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高中衔接阶段文言文教法浅谈

时间:2022-07-17 04:45:22

新课标下初高中衔接阶段文言文教法浅谈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曾经提到“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莫过于——文言文。因此,学习文言文就成为中学生传承和发展祖国文化瑰宝的必经之路。初高中老师在文言文教学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却陷入“高投入,低产出”的窘境中。由初中到高中的转变,使得学生投入语文文言文学习的时间更少。如何在更短的时间里做好衔接工作成为我们课堂内外讨论的中心话题。

高中老师接触一段初中升上来的学生就会发现,这些学生在接触到一篇新的文言文时会出现“既不会全不懂,也不会懂得全”的情况。仔细分析,会发现初中学生根本听不懂所谓的文言知识点,特别是在特殊句式和特殊字词。对症下药,我们初高中衔接段的文言文教学首要突破的是语法基础。所以高一新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如对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特殊语言现象的理解。而高中文言文选段内容相比初中又明显加深了,学习起来难度就更大了。为了帮助高一新生能较为顺利地接受、掌握高中文言文知识,在文言文教学中采取了如下做法,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基本语法知识开启高中文言文之门

在开学之初先补习基本的语法知识,便于学生理解文言特殊的语言现象。具体包括如下:

(一)词的构成

1.语素。2.词。3.单纯词。4.合成词。应该重点掌握并列式、偏正式、支配式、陈述式等构词类型,便于推断词义。

(二)短语的构成

应重点掌握并列式、动宾式、主谓式、偏正式短语和能愿短语,便于推断词义。

(三)句子

重点了解单句知识,学会划分句子成分。

主谓句:1.主谓谓语句:他态度和蔼。

2.双宾语:我给他一本书

3.名词谓语句:明天星期六。

其实文言文中这样的句子很多,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刘备天下枭雄。掌握了这一语法知识,理解并掌握古汉语中的判断句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非主谓句:上课了。快。走。

了解并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语法知识是语文学习之必需,更是学习古汉语尤其是解决古汉语殊语言现象的钥匙。只有掌握了这把钥匙,才能灵活解决古汉语问题。

二、现实生活中找寻古老的踪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联系生活中常见的语言现象,运用语法知识加以判断,以增强学生对词法、句法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其判断词类活用的能力。

练习:判断下列成语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

南征北战、蚕食鲸吞、虎踞龙盘、破釜沉舟、兴风作浪、富国强兵、争先恐后、好高骛远、精兵简政、既往不咎、莫名其妙、不翼而飞

三、割不断的初高中

回忆初中学过的文言文特殊的语言现象,运用语法知识判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在巩固所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运用语法知识判断词类活用的能力,增强文言语感。典型例子如下: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春风又绿江南岸。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只要掌握了语法知识,这些例句中的词类活用就能迎刃而解了。

四、绵延之中的变化

了解词义的发展变化,注意词义之间的联系,掌握词义引申的几种方式,学习编制词义引申网络,以掌握古汉语中大量的一词多义,丰富自己的文言词汇,提升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首先,本义(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引申义和比喻义都是由本义发展而来,引申义与本义有相类似、相对立、相关联的意义,而比喻义则是由本义通过打比喻的方式引申而来。

词义的引申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连锁式,如“兵”的词义引申;一种是辐射式,词义的引申围绕着一个中心从不同的方面展开,如节,本意是竹节,辐射产生的引申义有木节、关节、季节、节操、节拍等。

五、深厚的文化积淀

从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的角度,要想达到课标的要求具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还要有一些古代文化常识的了解和积累。初入高一的学生这方面也是有欠缺的。初中生对文言文文化常识一知半解,甚至张冠李戴。高中情况也不尽如人意,所以在补充语法的同时要通过专题给学生补充一些文言文学习中最常见的文化常识,以扫清阅读过程当中的障碍,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

(一)古代纪年方法

1.天干地支纪年法。2.帝王年号纪年法。

(二)古代纪月的方法

1.序数纪月法。

2.地支纪月法。

3.时令纪月法。

(三)古代纪日法

1.序数纪日法。

2.天干地支纪日法。

3.月相纪日法。

(四)纪时法

1.天色纪时法。2.五更报鼓纪时法

总之,新课标下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不能脱离基础知识而跃入到能力阶段,应该做到的是步步为营!经过这几轮的教学,我觉得收效良好,故与大家分享。如有不足,还望指正。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一中)

上一篇:“海归”创业先想好入哪行 下一篇:深刻领会新课标理念实施历史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