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在诗歌鉴赏课中有效实施小组合作

时间:2022-07-18 02:38:10

刍议如何在诗歌鉴赏课中有效实施小组合作

摘 要: 学生虽然早已将诗歌背诵的滚瓜烂熟,但由于年龄阅历尚浅,真的知道该怎么去学习、去鉴赏的学生却寥寥无几,而要想在考场中能得心应手的更是凤毛麟角。因此,诗歌鉴赏成为初中语文的难点。本文旨在为诗歌鉴赏课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新的方法,从小组合作入手来实现诗歌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古代诗歌 小组合作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119-01

古代诗歌教学是当代社会赋予教师的一项使命,一种责任,要把古代诗歌鉴赏作为重点,提倡学生要通过社会实践和生活了解诗词教学的意义和价值。然而,学生虽然早已将诗歌背诵的滚瓜烂熟,但由于年龄阅历尚浅,对于诗歌的主旨内涵、表现手法的把握还有很大问题。因此,实现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从改变学习形式入手,从学生被动听老师讲,变成学生主动探究学,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诗歌鉴赏的能力。

一、诗歌教学的内涵

诗歌是通过形象思维,用凝练、形象、富有音声美的语言,集中地反映现实生活,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分行排列的一种文学体裁。诗歌教学主要以诗歌为内容,学生通过自身对诗歌的理解,探究诗歌作品中反映出的思想感情,对诗歌做解读。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提升初中诗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诗歌鉴赏教学绝不能用教师的繁冗讲析来淡化甚至取代学生的阅读自悟。诗歌鉴赏活动需要自主学习,但必须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觉主动活动。教师如何发挥各自的主导作用呢?

1.创设情境

在诗歌教学中,老师要注重通过创设情境来吸引学生,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拉近诗歌、作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如在《天净沙・秋思》一课中,可以用大屏幕出示一幅古道秋景图,并配有凄凉哀婉的音乐伴奏,一边提示学生仔细观察图有如此景物,一边让学生想:如果你就是图中的作者,此时此刻会是怎样的心情。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情境中领悟了作者的情感,而且将整首诗要学习的重点呈现的出来:写景与抒情。再如,讲杜甫的诗,可以先从杜甫的生平经历讲起,穿插唐朝历史与小学学过的杜甫诗,从而让学生在熟悉处学起,走进爱国礼之情喷薄欲出的诗歌中。

2.提供资源

小组合作探究的发生必须是建立在大家资源共享的基础上的,这方面可以借助班级的网络资源,上网查资料,还可以是老师将准备好的学案发放给每一个人。如在讲宋词时,让学生自己查阅宋词方面的知识,了解何为词牌名,何为豪放派,何为婉约派。当然如果学生家里有条件的话,也可以以预习作业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上课直接分享。这种资源是无形资源,另外一种就是无形资源,那就是班级中优等生。小组合作如果要高效进行,必须要采用异质合作,即一个小组内A、B、C、D等的学生都要有,否则很容易流于形式。优等生的分配,老师必须要兼顾各方面,这样才能促使小组合作能在思想碰撞中进行。

3.教给方法

虽说学无定法,但是诗歌学习基本按照五步法,即第一步了解背景,第二步读懂意象,第三步读出意境,第四步抓住关键词,第五步归纳总结写法。其中第一步可以师生共同解决,或是小组内部一起解决。之后的四步就要小组合作探究,最后组内决定一人负责一部分内容。如在讲《观沧海》时,小组四人一个人负责找出诗中都描绘了哪些景物,有什么样的特点;一人描绘诗中所呈现的画面,从而得出作者的情感趋向;一人找出最能表达诗人情感的关键词句,具体分析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感情;最后找一人负责归纳总结一下诗歌中运用的写作手法及修辞方法。这样这一首诗基本可以梳理出来。

4.点穴拨窍

“小组探究――小组展示――小组互评”的模式并不能取代教师的点评与讲解,尤其是对于博奥艰深的诗歌鉴赏。教师要全程调控小组合作,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对学生提出的一些荒谬的问题有恰当的引导,让整个讨论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不能天马行空,没有约束。且要给予及时有效的补充讲解,使学生讨论的结果明确。例如,李白的《行路难》中连用两处典故:“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就需要老师适时的点拨,让学生理解诗人怀抱从政的愿望的心理。

总之,在初中诗歌鉴赏教学实践中,充分调动学生小组合作积极性,学生有任务、教师有参与的“小组合作”,才能发挥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使学生产生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参考文献

[1]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26

[2]盛海耕.再谈典范性是语文教材的生命[J].语文学习,1998(9)

[3]陈建伟.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44

[4]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李树.中学语文教学百年史话[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220

上一篇:中日道德教育管理比较研究 下一篇:中文教育在医学院校中的应用价值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