布设的原则和方法。并且强调论述了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点布设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突出阐明在沉降工作中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点布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层建筑物、沉降、布设观测点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

观测点布设的意义

在新疆地区,工作人员在实践中通过总结和分析得出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在沉降观测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因为观测点的布设能够明确科学的的预测和分析出高层建筑物的整体沉降情况。在新疆地区因为没有明确规定如何布设观测点,因此某些观测单位为了工作简便就会在高层建筑物的布设观测点以观测高层建筑物沉降量,但是因为高层建筑物的边点会因为荷载的变化而出现变化所以这种方法观测出来的沉降量与实际的沉降量有很大出入。因此,为了得到高层建筑物的真实和有效的沉降数据,工作人员应该在高层建筑物的内部进行布点观测。本文认为在新疆地区只有内部布点观测才是合理的、科学的。

1.建筑物观测点布设的原则

遵循以下原则进行观测点的布设。

(1)先整体后局部。首先要确定观测点的点位以便对高层建筑物进行控制,然后根据建筑物的局部特征进行调节和加密。

(2)先设计后施工。工作人员应该先在图纸上对建筑物进行一个整体的设计和规划,然后到施工现场勘测、比对、修正、落实和埋设。

2.观测点布设前应考虑的因素。

(1)地质因素

在新疆地区,建筑物工程的地基类型一般是土类型、岩石类型、碎石类型、砂土类型、粉土类型等五种类型。但是除了岩石类型以外的碎石、砂土、粉土和土都会因为压缩模量、孔隙比等物理性质产生不均匀沉降,对沉降观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产生影响。因此工作人员在对建筑物的沉降量进行观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地质因素的影响,适当的改变观测点的密度。

(2)建筑物结构形状

建筑物的沉降量会因为建筑物的形状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变化,因此对那些奇特不规则的建筑物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形状对沉降量的影响。

(3)高层建筑物的荷载因素

在新疆地区观测点的布设密度会因为建筑物的荷载不同而不同,因此对于建筑物的高低不同的整体结构,应根据建筑物的高低来确定观测点的密度,对于比较低的建筑物,观测点应该适当的布设稀一些,而对于比较高的建筑物则应该布设的比较密一些,但是观测点的布设不管是密还是稀都要控制好建筑物的整体和局部沉降。

(4)经济因素

当进行观测点的布设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经济因素的影响,如果选取十个观测点就可以控制一个范围就必须不应该选择十二个来控制,避免造成浪费。

3.观测点的布设

(1)选择确定观测的区域。

新疆地区的高层建筑物很多都地下的配套设施,为了能够在这些区域长久观测整体建筑物的沉降量并且还要保证工作人员有一个良好的观测环境,那么在确定观测的区域的时候,就应保证观测点位易于观测和便于长久观察。

(2)沿轴线布点

沿高层建筑物设计的轴线进行点的布设,可隔线布设如图1

也可隔行交叉布设如图2

(3)在受力体上点的布设

在新疆地区,高层建筑物的结构多以框架结构为主的结构形式,在确定点的位置的时候,应该把点布置在受力体上,在布置点的时候应该注意下面的情况。

(1)在一些框架结构中,局部通过大梁来承载着一些具有传力作用的柱体,这些主体不是受力主体,因此注意不要在这些主体上布设观测点。

(2)不是所有的剪力墙都要布设观测点的。例如不落地的剪力墙就不需要布设观测点,因为不落地的剪力墙的基础底部的底板相互之间不是直接相连的,所以不直接受力也不直接传力。

4.布设局部特征点的注意事项

(1)地质条件改变处

在两种地质类型的交界处为了观测不同地址类型的沉降量,应该增加特征点。

(2)后浇带

为了在观测建筑物的沉降的时候,可以观测出后浇带所带来的差异和沉降量。切记要在后浇带也要布设观测特征点。

(3)基础形式改变处

注意在基础的改变出增加布设特征点,可以有效的监测不用地基形式的沉降差异。

5.观察点点位在受力体上的方向

工作人员在图纸上将点位确定完成后,为了方便观测,工作人员应该根据观测点的数量,规划出几个观测闭合环,最后根据闭合环来确定点位在受力体上的方向。

6.结束语

在新疆地区,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的布设的好坏将会对新疆地区的高层建筑物局部的沉降特点和建筑物沉降的趋势的观测数据产生影响,因此观测点的布设是整个沉降观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作中必须要重视观测点的布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仲颐,周景星.土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周景星,王洪谨,虞石民,李广信.基础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上一篇: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下一篇:论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空间与城市环境建设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