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万州上海中学关于学习型班级的实践与研究

时间:2022-07-17 06:33:51

重庆万州上海中学关于学习型班级的实践与研究

摘 要: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知识经济时代进程的加快,传统的组织模式和管理理念已越来越不适应这种环境。新课程改革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为此,万州上海中学近年对学习型班级的建设和管理进行了实践和探究。

关键词:学习型班级;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4-0108-01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知识经济时代进程的加快,企业、学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环境的变化,传统的组织模式和管理理念已越来越不适应这种环境。因此,为应付变局,研究企业、学校等组织如何适应新的知识经济环境,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及组织的生命力,已成为企业界、理论界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学习型组织”的管理理论就这样应运而生了。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其所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提出:“《学习型组织》是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因为你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

2001年6月国家教委颁布《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新课程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激发他们的成功体验,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未来的社会里,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我们的学生必须树立终身学习、合作学习的理念。基于以上分析和认识,我校在近年来开展了学习型班级的研究和实践。

二、研究目标

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精神,借鉴国内外一些单位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经验,结合中学的实际,我们确定的研究总体目标是:1.转变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2.改变心智模式,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3.开展团队学习,营造互动式学习氛围;4.促进系统思考,学会管理的辩证法。

三、主要措施

1.改变观念,领悟学习型组织理念

首先,召开全体班主任会议进行动员学习,促进并倡导全体班主任深入了解学习型组织原理,深刻领悟创建学习型班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其次,对全体班主任进行培训,认真学习《第五项修炼》内容,理解学习型组织理论,并要求撰写学习心得体会。2011年,在实验班级进行的“关于创建学习型班级”的问卷调查中,共收到101张调查表,有83名学生认为创建活动与自己紧密相关或与自己有一定的关系,65名学生表示愿为团队做力所能及的一切事情。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们对创建活动都表现出积极、合作的态度,而且充满了期待、新鲜、好奇的心情。最后,在全面理解创建活动的任务和目标后,进一步讨论研究如何创建学习型班级并着手实践。

2.建立激励机制、完善班级管理体系

根据学习型班级的理念,让实验班级着手构建“学生个人――团队――班级”学习循环体系,改变以往由班委、团支部指挥班级工作的管理模式,将班级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即若干个团队,以次作为班级工作的若干个基本单位,并将班级的各项活动都落实到每个团队中,这样,班委、团支部则由原来的“主角”变成了“配角”,仅仅作为每团队开展活动的辅助。为使学习型班级创建活动有序进行,学校制订了《学习型班级评比标准》、,同时要求实验班级结合班级自身实际制订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具有可操作性的奖惩机制,把“学习+激励”的学习型组织管理理念贯穿于创建活动的始终。

3.通过深度汇谈,认真制订团队愿景、个人愿景

在学习型班级创建中,共同愿景就是全班的共同目标。通过班主任的引导,各团队之间进行深度汇谈,实事求是地对班级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班级、各团队及个人的优势和不足之处,然后制订班级目标、各团队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再制订个人目标。为实现既订的目标,各团队在共同愿景的感召下不断进行自我超越、共同奋斗。这是因为共同愿景所具有的那股令人深感号召的力量,使全班学生难以抗拒的融入到集体之中。

4.开展团队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习型组织的观念认为在未来的社会中,学习应变的单位不再是个人而是团队,在团队中运用合作沟通,互帮互助,促进每个人的潜力智能都以充分发挥,使团队的智能与贡献远大于个人之和。因此,在实验班级中要经常举行团队内、团队间及师生之间的深度汇谈,深刻地理解班级学习系统中的个人学习、团队学习及整个班级学习等三个不同层面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使学生懂得了每个人的学习与他人也是息息相关的,2011年3月份,对实验班级学生进行调查,67%的学生认为班级的学、赶、帮、超、竞的气氛浓厚了,7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头脑发生了变化,已经尝试着用新的角度、另一个立场看待问题,这些又成为学生们继续再学习、再创新的动力。2001年9月份,对实验班级学生进行调查,67%的学生认为班级的学、赶、帮、超、竞的气氛浓厚了,7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头脑发生了变化,已经尝试着用新的角度、另一个立场看待问题,这些又成为学生们继续再学习、再创新的动力。

四、研究初步结果

经过一年的实践与研究,创建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经验,总结如下:

1.促进了我校师生观念的转变,树立起学习型班级管理理念,完善了我校班级管理机制,形成了我校学生管理新模式。

2.激励了全体师生再学习的意愿,组成了班级学习团队,促进班级学习氛围,初步形成了学习型班级结构。

3.改变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完善了学生的行为规范,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层次及学习、协作、创新等综合能力。

4.促进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班主任的理论知识及经验总结能力,同时班主任的整体素质也得到提高。2011年秋,两实验班级均获得了万州区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我校共5个班级)。

5.基于学习型班级的探究实验成功,我校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巩固,于2012年春全面启动全校的学习型班级建设活动,不断总结、思考学校管理、班级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发展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加强,学生的整体发展素质全面进步。

五、系统思考

时代的发展需要学习型组织,需要具有团队精神与创新精神的人才,而在中学创学习型班级的活动正为班主任培养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学生提供了契机。在创学习型班级时,重要的是要营造团队学习的气氛,我们应努力做到:1.创建民主氛围开展深度汇谈;2.要达成向上发展的共识;3.要正确处理团队学习与个人学习的关系;4.要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总之,欲营造一个学习型班级,必须具有一个整体性的观点,不能忽视学生生活中的任何细节,我们要了解自己正处于一个开放系统之中,系统中的任何因子都可能造成我们巨大的改变,在这样的开放系统里,问题的产生是一种常态,重要的是要与学生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我们要重视学习的过程,强调实际行动与经验的的共享,在班级中不断地学习知识、创新知识,并转化所学,成为班级的规范,最终达到促进班级学习氛围,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层次、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

上一篇:宜昌城市建设应加重生态文化内涵 下一篇:博尔特奥运会报道立场腔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