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考作文题解及例析

时间:2022-07-18 12:33:29

重庆市中考作文题解及例析

作文试题

一粒种子顶开岩石,破土而出,表现的是坚韧不屈、生机勃发的力量;一位老师投来的关怀的一瞥,是激励你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力量。力量有时是一句话,当你遭遇挫折时,它给你带来无穷的勇气;力量有时是一本书,当你困惑彷徨时,会拨开你心灵的迷雾;力量也可以是长辈的一次批评,妈妈的一个电话,父亲的一根白发,同桌的一张卡片,邻里的一声问候……请以“力量”为话题,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⑴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⑵600字左右。⑶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⑷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

试题解析

要写好这个作文,首先需要选择好写作角度,把话题变小,不能对话题泛泛而谈。在作文题目的提示语中,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角度,种子的坚韧、老师的关怀、长辈的批评、妈妈的电话、父亲的白发、同桌的卡片、邻里的问候等等,其实都是“力量”。除此之外,生活给我们的力量还有很多,比如一本好书带来的力量,一次掌声带来的力量……

其次,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因为这是一个哲理性的话题作文,不能写成实实在在的、真实的力量。而是通过一次具体的体验和感悟,把它上升到一定的哲理高度,体现一种精神的价值。在写作时,可以借鉴我们学过的课文,比如《行道树》,作者由马路边的行道树感悟到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再比如考题中的现代文阅读《石缝间的生命》,“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是具有如此震慑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

最后,要注意“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很多考场作文都要求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然而很多考生都容易忽略这方面的要求。我们对这个要求不能理解得太狭隘、片面。这里的“学习”是广义上的学习,包括生活中的学习,娱乐中的学习等。目的是让考生把内容写得真实具体,而不是空发议论。

例文一

开在雪山之巅的鲜花 重庆一考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寒冷的冬夜,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落下,把地面铺得厚厚的。狂风呼啸,卷着雪片在空中形成了一个个旋涡。

“孩子,考验你的时候来了,家族的每一个人都要经历这一关。背上行囊,徒步到雪山上去采摘属于你的那一朵鲜花吧。”老者的声音缓慢洪亮,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威严。

“可是,父亲,为什么不用家族与生俱来的神力让每个年轻人飞到山顶呢?”这声音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稚嫩,充满了疑惑。

“不,孩子。这花是用你的血汗浇灌的,它凝聚着你在雪地上留下的一个个艰难的脚印。没有自己的艰辛,花朵就不能开放。”

一阵长久的沉默,只听见两人沉重的呼吸。“时候不早了,上路吧。”还是那个缓慢的声音打破了沉静。

阴冷的月光洒在雪地上,看到了一行歪歪扭扭的脚印,很深很深。

年轻人的身影在雪地上慢慢移动,在他眼中,只看见远方的高山,那才是他惟一的目标。远处传来刺耳的笑声:“年轻人,你像这样走还要走多久啊,别听你父亲的,快用你的神力飞向山顶吧,哈哈哈……”

雪地上还是那个顽强的身影在艰难地移动,一次一次迈出腿,一次一次踏进雪地里,再一次一次地把腿从齐膝深的雪层中。脚印一个一个留在身后,汗珠一滴一滴地从额上滴下来,和脚印融合在一起。

雪片还在往下落,旷野中,四面八方都回响着大雪的威胁。“年轻人,不许再往前走了,否则,我会让你葬身在雪地之中的。”年轻人似乎什么也没有听到,依然在重复着那个机械的动作,迈腿,踏雪。因为鲜花就在前面。

寒风更猛烈了,大雪更疯狂了。好象要埋没雪地上那一行行血汗凝聚成的脚印和瘦小的身影。不过,这一切都是徒劳,所有的威胁都不能吓倒这个顽强的年轻人。脚印还是那样清晰可辨,是什么力量使他不畏艰难险阻,攀登不已呢?

苏轼的回答就是最好的诠释。

简 评

本文亮点有三:一是紧扣话题,以年轻人的行动诠释了“力量”的内涵――“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二是环境描写的运用,比如寒风的猛烈、大雪的疯狂,烘托了年轻人的意志,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三是引用苏轼的名言以题记的形式开头,结尾再以苏轼的名言来诠释力量,文章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例文二

生命绽放的炫美 重庆一考生

一个疲惫不堪的人,却在不停的舞动着画笔,是什么力量使他如此执着,如此疯狂?

――题记

我只是一个流浪画家,孤独而哀伤,我总想用一种原始的眼光去审视这个高速发达的社会,可是我办不到,我游走在金属与钢筋的混乱上,穿梭于灯红与酒绿的红尘中,我想寻找我的追求,能让我为之付出一切代价的追求。

我卖掉了所有家产,换回了一副《向日葵》,我一直仰头观摩它,直到被夸张的色彩刺痛了眼睛。

刹那间,眼前突然一片漆黑,我的身体似乎一直往下掉,没有尽头。

醒来时,我居然躺在一片金黄之中,四周满是光芒四射的向日葵,灿烂骄傲地绽放,我被这灿烂的金黄刺痛了眼。但心里却感到无比的舒畅,转过头,我看见了一个人,一个疲惫不堪的人,却在不停地舞动着画笔,是什么力量使他如此执着,如此疯狂?

站在他背后,我看到他那激情的画笔不停地铺开金色的光芒,“你是谁,快滚!离我远点。”他像被雷击了一下,突然惊慌失措。丢掉画笔,飞快地向精神病医院大门跑去。他跑回房,我跟着跑进去,他躲在床底下,发抖。我知道他已经濒临崩溃。

我尽量靠近他,让他不受惊扰,“告诉我为什么会这样?你应该很幸福,为什么?”他惊异着我的疑问,他放弃对我的防备,然后就不停的大笑。黑暗中,我看到他如森的眼光,令我不寒而栗,“给!”他从床底扔出一个纸包,我打开,看到里面早已化脓的耳朵,我大叫着扔掉他,躲到一边。“呵呵,你害怕吧!”接着是一阵疯狂的大笑。我镇住自己,重新走到他的面前。

“我选择了和你一样的道路,尽管路很崎岖。前方阻碍重重,但我知道,你从未放弃,我也从未放弃过。”我非常坚定地说道。

他抬起头,一脸茫然,“孤独是必然的,我们注定不能被人理解,可我们有火一样的热情,为真实的自我而活。”他送给我另外一副《向日葵》,血色般鲜红,惊艳!

我握着他粗糙而又灵动的手,我感到新的血液在流淌,一种新的力量在奔涌。

简 评

一个流浪画家,带着孤独而又哀伤的心情,寻找能让自己为之付出一切代价的追求。最后在想象中与名人对话,进行心灵的沟通,从名人身上找到了让自己为之奋斗的力量――“孤独是必然的,我们注定不能被人理解,可我们有火一样的热情,为真实的自我而活。”这就是本文的成功之处。

上一篇:隔着铁轨的眼睛 下一篇:北京市中考作文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