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市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利弊与建议

时间:2022-07-17 10:53:44

浅析我市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利弊与建议

财政集中支付管理制度改革是财政资金运作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取代国库管理制度,由政府财政部门对所有政府性收支实行集中收缴和支付的管理制度,通过国库单一帐户对财政性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因此也称为国库单一帐户制度。是财政工作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宏观调控,加大监督力度,稳定经济发展,实现资金优化配置而对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行的有益探索。从近年来的实践看,成效显著。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带来的作用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将预算单位多头开户改为单一帐户,由原来的预算单位自己支付改为以财政直接支付为主,授权单位支付行为为辅;财政资金由分散存放在预算单位改为统一存放财政部门;将原来的事后反馈改为实时反馈,将事后监督改为实时监督。通过近年来的实践,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财力统一管理,降低财政资金运行成本,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有效解决过去财政资金多环节拨付和多户头存放问题,使预算单位的资金全部集中在国库中,预算支出所需资金由国库直接拨付,减少中间环节,使预算资金及时到位,从而有效地降低资金划拨支付成本。预算单位结余的财政资金都保存在国库单一帐户和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有利于政府对预算资金的统筹安排和合理调度,减少了大量库外资金低效、无效的运转,避免大量资金中途沉淀、闲置。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力度。

2.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可以强化财政预算执行,有效的预防单位挤占、挪用和截留财政资金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把对支出预算总额的控制变为对每笔支出的控制,使各项支出都能严格按预算执行,从而减少预算执行的随意性,强化预算的严肃性。同时由于实际资金不到单位帐户,使单位想挤占、挪用和截留财政资金无可乘之机,减少了资金支付清算环节,取消了银行在单一账户支付体系中的结算主体资格,由财政资金直接支付到商品、劳务的提供者等最终用款单位。通过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解决了国库、财政预算编制机构、执行机构、各预算单位以及专业银行之间人为的频繁的资金划拨、结算和对账等问题,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3.调整预算外资金管理机构的职能,实行收、支完全“脱钩”

现有的预算外资金管理机构只负责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征收与管理,收入按规定通过财政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预算外资金专户然后汇总缴入国库单一账户,将其对预算单位核拨支出的职责转入财政国库集中收付机构,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收、支“脱钩”。

4.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健全财政监督机制,将事后监督改为实时监督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财政预算部门、支出单位、财政国库支付部门三者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有机体,加强对财政支出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财政部门依托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从预算的审核、计划的审批和拨付等等每一个环节都能使各相关人员一目了然,通过银行每天反馈的支付信息,实现对每笔财政资金流向和流量的全过程监控,将传统的事后监督,转变为对预算单位支出全过程进行实时监督,从而提高了财政资金支付活动的透明度,有效地防止利用财政资金谋取私利等腐败现象的发生。

5.国库集中支付可以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有利于加强对国有资产的核算,在分散支付制度下,实际由财政资金形成的国有资产在账面上得不到充分体现。国有资产到底有多少、分布情况如何,财政无法全面掌握。但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由财政拨款而购置的资产可以在账面上得到准确反映,国有资产管理将更加规范,这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面临的问题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虽然强化了财政预算执行,降低了财政资金运行成本,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以下几点:

1.“国库集中支付”还不能全过程进行实时监督

“国库集中支付”仍属于核算或支付方式上的改革,是将通常的一次性支付改作多次和分笔支付,其职能主要是支付款项,它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将所有的支付项目从购买到结算全过程进行实时监督。再说,若是全过程操作,反而使权力更集中,也易滋生腐败。采取“国库集中支付”核算方式的目的是防止预算内资金乱支滥用,预算外资金体外循环和“小金库”等问题,减少了部分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挥霍浪费国家资金的发生,而要防止腐败,工作的重点应放在监督之上。可“国库集中支付”核算方式,说到底是“支付方式”的改革,而不是监督机制上的改革和完善。

2.“国库集中支付”会计信息反馈迟缓带给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上的不便

在实际工作中所有行政事业单位都有部分上级拨付资金、奖励资金、购物退款等等,这部分资金都要求汇入财政局预算外资金管理专户,由于会计信息反馈迟缓,这种运作模式给行政事业单位带来了工作上的不便,2006年公安局一笔户政返还款由于上级财政机关误将这笔款项汇入周边某县财政局,我市公安局向上级公安机关要求返还此笔款项时,得到答复此款已通过财政机关汇入到市财政局,我市公安局去财政局查对无法查到此笔款项,反反复复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几个月后才查清此款追要到位。2008年1月份省公安厅奖励公安局刑警大队20000元奖励费通过地区公安机关转汇,刑警大队反复向地区公安机关查询得到答复此款已汇入到市财政局,去财政局查对无法查到此笔款项,到6月底都没有查清此款滞留在什么部门。

3.“国库集中支付”增加行政事业单位和个人的支出

“国库集中支付”虽然降低了财政资金运行成本,但实际工作中却增加了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首先财政部门要成立财政支付中心,一个县正常要10人左右,再加上各种公用费用,各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授权支付的每一笔款项都是单位领导审批,会计审核无误后开“授权支付通知书”,然后到财政局集中支付中心办理“授权支付凭证”,再回单位加盖印鉴,最后到银行办理结算业务,对于教育、公安、交通、水利、建设、卫生等经费支付量大的单位每天有很多笔支付业务,这此单位都设专人往返财政局办理结算支付业务,无形中增加了单位的支出。对基层单位来讲,更是不方便,如果每一笔支出都及时到主管部门报支,单位必须配一名专职报帐员,而且还要增加交通费、补助费支出,如使用“备用金”制度,基层单位制度上又不准在银行开户,领取的备用金存放在单位也不安全,公款私存又违反财经纪律,还有可能导致预算外资金坐收坐支。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由财政局直接支付到每一个人工资卡中,对于基层单位除了农村信用合作社没有专业的银行机关,基层单位职工每月都要用休息时间到县城银行来支取工资,不但占用了休息时间还增加了交通费支出。

4.“国库集中支付”增加了会计帐务处理的工作量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在实际工作中却增加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工作量,不但每月月底要和财政局核对收入、支出、往来等帐目,平时对上级拨付资金、奖励资金、购物退款等款项还要到财政局去查对,在进行相关帐务处理时与原来的帐务处理也有很大的变化。例如:

2007年10月28日公安局向省公安厅购买警车5辆,金额277500元,装备款办理了购车款手续,财务科通过国库集中支付中心预算外授权支付将款汇出。

借:暂付款——装备科(购车付款) 277500元

贷:单位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外) 277500元

2007年11月6号5辆警车运到单位,装备科凭购车发票到财务科办理结算,发票金额274300元,余额由省公安厅当日退回到财政局预算外资金管理专户。

借:其它资本性支出——交通工具购置费 274300元

贷:暂付款——装备款(购车付款) 274300元

借:固定资产———警车 274300元

贷:固定基金 274300元

2007年11月10号财务人员到财政局结算中心查对到省厅退回的3200元购车款,并办理结算将此款转入国库集中支付中心。

借:暂付款——(预算外资金管理专户) 3200元

贷:暂付款——装备科(购车款) 3200元

借:单位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外) 3200元

贷:暂付款——(预算外资金管理专户) 3200元

财政局收到这笔款项还要进行帐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3200元

贷:暂存款——公安局(购车退款) 3200元

公安局将此款转入国库集中支付中心。

借:暂存款——公安局(购车退款) 3200元

贷:银行存款 3200元

三、深化和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设想

要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更好的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从源头实行会计监督,控制、挥霍浪费国家资金等问题的发生,笔者根据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大胆的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1.国库集中支付与财务统管同行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能对每笔财政资金流向和流量全过程监控,但还不能从事前、事中实行监督,还不能从源头上控制预算内资金乱支滥用,杜绝部分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挥霍浪费国家资金等问题的发生。如果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与财会集中核算制有机地融合成一种科学、有效、成熟、较高级次的复合型管理模式,成立隶属于各级财政部门的行政管理机构——会计管理局。取消各部门会计机构,由会计管理局派驻会计人员到各单位,对业务量小的采取集中核算。这两种形式是会计管理机构通过考核、选拔,把优秀会计人员派驻到各机关事业单位,派驻到单位的会计人员不受被派驻单位领导的直接控制,因此能更好地行使职责,能更好的从源头上控制了预算内资金乱支滥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部分单位使用国家资金的随意性,减少了部分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挥霍浪费国家资金问题的发生,更好地对会计行为实施监督。

2.国库集中支付与网络建设同步

加快财政、银行、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信息网络建设步伐。充分利用会计软件和网上会计核算系统,建成一种高效的通过网络就能完成办理复杂的手续、划拨、支付、对帐等业务,完成需要传递共享的信息资源和会计信息。减少众多行政事业单位不必要的往返财政机关,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应和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有机的相结合,切不可一刀切,笔者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对上级拨付资金、奖励资金等比较多的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开设小额现金帐户,待上级拨付资金、奖励资金等汇入小额现金帐户再转入国库,减少财政局会计信息反馈迟缓带给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上的不便和不必要的支出。

3.国库集中支付与政府采购统管

要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制度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相辅相成的,政府采购实际上是国库集中支付的具体表现形式,两个都是公共支出管理的主要内容。国库集中支付容易引起支出单位和商品、劳务供应商的合谋,只有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才能增加财政直接支付,减少授权单位支付,才能提高支出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从而实现对国库资金的严格控制和监督。

我们坚信,随着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深入,所有的财政资金全部纳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管理后,财政资金使用将更加规范;预算执行、收支信息更加透明、完整、准确和及时,为财政运行管理和宏观经济调控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参数;增强财政资金的控制和统一调度,为实施财政政策和管理提供了资金运行保证,极大地提高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目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正在改革过程中,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国库集中支付工作会做的得越来越好,更好地实现财政管理和财政资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参考文献:

[1]王敏.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5.

[2]徐曙娜.我国国库集中收支制度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2).

[3]陆百甫.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J].财政研究,2003(11).

[4]张通.关于我国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思考[J].财政研究,2001(5).

[4]楼继伟.政府采购[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66-69.

[5]陈丽京,王平.现代国库制度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财政,2003(3).

作者简介:桂正宝(1965-),男,江苏高邮人,会计师,现供职于江苏省高邮市经济开发区成人校,研究方向:会计理论。

上一篇: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服务业的意义 下一篇:浅析我国中小型企业知识型员工忠诚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