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经济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时间:2022-07-17 08:02:22

统战经济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摘要:统战经济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出发进行的理论创新。统战经济实质上就是通过统一战线动员、协调社会积极力量,化解消极因素,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统战经济是一个普遍性的范畴,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历史实践需求的全新的理论阐释。

关键词:统战经济;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

廊坊市委统战部门根据廊坊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统战经济理论,为进一步指导廊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笔者认为,统战经济是一个普遍性的范畴,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创新性的理论意义。

一、统战经济的界定思路

我们习惯于从概念入手展开研究,在界定统一战线经济范畴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统筹考虑:

1.统战经济应该是一个历史范畴,应该从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建立统一战线的经济工作内容加以历史的把握,也就是历史传承问题,也是历史方法问题。统战经济不是凭空产生的理论范畴,有它合乎历史的发展线路。列宁认为:“那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每个问题都要看某种历史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且从它的发展去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在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上,我们通过统一战线工作解决了社会变革与物质基础、和平过渡与阶级斗争的矛盾问题,在一个政治经济文化落后的农业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2.统战经济应该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范畴,反映了我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立足于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基础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统战经济提出的时代背景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也就是新的历史条件和历史要求赋予了统一战线工作新的内涵。统战经济理论必须回答中国的问题,必须能够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能够满足中国人民生活和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本出发点必然是而且只能是中国国情,最终的落脚点和判断标准则是中国社会的和平发展。

3.统战经济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范畴,其立足点虽然在经济视角,但是和政治、社会、文化的有机联系决定了它是一个系统性的范畴。

4.不能将统战经济简单、狭隘地理解为统战部门直接抓经济,抓招商引资。统战经济从统战部门角度讲,是指组织、动员、引导一切社会积极力量,克服消极因素的不利影响,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整合社会甚至国际社会战略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5.统战经济与经济统战,笔者认为二者没有本质区别,都把统战作为方法,把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目标。但是从内涵上,统战经济是对新的历史实践需求的全新的理论阐释。外延上比经济统战更为宽泛,统战经济建立在统一战线工作基础之上,它的外延随着统战工作内容的变化而拓展。

二、统战经济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统战经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范畴,立足于马克思主义论证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无产阶级解放的基本原理。

关于统战经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直接论述,但是并不能因此否认统战经济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出发进行的理论创新。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也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要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从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实事求是地探索和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统战经济理论也是如此。

2.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实现人的全面与自由发展需要高度发展的生产力,统战经济就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立足于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整合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资源,在中国具体历史条件下,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战经济就是动员所有可能力量优先发展经济,也是邓小平同志“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历史诠释。

3.统战经济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原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如同战争年代我们通过人民战争夺取了新中国的解放,开创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创举一样,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新的历史条件下,统战经济同样是建立在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基础之上,夺取人民经济建设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4.统战经济践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而任何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尽管它必然地具有政治的形式,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统战经济理论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坚持立足发展和改革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根本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三、统战经济的发展趋势

1.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统战经济

统战经济的实质是大团结、大联合。在和平与发展的当代主题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既要对内深化改革,又要有国际意识。在国际上战略联合,共谋发展。列宁认为,“只有客观地考虑某个社会中一切阶级相互关系的全部总和,因而也考虑该社会发展的客观阶段,考虑该社会和其他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成为先进阶级制定正确策略的依据”。

统战经济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的唯物辩证理论,把本国的经济建设置于广阔的国际舞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离不开世界,我们不能孤立地闭门造车,而是应该利用统一战线工作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例如1979年,当人们对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心存疑虑甚至视为“洪水猛兽”时,霍英东带头在广州投资兴建白天鹅宾馆,使之成为中国首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级酒店。白天鹅宾馆的兴建及其成果,带动了内地酒店业走向现代化。再例如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对中国与非洲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续写中非传统友谊、合作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2.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统战经济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主体方面,看靠谁发展。客体方面,看为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如何有效调动积极因素,化解消极因素,统战部门应协调国家相关部门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利用统一战线为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建构公平竞争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软环境。例如,两岸“三通”――海空直航、直接通商、直接通邮,两岸关系进入新的时代,就是统战经济的经典事例,用古人的话来讲就是“和而不同”,对两岸政治、军事具有非凡意义。从这个角度讲,所谓统战经济实质上就是通过统一战线工作动员、协调社会积极力量,化解消极因素,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在进一步转型和改革向纵深挺进的大趋势下,如何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关系,在出现利益摩擦的情况下,如何公平处理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建设和谐社会,为改革打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也应该是统战经济的应有之义。传统上我们认为解决社会矛盾是政府相关督察、部门、司法部门的职责,和统战部门关系不大,实际上统一战线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市场竞争、利益冲突和对抗导致频发的外部压力下,如何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释放社会压力,疏导对抗性心理,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是对我们党和政府在新时期执政能力的考验。畅通民众合理表达诉求的渠道是我党科学执政的理性选择。统一战线在这方面大有作为,例如重庆出租车罢运事件,地方政府出面协调组织出租车行业协会,通过集体协商化解矛盾冲突。

统一战线的基础是合作共赢,我们通过统一战线工作进行部门协调,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上一篇:工作嵌入量表的初步编制及信效度分析 下一篇: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