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便秘,可口服硫酸镁

时间:2022-07-17 05:05:36

便秘在老年人中常见,缺乏运动、因慢性疾病服用多种药物是其重要原因,除了改善生活方式,改变饮食习惯,必要时还可尝试用药。使用通便药时可首选容积性泻药和渗透性泻药。

其中,渗透性泻药可在肠内形成高渗状态,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可用于轻、中度便秘患者。这类药物包括聚乙二醇、不被吸收的糖类(如乳果糖)和盐类泻药(如硫酸镁,又称泻盐)。如治疗无效,可考虑加大剂量或联合用药。

口服硫酸镁不被肠道吸收,其可使肠内渗透压升高,体液水分向肠腔移动,使肠腔容积增加,肠壁扩张,反射性地引起肠蠕动增加而导泻,其作用在全部肠段,故作用快而强,主要用于便秘、肠内异常发酵、服用驱虫药后导泻,老年人急性便秘时可考虑使用此药。

硫酸镁口服约有20%吸收进入血流,而后随尿排出。约1小时起效,持续作用l~4小时。致泻作用一般于服药后2~8小时内出现,所以宜早晨空腹服用,并大量饮水以加速导泻作用和防止脱水。可每次将5~20克硫酸镁溶于100~400毫升温开水中,清晨一次口服。硫酸镁可与药用炭合用治疗食物或药物中毒,也用于手术、放射性检查及纤维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

由于硫酸镁能刺激十二指肠黏膜,反射性地引起总胆管括约肌松弛、胆囊收缩,从而促进胆囊排空,有利胆作用。故还可用于治疗胆囊炎胆石症,每次2~5克,每日3次,配制成33%或50%的溶液服用。

肠道急性出血、急腹症患者禁用硫酸镁导泻;服用神经节阻滞药如美加明、咪噻吩等的患者忌用硫酸镁导泻,以免加重病情;胃肠道有溃疡及黏膜破损患者不宜使用硫酸镁导泻。

老年人可能存在肾功能减退,因此在使用时剂量也应酌情减少。过量应用盐类泻药可引起电解质紊乱。

除口服外,硫酸镁静脉使用可以补充镁离子的缺乏,有镇静作用,还可治疗先兆子痫及心脏病;热敷外用则可以消炎去肿。

其他渗透性泻药包括聚乙二醇、不被吸收的糖类(如乳果糖)等。

聚乙二醇类药物通过聚乙二醇4000的氢键固定水分子,使水分保留在结肠内,增加粪便含水量并软化粪便,进而促进排便的最终完成。其不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和电解质代谢,适用于合并高血压、心脏病和肾功能不全的便秘患者。

乳果糖为乳糖的合成衍生物,在胃和小肠不被消化分解,且吸收甚微,其被结肠细菌分解成乳酸与醋酸,可降低肠腔pH值,增加肠道运动。乳酸在结肠腔内具有渗透性,使粪便的容积增大,刺激肠道蠕动,产生缓和的导泻作用。尤其适宜于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及术后便秘者。

上一篇:内外兼修,中药能解心绞痛 下一篇:补钙,多晒太阳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