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农民工生活与工作状况调查分析

时间:2022-07-17 07:36:24

厦门市农民工生活与工作状况调查分析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工作。作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对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主要利用调查问卷对厦门市的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做了深入了解并运用统计方法对其展开分析。最后,根据农民工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农民工 调查问卷 生活状况 工作状况

一、导言

农民工是指那些户籍在农村,工作在城市,兼有农民身份和工人职业身份的劳动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使单位面积耕地上所需劳动力的数量急剧减少,每个农业劳动力耗费在其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上的劳动时间越来越短,在农村的农业劳动力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时间。这就使大批农民离开土地和家园进城务工,产生了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大军,潮水一般涌向城市、涌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他们成为推动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和对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但是目前由于存在许多体制性的矛盾,无法充分吸收富余转移的农民工,就出现了许多农民工问题,如工资拖欠、权益受损等等。作为城市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农民工现已成为社会关注一大热点问题。

因此,有必要及时有效地反映农民工的生活工作现状。本次调查就是应时所需,针对城市农民工的基本情况、生活状况、工作状况、个人需求等四个方面进行调查,以问卷的形式发放。调查对象主要是福建省的农民工,其中又以厦门地区为主,因为该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外资企业、私营企业数量多、农民工人数比较集中。这样研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对研究和解决我国的农民工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实发问卷176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169份,有效率为96.02%。

二、调查问卷分析

1.基本情况

在此次调查中,以性别来看,男性农民工115人,女性农民工54人,分别占68.05%和31.95%。以年龄来看,18岁以下的农民工有4人,占被调查的农民工数的2.37%;18岁~30岁的农民工有82人,占48.52%;30~45岁的农民工有69人,占40.82%;45岁~60岁的农民工有14人,占8.28%。以文化程度来看,初中水平的最多,有81人,占47.93%;其次是高中或中专的41人,占24.26%;小学的占16.57%,而较少是大专以上和识字不多或文盲。

由此得出以下有关农民工结构的结论: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但女性在增加;有文化的人去务工,没文化的人去务农;大部分农民工或多或少有一定的职业流动经历。由调查结论不难看出现阶段农民工的基本特征:

一是女性农民工的比例有增加的趋势,说明在城镇发展的带动下,农村中的一些观念也发现了变化,一些“女在家织布男在外干活”的想法已不再固不可破,越来越多的女性也开始走出农村,走进城市打工。二是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三是农民工相对农业劳动者来讲是文化较高者,相对城市劳动者来讲是文化较低者,这一高一低使农民工的素质提高存在动力和空间。农民工的年龄和文化特征表明他们是农村劳动力中最富竞争力的部分,也使留守农村的农业劳动者整体素质降低。这种情况的存在,短期内会使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受到影响。但长期来看,农民工大部分将回到农村,务工生涯对他们的锻炼和提高将变为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推动农村建设的发展。从更高的层面来看,这么大规模的人口素质的提高,对中华民族素质提高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民工的流动,为农村的建设不断注入新的活力,锻造和提高着我们民族的人口素质。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农民工是农村的现在和未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另外,调查中还观察到,一般来城市的都是一个人,较少是家庭成员一起来;这说明农民工进城打工并没有打算长期居住,并没有想将全家迁到城镇,而家庭重心仍在农村,这也是农民工流动性大的一个原因。而在工作单位方面,有46.15%的农民工是在个体企业打工,其次是国有和外企,工作性质也是以服务生和建筑工业的居多。正是由于工作性质和工作单位使得农民工权益没有受到很好的保护。

2.生活状况

农民工月收入与福建省和厦门市人均月收入比较

据调查,2007年,福建省一季度的城镇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677元,而厦门市的在岗职工平均每人月工资水平为2103元。相比之下,被调查的农民工中只有24.26%的农民工工资水平达到福建省的平均工资水平,只有9.47%的人达到厦门市的职工月收入水平。绝大部分农民的工资水平都是在平均水平以下的。

另外,福建省的人均居住面积17.5,达到这一水平的农民工少之又少,许多农民工因为合租或挤工地的缘故,无法计算其居住面积。这一现象并不足为奇,一直以来农民工都是城市边缘人,生活条件自然在平均水平之下,这也是我们要解决的一大问题。但据调查来看,虽然农民工的生活条件还未达到平均,大部分的农民工对其居住环境的满意程度较高,相较前几年来讲,有了很大改善。如下表:

可以看出,虽然在平均水平上还有待提高,但是对农民工生活质量的提高上已经有了明显改善,社会对农民工的重视发挥了作用。

3.工作状况

据调查,农民工与企业签订合同的有48.75%,72.26%农民工的工资按时按数发,18.34%的农民工工资不按时但按数发。总的来说,在国家政府的管制和社会的重视下,农民工的工资拖欠和合同签订问题有了很大改善。

但是,我们需要进一步进行交叉分析,即不同的工作单位性质与签订合同等的相关性。如上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个体企业中,农民工的没有签订合同比签订合同的多。而且在工资拖欠中也是个体企业的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比较严重。另外外资企业中对农民工的合同问题和工资拖欠问题都是相对做的比较好的。看来在个体当中,对农民工的权益保护意识不强,使得农民工受到损失。而外企来说,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较好,这也和外企本身的制度有关。这样看来,中国在处理农民工的问题和制度的完善上有待加强。

有关工作环境与条件中,做得较好的是工作安全措施的问题,68.71%的农民工有安全保护措施,这说明企业和社会已经开始重视农民工的人身安全问题,使得农民工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而需要指出的问题是有关工作强度的问题,工作时间长,每天工作8~10小时的占43.79%,工作10小时以上的占37.87%,将近有85%的农民工都是超过法定工作时间在工作,而且有53.47%的农民工都是没有休息日的,这一现象值得注意和研究。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无视劳动法规、政策,千方百计提高劳动定额,延长劳动时间,压低工人工资,甚至拖欠,克扣工人工资,以此来实现利润最大化。有的小企业主就公开宣称:“我做的是生意,图的是赚钱,只要不伤人,想开工多长时间,就开多长时间。受得了就干,不了请走人,谁也无权干涉!”从一方面说明了社会对农民工并没有平等对待。农民工的歧视问题相当严重。

有关社会保障的问题,农民工的参保率非常低,将近有50%的农民工没有任何保险,而在有保险的人当中也是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居多,各占28.4%。其原因在于:有些企业生产生活条件实在太差,危险系数大,企业主把商业意外伤害保险混同于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总之,一些企业为追求最大利润,没把农民工当成他们企业的一份子、当成他们企业的职工,而只把农民工当成廉价动力,不给农民工任何保险,使农民工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三、对问卷分析提出的几点建议

1.建立并完善包括民工在内的劳动合同制度和工资制度

对不执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企业实行罚款、公布其黑名单、停产整顿、直到关闭的经济和行政性处罚措施。督促所有的企业都必须遵守劳动合同制度,与农民工签订符合法律规定的、规范的劳动合同,以此来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为防止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现象发生,除严格执行《工资支付条例》和欠薪补偿规定外,建议按国际惯例,建立企业欠薪保障制度,即委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登记注册和年检时代收欠薪保证金,划入财政部门设立的欠薪基金专户。对恶意欠薪,恶意使用试用期的企业要坚决予以打击和制止。

2.社会保障覆盖面

把农民工纳入养老、工伤、医疗、保险范围内建议对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农民工,主要以储蓄和商业保险的方式取得养老、工伤、医疗、保险;对于正规部门就业的农民工,应与本单位其他职工一样办理养老、工伤、医疗保险。同时制定灵活的交费办法,农民工工作流动后,保险费随之转移。

3.对农民工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有调查表明,我国外出农民工平均年龄比较轻,也是农村劳动力中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群体,他们思想活跃,向往城市生活,有强烈的外出就业冲动,也较容易适应现代工业生产对劳动技能的要求;同时,大多数农民工都迫切希望能够受到良好的正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经济收人和自身素质,从而改变自身的生存和生活状况。这为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和基础。可以通过对实施培训的企业进行相应的补贴,或者是在农村就开设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由于有71.42%的农民工是初高中生,可以在他们上完初高中后去上职业技能学校,然后再去城里打工就能发挥一技之长了。

参考文献:

[1]黄良文,曾五一.统计学原理[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谢邦昌,张尧庭.抽样调查的理论及其应用方法[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3]刘可为.对农民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 中国青年研究,2006,(01).

[4]蔡铭智.农民工问题及对策探析[J].黑河学刊,2007,(03).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大学计划统计05级统计学专业)

上一篇:对中国基尼系数的再思考 下一篇:浅谈铁路职工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