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呕心沥血”谈养心护心

时间:2022-07-17 11:23:02

“呕心沥血”这则成语讲的是关于唐朝著名诗人李贺的故事。

相传李贺写诗作文不先立题,而是注重到生活中去发掘素材。他每次外出总是骑一匹瘦马,带一名小童,背一个锦囊,边走边思索,吟得佳句,就用随身所带的笔砚,在马上写成纸卷,投入锦囊。傍晚回到家里,他再行修改、补充,整理成篇。为写出好诗,李贺常忘了吃饭或彻夜不眠。由于李贺身体瘦弱,他的慈母目睹孩子终日奔波,便十分担心。所以,每天李贺回家,母亲总不免要叫婢女查看他的锦囊,一旦发现里面诗稿太多,便既生气又心痛,忍不住要责备李贺说,“哎!你这孩儿,难道要把心血都呕出来,才肯罢休呀!”此后,人们就用“呕心沥血”来形容学习上苦思冥想、费尽心血。

中医:心主神志、主血

写作诗文,凝思默想,明明该用“绞尽脑汁”来形容,为什么偏偏要说成“呕心沥血”呢?追根究源,还得从中医的基础理论谈起。两千年前,祖国医学强调:心主神志。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广义的神志,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也就是人的精神状态;狭义的神志,是指人的精神、思维活动。

古代医学家曾用社会结构来比喻人体,视心为最高统治者。言下之意,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主宰,在五脏六腑中居于显赫地位,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必须在心的统帅和指挥下,才能处于相互协调状态,故称“心为君主之官”。

中医学还认为“心主血”,就是说,心能化生血液,推动血行。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濡养的作用。心血既然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必然是精神思维的根本。

由此可见,心、血、神,三位一体,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心能生血,血液充足则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思维不乱;反之,心乏生血,血气不足则精神萎靡,昏眩健忘,心神不宁。

“呕心沥血”使诗人早故

李贺年幼体弱,终日为作诗写文而斟酌、推敲、揣度、锤炼,用尽心机,耗费心神,和“呕心沥血”有何两样呢?从这一点来讲,李母之言,是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的。才华出众的李贺,倾注全部心血致力于诗歌创作,写出许多代代相传的名句,如“天若有情天亦老”“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石破天惊逗秋雨”等,都出自李贺笔下。李贺在人间只活了二十七个春秋,不能不说劳逸失度,“呕心沥血”是其早故的原因之一。

劳心者需注意护心

对于劳心者来说,要注意养心护心。

其一,思不可过久。看书、解题、写文章,切莫一趴就是几个钟头。一天之中,也不宜从早到晚手不释卷。

其二,脑力劳动者,应该常做散步、慢跑、打拳、做操、舞剑等运动。

其三,饮食起居要有规律。该吃饭时就吃饭,该休息时就休息。像李贺那样废寝忘食,神虑精散,必然自减寿命。

其四,采用穴位按摩配合服用中成药来养心护心。可选用膻中、神门、内关三个穴位。膻中穴位于身体前正中线,两个连线的中点。按摩此穴可以调理气机,扩张冠状血管,改善心肌供血。神门穴位于手腕内侧,腕横纹靠近小指一边的一个凹陷处。经常按摩此穴可以给心经补充元气,让心脏元气充足。内关穴位于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的两筋之间。经常按摩可增加心脏的无氧代谢,双向调节心率。以上3穴,可每日早晚各按摩3~5分钟。

中成药可选用天王补心丸。天王补心丸是既养心气,又养心血;既养心阴,又养心神,是面面俱到的养心药。

通过穴位按摩,再配合服用中成药来护心养心,保健养生,能使心气不虚,心血充足,百病难侵。

上一篇:浅谈供电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素质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