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时间:2022-07-17 10:12:56

思品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当代中学生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整天接触的是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他们希望思想品德课老师能真正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就他们所关心的一些诸如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国际形势变化等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给他们以信服的解答,希望通过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改革,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学生的需求,把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这样,思想品德课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一、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前提条件,是创设能激发兴趣、启发思维问题情境。

如果说,教学设计中确定目标和内容这一环节回答是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话,那么,选择合理例题的教学方法这一环节解决的是“怎样教和怎样学”的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最能体现创新教育的一个途径就是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即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机会和氛围。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兴趣和启发思维,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兴趣是学习心理的动力系统中最活跃因素,思维是能力的核心,启发思维是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进而提高学生素质关键的一步。因此在思想品德课中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认知的能力系统和智力系统处于兴奋状态,使学生的认识活动和意向活动全身心参与投入,在创设新环境中,能产生碰撞,开拓思路,这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重视学法指导,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地、能动参与,凝聚于知识中的智力因素才能转化为个体的创新能力。从学法指导入手,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这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法指导的设计是有层次的,以自学方法为例,第一层次是预习,给预习提纲,指导学生学会逐字逐句地阅读,理解其中的关键词语,然后是逐段逐节的阅读,理解并归纳其中的重点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学习阅读方法;第二层次是指导学生学会整理笔记、比较、归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根据所要学的知识,结合社会实际提出问题,以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三层次应该让学生学会独立获取信息,并且将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结构结合,主动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获取知识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质的飞跃。

三、在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一般能力培养紧密相连

创新能力是在一定目的和条件下,个体可能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于一般能力中具体能力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要与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想结合。

(一)发现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能力是从外界众多的信息源中,发现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思想品德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内容非常丰富,在外部世界中,存在着大量复杂的信息,其中有些是常规性问题,有些是创造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去鉴别、选择有关问题。但由于以往的知识经验、习惯、情感以及流行的观念与见解深刻地影响人们的认识与活动,人们通常获取的问题往往只限与自己已有的知识范围之内,重视常规性问题,忽视了对创造性问题的探索。能否发现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有关的信息,完全取决于敏锐的洞察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观察力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从而来发现问题。

(二)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辩证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引导学生运用矛盾分析方法,从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坚持逻辑与历史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思想品德教学内容中直接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总的看要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首先使学生了解丰富而生动的辩证法事实,通过分析、归纳,使学生了解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的道理。例如,在讲改革开放巨大成就时,简单的说教效果往往不好,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然后进行课堂讨论,讨论中,学生对改革开放的成就和问题产生不同看法。教师针对学生的分歧意见引导学生从自己家乡的变化,有的从报刊的数据事实,反复论证观点,经过一系列的分析综合的思维活动,学生对改革开放20年成就了比较统一的认识,其辩证思维能力也获得很大提高。

(三)实践能力培养。思想品德课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能力,如社会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调查能力、政治参与能力等。这就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具体的社会问题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其实是一种创新能力的培养。思想支配行动,实践上的创新,先要思想上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应与思维方法的训练相结合,尤其要重视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的思维方法,如突破定势思考法、追奇创异思考法的训练,只有充分发挥各种思考方法的合力,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做到奇思妙想,有如泉涌,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并最终在实践活动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和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我们应努力追求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上一篇:音乐教学方法浅议 下一篇:语文教学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