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主义理念的城市规划研究

时间:2022-07-17 12:01:41

基于生态主义理念的城市规划研究

【摘 要】随着环保主义和生态主义观念的深入人心,以及中国人居环境奖和中国园林城市等评选活动的进行,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融入生态理念,并在生态主义理念的支撑之下进行城市规划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时代课题。本文首先阐释了生态规划及其内涵,分析了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原则,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对策。

【关键词】生态主义;城市规划;应用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也是关心环境和生态问题的世纪。“城市未来将决定的越来越多的不仅是国家的未来,而且是整个星球的未来”。我们必须以科学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变化的观点来认识城市与环境问题,以新的生态视角和时空观不断探索研究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建设富有中国文化特色、能体现各地地域特点的生态市、生态镇、生态社区、生态村落,是应对新世纪的严峻挑战,建设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必由之路。

1 生态城市规划及其内涵

城市生态规划思想古而有之,如中国古代的城市建造、房屋布局很早就崇尚“天人合一”的观念,唐长安和宋东京的城市规划,从选址、布局、供水、防洪、绿化等方面都考虑了自然生态平衡的因素。西方的哲学家、建筑师也曾提出“理想国”、“理想城”等含有一定的生态规划理念。自上世纪60 年代以来,生态规划思想发展迅速,城市生态规划从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的城市规划到城市发展的“生态化”和“可持续性”,进而走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生态规划的内涵应该以生态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核心,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系统综合考虑,提高人的居住环境水平,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矛盾,促进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的和谐永续发展。

2 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原则

2.1 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原则。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应根据城市的规划理性地进行宏观调控,使城市人口规模适当,城市用地规模合理,并运用生态学原理改造人居环境,避免盲目建高楼大厦、修桥开路、建广场地铁等,而忽视了城市的“软环境”发展。一个优秀的城市建设决策者,应是一个“德艺双馨”的老中医,全面诊断,综合调理,标本兼治。中国在城市建设上到底缺少什么?是专家还是资金?是规划还是决策?其实以上都不缺,缺乏的是强大有力的民主和法制机制,缺乏的是对人类和自然的尊重。

2.2 合理布局城市规划体系原则。

要按照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进行以中心城市为基础的城镇布局,确定区域内各城镇的规模、等级、地位、作用和职能分工,以中心城市繁荣发展,辐射带动区域内各城镇和广大农村的发展,促进区域发展生态平衡。

2.3 实施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原则。

实施生态产业与循环经济相结合的生态经济发展战略,要求城市主导产业应当是代表现代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形成自然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的和谐统一。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短缺之间的尖锐矛盾。

3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对策

3 .1 城市规划目标的生态化

生态城市是人类生态价值取向的结果,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模式。生态城市的“生态”不仅包含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而且还包括人与社会环境的协调。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应该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与城市发展规律,以生态学为基础,以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环境系统内部的和谐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综合协调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系统,建设高效、舒适、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生态城市,其目的在于运用生态学原理,优化城市内部各系统之间以及城市与周边环境之间的生态依存关系,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在低投入、低能耗的前提下,依靠科学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

3.2 城市交通规划的生态化

我国城市的普遍特点是:人口众多、道路网络稀疏,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低,小汽车等私人机动车发展迅速。私人机动车的增加,特别是小汽车拥有量的大幅上涨,使得私人交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逐渐严重。公共交通优先正是实现城市交通规划生态化的措施,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方法。公共交通优先的含义就是:在整个城市交通体系中,要树立公共交通优先的意识,在法律和政策上扶持公共交通,在体制改革上率先引进竞争机制,做好规划和管理的研究,使得公共交通优越于其他交通方式,从而达到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目的。在规划阶段提倡公共交通优先,就是要优先考虑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优先落实公共交通发展用地,优先制定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在与其它规划的关系中明确其地位。

3.3 用绿化建设大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城市中心区的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化水平。要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严格划定绿化用地面积,科学安排绿化布局,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点、线、面、环相衔接的绿地系统。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宜树则树,宜草则草。

3.4 对土地进行合理的生态规划与利用

首先,土地利用要讲求节约和高效性。各项建设都要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尽量少占耕地,通过改善结构、布局等挖掘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其次,还要求从生态角度来考虑。生态优先原则为人类活动方式和强度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定义了一个生态健康的范围,超过了这个范围,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优先权。生态优先原则在城市规划中的首要任务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在以生态规划方法编制城市规划中应控制生态敏感地区范围,确定基本农田、河流水系、绿地走廊、林地、湿地等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先将其保护、控制起来,确定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相应的控制指标,制定空间管制措施,再行安排城市建设用地。这样,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不因城市的发展扩张而减少和损坏,从而使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得以延续和发展。

3.5 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

在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以真正实现城市的生态化目标,并体现不同城市独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风格特色和吸引力。其基本设计有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要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生活环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

4 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生态规划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掌握充分的资料作支撑,同时也需要结合当地实际进行。在生态规划中应用系统思维,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和行为,揭示系统内部各要素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多种多样的联系、关系、结构与功能,反映城市生态规划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有助于规划中复杂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沈清基.城市生态规划若干重要议题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09(2).

[2]高娟,吕斌“.生态规划”理论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实践应用[J].城市发展研究,2009(2).

[3]滕学荣.浅议生态宜居城市的规划设计[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1).

[4]孟欣慧. 城市绿地中园林建筑及小品规划探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2).

[5]邵雅静.规划生态城市.发展城市建筑[J].山西建筑.2006,(1).

作者简介:

王超(1981-):女,湖南省衡阳市人,三亚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人员,主要从事城市规划的设计和研究工作。

上一篇: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下一篇:对划分“水土流失易发区”的探讨