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文人画中的真性情

时间:2022-07-18 12:40:25

解读中国文人画中的真性情

摘 要: 在现代艺术语境之下,不少人提出“既然文人已经撤离,历史无法挽回,重提文人画不免有一种复古嫌疑”。然而,文人画作为一种为心灵而画的精神,一种非商业的艺术行为,一种文学的气质与韵味,一种真性情的自然流露,它脱离世俗的各种等级功利观念,是一种无牵无挂无任何阻碍的自由的精神状态;同时,面对自我、生活,它以人生和自然宇宙观为基本参照。解读中国文人画中的真性情,对当今绘画创作具有极其重要的启发意义,即创造一种理想的心境,表达最真实的自我。

关键词: 中国文人画 真性情 绘画创作

文人画自产生以来,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在现代艺术的语境之下,尽管“文人画”这个名称已丧失它的表面意义,但作为具有特定内涵和审美价值取向的绘画思潮,以及它所体现出来的中国文人精神,对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画坛仍具有深刻的影响。

一、中国文人精神

1.文人的生存方式及追求价值。

关于生存,词典里有几个义项:一是活着,活下去;二是指在世的人;三是存在;四是生活,是自然界一切存在的事物保持其存在及发展变化的总称。马克思说:“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一个人或一代人的生存状态,既是历史坐标的延续,又是时代环境的表征,从这个角度看,解析生存方式,还原生活历史是我们认识人自身的基础性视角。”[1]中国古代的文人是耻于谈利的,他们恪守孔孟之道,所以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一直到鲁迅小说中的孔乙己还是恪守“君子固穷”的理念。但并非铁板一块,从明代中叶起,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人与“利”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特别是从吴门画派开始,文人的作品越来越具有商品属性,以扬州八怪为代表:他们是一群富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对遭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切的同情,并代为发出愤怒之声。其代表人物郑燮留下了很多的思想及言论,一句“一枝一叶总关情”道出了他们的生存方式,即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强烈的社会担当,关心百姓疾苦,同时也体现了他们追求的价值。文人作为一个承担着文化使命的特殊阶层,自始便在中国史上发挥“知识分子”的功用。[2]

2.文人精神与文人画。

1921年,陈师在《文人画的价值》一文中写道:“何谓文人画?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3]文人画最初作为一种与院体画相对的绘画风格而出现,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建立了一套具有图像意义、风格规范和绘画技法的艺术体系,确立了自己认可的评品标准,而这个体系与规范根植于中国文化与哲学,与中国的书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以“思想、学问、才情、人品”为特质,以重视笔墨趣味、体现文人情趣、诗书画印结合为特征。文人画作为一种为心灵而画的精神,一种非商业的艺术行为,一种文学的气质与韵味,一种真性情的自然流露,它所体现出来的文人精神具有超越性,即对于生活意义的追求,它关心人,尤其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二、解读什么是“真性情”

1.由解衣盘礴看绘画的真性情。

《庄子·田子方》里有一则小故事:“和宋墨元,在君外将画者半。有一史后至者,譠譠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盘礴,裸。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4]这是中国古代思想经典中最为突出和鲜明的关于绘画艺术的身体描写,是画家真性情的体现,是一种真性情的自然流露。这则故事生动地说明了“真画师”在绘画时所追求的境界,即排除外界的干扰和束缚,从而实现心灵的自由,艺术个性的解放,为绘境创造理想的境界。然而回顾古今中外历史,无数绘者挣扎在种种束缚与桎梏间,除了当时特定的社会制度、对传统的曲解外,还有商业化的影响及个人修养的局限等。解衣盘礴,它既非原始野蛮,又非常人理解的率真,而是一种精神自由超脱,一种象征的表述。

2.脱离世俗各种等级、功利观念

在封建社会制度下,历代统治阶级都强调美术为其政治服务的功能或为满足他们的审美趣味,许多画家通常是没有创作自由的。如“宋画院众工,必先呈稿,然后上真”,因而也就大大束缚了画家的思想,缩小了题材的范围,也限制了笔墨技巧的自由变化,包括表现方法与表现形式,个性的发展自然也受到限制。而文人画则恰恰相反,它不受世俗的各种等级、功利观念的束缚,进行自由的创作。然而,在当今商品意识无孔不入的社会,我们一拿起画笔便想着要参赛、获奖、评职称、办画展赚外汇等,我们还能具备那种自发的、自由的、自主的、自娱的、纯艺术超功利的甚或像嵇康那种神经质的创作心态吗?毋庸置言,我们越来越缺少非功利的纯艺术行为。

3.无牵无挂无任何阻碍自由精神状态。

伴随人的觉醒和生活、人生的哲学化,尤其是精神的哲学化,魏晋人进入了一个个性化的时代。从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对文人言行活动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魏晋文人的生活原形,了解他们的精神状态,从而了解当时的时风,即所谓的“魏晋风度”。他们纵情任性,我行我素,极度张扬自己的个性,尽情表现自己的本体人格,表达自己的感情。魏晋文人的自由精神状态,表现得最强烈的要数“竹林七贤”了。他们各有其独特的个性,按照各自的方式展现自己的个性,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不为目的而行,一切从情感出发,从个性出发。他们是绝对自由主义者和个性主义者,他们的行为是自由的、个性化的,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是行为主义的。他们的世界是个人的世界,自己就是宇宙,自己就是一切,即自我心象的写照。而他们的这种高度张扬的个性,完全是因为他们对人性的觉醒,他们追求的是人作为一个独立生命体的独立存在。

4.面对自我、自然生活,以人生和宇宙自然规律为基本参照

自然无往而不美。何以故?以其处处表现这种不可思议的活力故。照片无往而美。何以故?以其只摄取了自然的表面,而不能表现自然的精神故。[5]庄子曾讲:“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世界、四季、万物都有其自然的道理,这个自然的道理就是天地大美之所在,而中国文人画最重要的是能感悟。面对自我、生活,以人生和宇宙自然规律为基本参照,通过悟实现一种情态的自由。

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当属近代著名大师齐白石,他以其真性情创造了平民百姓的“文人画”风格。论学问与技法,绝非前人或他人从未达到或不可企及,齐白石的不可及处,乃他的真性情、他的赤诚:以一个农夫的质朴之心运文人之笔,却能创造出前人未有的境界。他的赤诚,就表现于当他由贫困、由不学无文自我提升为文人画家之后,他并没有疏离他原来的乡土感情,没有背叛他所来自的社会阶层,没有忘本。丰富的生活经验,血浓于水的人间眷恋,不耻贫贱,不攀荣附势,不欺世盗名,顽强独立的伟大人格,都表现在他最具特色的作品中[6],给我们以启迪。

三、结语

盛曰:“米之颠,倪之迂、黄之痴、此画家之真性情也,凡人多一分世故,即多生一分机智,即少却一分高雅。故颠而迂且痴者,其性情离画最近,利名心急者其画必不工,虽工必不能雅也。”每一件作品在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在现代艺术语境之下,文人画作为一种审美追求,它的内在精神和形式语言是我们民族艺术遗产中很珍贵的一部分,也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宝。解读中国文人画中的真性情,对当今绘画创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即创造一种理想的心境,表达最真实的自我。如何才能创造理想的心境,这关系到艺术家的个人修养,“真画师”所具备的人格性情是对于人是否能顺乎万物、返璞归真的人格个性;要看到人类文明内部更深层、更普遍的人性关联,揭开事物差异的面纱,丢弃急功近利的短视和盲动,以朴素和包容之心思考什么才是人性化生存中更值得珍惜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艺术之巅。

参考文献:

[1]潘公凯.“四大主义”与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陈师曾.人文画的价值[J].绘学杂志,1921(2).

[4]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5]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何怀硕.大师的心灵[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上一篇:新时期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途径探索 下一篇: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分段培养方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