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转型期提升会计管理职能的探讨

时间:2022-07-18 06:11:32

企业转型期提升会计管理职能的探讨

摘要:文章对企业转型的含义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对企业会计管理职能的新认识,探讨了提升会计管理职能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转型期;会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2

一、企业转型的含义及主要原因

企业转型是指企业长期经营方向、运营模式及其相应的组织方式、资源配置方式的整体性转变,是企业重新塑造竞争优势、提升社会价值,达到新的企业形态的过程。企业转型是一个比较泛的称谓,它可称转型、转制、转轨、转行、转换等,更多的称为企业改革。当前中国的企业转型主要是属于战略性转型。企业做出转型的战略决策,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企业对新产品研发设计、创新和产品升级、经营模式的变化、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方式的调整,包括产品从低端到高端,也包括产品本身附加值的提高等,促进企业主动地采取产业转移的战略,以提高企业利润。

(二)由于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生产工具的运用,促使企业瞄准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变革组织结构,转变管理方式,改进管理手段,实现运营模式的转型发展,以提升企业的产业内在能力。

(三)由于企业所处行业的衰退,经营前景黯淡,迫使企业不得不采取产业转移的战略,俗称改行,以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企业获得新的生机。这种行业间的转移,可能是企业保留原有行业的业务,实行多元化的策略,也可能是完全退出原有行业,全部进入新的行业。

在企业转型过程中,企业将不断提升专业研发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重及劳动力价格;不断提升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及利润中的比率;不断调整管理模式以及资源配置方式,等等。这些都会增大企业的成本,同时也将会增加资本的占有量和融资率。因此,提升和创新会计管理职能,降低经济运行成本已是企业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强化对企业会计管理职能的认识

会计职能是会计固有的本质属性,是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会计职能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会计职能是一个发展过程。传统的会计时期,财务人员只忙于应付核算,无暇从事管理,属于核算型会计,其核算和监督职能着重是对已经发生的业务作出反映。企业转型期,会计基本职能虽然没有变,但对会计管理职能的重要性则需重新认识。

首先,是企业转型带来了企业管理结构的调整,经营活动内容发生重大变化,会计工作内容和方式也随之变化,会计工作重心发生转移。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和输送固然是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但已难于涵盖会计工作的全部。突破传统思维定势,摈弃重核算、轻管理的旧观念,提升会计管理职能在企业经济发展中的服务效能,这应成为企业转型期会计工作的重要任务。

其次,是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与普及,以手工操作为主的传统会计模式已被计算机逐步取代,会计的核算职能也发生具体变化,查询数据更加方便、迅捷、准确,逐步改变了企业以往手工业务处理程序,使企业财务管理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同时会计电算化的实现,能更及时、准确地收集企业运营信息,对企业绩效进行反馈监督,以便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实现信息的使用价值并起支持作用,这实质上就是会计职能在逐步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过程。

此外,发挥会计管理职能对市场经济的调节、指导、约束和促进的能动作用,向企业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提供计划、评价、控制等各方面考核经营活动的信息,以协助管理部门或经营者对企业的经济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这也是企业转型期对会计管理职能的根本要求。

三、提升会计管理职能的对策

(一)强化会计预算管理,细化成本核算。预算管理是企业利用价值和价值形式在科学的市场预测的基础上,对企业未来的内部经营活动所进行的规划、控制和协调,通过对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收支传递信息体系,将传统会计的事后核算变为事前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的新型财务管理,使预算管理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控制手段之一,为完成生产经营目标,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1.以资金预算和成本预算为核心,抓好收支两条线管理。企业所有收支全部纳入会计核算,杜绝账外资金循环。通过资金收支预算,盘活资金,加快资金投入和资金周转。

2.在成本预算上,推行目标成本精细管理,把指标分解落实到二级单位,建立二级核算,控制项目开支,对目标成本单位实行逐项检查,以确定其成本控制绩效,超预算的,应及时分析,找出对策

3.预算编制过程中,应自下而上的开展工作。各部门要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综合计划,定期向财务部门呈报资金使用计划及生产经营指标,经审核后,编制资金、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指标预算,使预算报表更规范,数据更准确,促进会计管理职能提升。

(二)完善会计信息质量,细化核算体系。信息化管理要求会计人员不仅局限于记账、算账、报账,而且要能动的根据资金流入、流出、资产变动状况等各项经济活动及时做出科学的预测决策、分析和评价,为企业领导提供准确有效的财务信息,以便快速作出反映,调整经营策略。

1.以财务会计为基础,拓宽会计信息质量。企业从规范财务手续入手,强化程序意识,注重监督考核,努力拓宽会计所需资料、信息的来源渠道,规范财务会计信息的提供,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有效,使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能够直接应用到会计管理中,为企业投、融资活动创造良好的氛围,以适应企业转型发展要求。

2.实施精细管理,突出成本过程控制。抓好成本控制,努力做到成本与质量的最优结合;控制好成本费用的开支,实行限额管理;抓好目标成本细化工作,强化跟踪和监控力度。

3.开展清产核资,规范资产明晰管理。对存货、固定资产进行账、卡、物核对与清查;降低库存储备资金,加快资金周转率。对工程扩建和改造项目,要抓好项目资金的核算管理,从项目立项、资金投入、工程开工、预付工程进度款到竣工决算等实行全方位、全过程会计监管,有效节约建设成本。

上一篇:浅析企业中财务会计方法的运用 下一篇:如何加强学院预算管控体系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